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思明居士 2020-08-12

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潜用福威。志怀安忍,性挟猜疑。置鸩齐悼,残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吕太后吕雉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滥杀功臣、陷害忠良,名义上是为护卫刘氏天下,实际上则是希望吕氏取而代之。也有人认为她在汉初混乱之际成功将权力收归中央,实现了集权制,才有了之后的文景之治,为大汉四百年基业奠定了基础。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吕后影视形象

想要了解吕后的心路历程,仅仅从她身上着手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位奇女子的背后,潜藏着整个吕氏家族的崛起之路。吕氏出场时,顶着背井离乡、躲避灾祸的头衔,由于华夏百姓有着故土难离、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因此吕氏这种头衔很容易给人留下一种家族凋零、势力衰败的感觉,吕太公更是将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作为筹码嫁给了刘邦这位糟老头子。然而在高祖死后,吕氏却人才辈出,权力巨大,仿佛横空出世一般,令人十分诧异。

吕氏避难实际上是为了保全实力

  • 1.吕氏入沛和刘邦相识

《高祖本纪》中,详细记录了高祖和吕氏产生交集的原因,吕氏是砀郡单父县的。刘邦是沛县丰邑人,二地相差并不算远。由于吕氏在老家有仇人,为了避难举族搬迁到沛县: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吕后比刘邦小二十余岁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吕氏去沛县并非是逃、奔或者逐,而是主动选择搬家。古人由于书写方式比较复杂,所以养成了行文凝练、高度概括的习惯,前者是指吕氏在故地步履维艰、四面楚歌,混不下去了,因此只能逃亡他处,而后者则是吕氏趋利避害,主动做出对家族更优的选择。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刘邦影视形象

其次,吕氏和沛县县令有旧情,而且还不错,之所以肯去沛县,有可能是得到了县令的一些承诺。秦朝实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中央统一调配,所以沛县上任初始,基本不可能和吕氏相熟。然而吕氏的能量可以跨县辐射到临县,令县令青睐有加,也说明了吕氏的底蕴之强大。

  • 2. 吕氏离乡并非畏惧仇人,只是一种更优化的选择

吕氏在单父雄霸一方,即使有仇人,仇人的势力也未必巨大。毕竟咸阳的赵高、西楚的项梁、百越的任嚣,还不至于为了一个吕氏大动干戈吧。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今日沛县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无论吕氏的仇人和其有多大的天仇地恨,如果双方殊死一搏,只会两败俱伤。

从吕氏掌门人吕公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来看,无论是政治头脑、局势观察能力还是识人善用上,他都堪称首屈一指。除此之外,吕氏入沛后没有体现出任何不适感和衰败感,反而受到了沛县豪族的热烈欢迎: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由此可见,吕氏本来就能量强大,甚至辐射到周边郡县,按理说这种世家大户崛起的过程中难免和人结下仇恨,不至于被逼得遁走他乡,所以举族搬迁到沛县,只是为了消除隐患,更平稳地发展,假以时日,吕氏的势力不容小觑。

高祖起兵时,吕泽带领族人鼎力相助

  • 1.高祖沛县起兵时的势力变化

在决定反秦前,高祖最初的势力来自于在芒砀山收编的十几个民夫:

徒中壮士原从者十馀人。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平民樊哙都能拉起一支队伍

在萧何、曹参说服沛县县令和刘邦共商反秦大计时,刘邦的势力已经壮大到百余人了:

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

而在刘邦带人杀死沛县县令后,刘邦的势力已经扩充到三千人了:

於是少年豪吏如萧、曹、樊哙等皆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

  • 2.沛县三千子弟,为何归顺高祖?

如果单纯看《高祖本纪》,那么很容易产生一个印象,那就是沛县三千子弟是被高祖的人格魅力和伟大气质所感染,义无反顾地投到他的麾下。

毕竟太史公是汉初的官,明知道刘邦年轻时的流氓行径,也要为本朝老祖脸上贴金。

不过熟悉太史公的人应该知道,他喜欢在文字中埋藏伏笔,也喜欢将一件事拆分到数个不同的篇章中。只有承上启下,仔细思考,才会懂得他的深意。

在《史记·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我们发现了一段关于吕氏兄弟的记载:

以吕后兄初起以客从,入汉为侯。还定三秦,将兵先入砀。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高祖册封的许多顶级功臣因为和吕氏有旧而失去记载

除此之外,封侯仅次于萧何的阳都侯丁复、排在陈平之后的曲成侯蛊逢、封了四千六百户的靳歙、灭诸王之战中的核心人物陈豨,都是吕泽手下的从属将领。

客从这个词,指的是带着一定的势力和高祖合作,而非简单地投入高祖麾下。

毕竟给吕氏摆宴做礼金登记的萧何、混得还不如萧何的曹参、杀狗卖肉的樊哙,都能各展才华,拉起一支队伍,那么作为沛县社会顶层的吕氏,其实力必然远远高于这些人,招收的子弟也会更多。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想一下,在决定做造反这种高危行业后,是跟着社会小混混、四十来岁一无是处的刘邦成事的机会大,还是跟着财富众多、人丁兴旺的吕氏成事的机会大呢?

因此,沛县三千子弟,绝大多数应该是跟随吕氏,只不过由于政治需要,最终全部变成了高祖的功劳。

彭城之战后,吕泽横刀立马挽救刘邦

  • 1.彭城之战后吕泽大显神威

真正体现吕泽的恐怖实力,是在彭城之战后。这场战役堪称刘邦的噩梦,汉军被西楚军追亡千里,尸体阻水断流。刘邦被杀的仓皇失措,甚至做出了抛儿弃女的苟且行为:

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二子。滕公下收载,遂得脱。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彭城之战追击汉军的西楚军

危急时刻,高祖像丧家犬般逃到了下邑,这里是吕泽的地盘,在吕泽的帮助下,高祖得以脱困:

吕后兄周吕侯为汉将兵,居下邑。汉王从之,稍收士卒,军砀。

而在另外一篇史料中,吕泽的作用更到了更高的定调:

汉王之解彭城,往从之,复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不难看出,吕泽的横刀立马,挽救了汉军的颓势,使高祖得到了喘息空间和调动后方兵马的良机,试问当时天下,有几人敢率领本部兵马抵挡霸王的锋芒呢?这不仅是吕泽胆识的写照,更是他强大军力的真实体现。

  • 2.下邑地区背后的隐情

为什么吕泽的名字很少为人熟知呢?其实从他救援刘邦这件事中我们就能窥见端倪。

下邑这个地区在哪呢?下邑在砀山县,是不是觉得"砀"个字多次出现?没错,砀山县是砀郡下属的县城,和吕氏振兴之地砀郡单父县临近。然而纵观高祖起兵后的行军路线,他从来没和下邑产生交集。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彭城之战示意图

这也说明吕泽和高祖的作战方向并不一致,上文提到过,吕氏和高祖的关系是客从,而非上下级的从属关系。因此当丰沛地区平定后,双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高祖前往项梁处寻找机会,而吕氏留在了下邑地区进行抗秦斗争和自身力量的打造。

吕氏选择自己的故土作为大本营,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奇就奇在,下邑距离西楚的大本营彭晨非常近,西楚势力的秦嘉、项梁、包括后楚怀王都将这里作为战略重地,多次扫荡和收复周边势力。

强如西楚霸王,在一通摧枯拉朽后,也没有能攻克下邑,而是任其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吕氏势力的强横。如果没有吕泽的主动帮助,高祖逃回荥阳也变成了奢望,之后的楚汉争霸更是空谈。

吕家在高祖称帝之路上,做出贡献之大超乎常人想象,却鲜见于史书

吕后专用玉玺

结语

在高祖的起兵之路上,按照史料所载,吕后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比如他为了让丈夫安心打拼,将持家和种田等繁重的劳动一肩挑,带着未来的惠帝和鲁元公主亲自下地耕种。

在高祖藏匿芒砀山时,她不畏连坐,多次前去送饭,并且对丈夫做出了鼓励。

从这点上看,吕后年轻时是一个会持家、守妇道、识大体的优秀妻子,然而仅仅凭借这些因素,就可以辅佐一个中年无所事事的亭长走上化龙之路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高祖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危机,其中最凶险的时候分别是在沛县起兵和彭城之战后。沛县起兵时,高祖不仅毫无战略方向,军事素养更是堪称拙劣,在关键时刻,正是吕氏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支援,才使得他能顺利走出沛县,了解到更广阔的天地,搭上了反秦的末班车。而在彭城之战后,汉军主力基本损失殆尽,归附的诸侯见识不妙也纷纷投奔西楚,多亏了吕泽横刀立马,才能挡住西楚军西进的脚步,让刘邦借助关中和巴蜀的资源重新崛起。

吕氏的实力和贡献在当时所有汉军主要将领中来说,都称得上是名列前茅了,除了吕后的地位、高祖的回报外,吕氏也建立了属于本族的超级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因此在高祖死后,获得话语权也是在情理之中了。可惜在成王败寇的权力斗争中,由于年轻一代后继无人,最终一败涂地,不仅失去了昔日的荣耀,甚至连存在也险些被完全抹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