分享

公共基础知识:文史常识之先秦文学

 昵称62716617 2020-08-12

在考试过程中,关于文史常识的考查数不胜数,而文史常识的诸多内容中,先秦文学又占据着很重要的比重,所以说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先秦文学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与先秦文学相关的内容相对简单。与大多文史常识的考查方式相同,先秦文学也大多以记忆性题目为主,比如给某个名作来考查相关内容,或者给某个名人考查与其相关的作品,更或是直接考查个别作品,来考查每部作品的风格异同。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个时期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在这个阶段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首先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即《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也有“诗三百”之称。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民歌;《雅》是周人的宫廷乐歌,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它的内容比较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与《诗经》并称的楚辞,“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开创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句子参差不齐,多用“兮”字,语句灵活多变,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它《诗经》一起构成了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尤其是《离骚》和《风》被并称为“风骚”二体。

最后则是先秦的历史散文,这个阶段的历史散文可以从三个阶段去理解:第一阶段以《春秋》为代表。《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孔子的作品。第二阶段以《左传》为代表。《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春秋三传”之一,对于《春秋》的解读比较完整。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除了上述的内容之外,先秦时代的名作还有很多,而这些作品平时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所以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了解了相关的知识点之后,也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习题练习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在考试中取得让我们满意的成绩。

文/安徽中公事业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