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瑶 山 烟 火

 油岭瑶寨 2020-08-13

“走出大山越远,离幸福就越近。”那一年,我追随着幸福的脚步,淹没在打工浪潮里,一晃就是二十几年。离开山区,走出山寨,幸福确实找到了,生活确实富足了,但瑶山的烟火,却一丝丝一缕缕地闪现在我的记忆中,挥也挥不去。

保存在朋友圈的那张旧时照片,总让我耿耿于怀,无时不刻在感受思乡之痛。照片上,清晨那温煦的阳光,洒满古老壮观的瑶寨,重重叠叠的房子炊烟袅袅,人们挑着水桶行走于大街小巷,一派忙碌景象。珍藏心中的片净土寄生脑的精神家园,勾起的是最难忘的那种乡音乡愁。

记得,坐落在高高山顶下的瑶寨,千年的沧桑,使她宛若如牛重负的老人,破旧不堪。翘首的马头墙,历经千年嘶鸣,在寒风中耷拉下脑袋。狭窄的街道,堆满了从山里挑回的柴草,让人行走困难。冬天的时候,衣着单薄的人们便猫在四方火塘里,围着火堆烤火,即使小腿烤出了紫斑也不想离开。

本来是乐享晚年的年纪,阿妈却丢下子孙,心里惦记的是山上的柴草。山秃了,水枯了,阿妈依旧乐此不疲,一心想着的是如何把温暖送给家人。外来的人每每遇到她在千百级石阶上负重行走的情景,往往脱口而出:“瑶家人吃苦耐劳,老了还在自食其力。

“瑶家人真是这样子的吗?”我无言以对。是啊,那时的瑶寨,公路只开到山脚下,日常用品还得到山脚下去挑,回到山寨已是汗流浃背,衣服可以拧出水来。苦,环境所迫啊。

记得,那年学校放暑假,我和伙伴们到小溪去消夏。几个人搬石头,割青草,忙活了几个小时,累爬了还是堵不成泳池,山秃了水小啊。时值夏天,一身热汗,不洗不行。最后没办法,只好找了个水塘,与水牛为伴,心情十分低落。回到家,阿妈闻出身上一股臭味,说:“这么大个了,还不知道讲卫生,哪有莎瑶妹(瑶语即姑娘)喜欢你呀。”

寨子里的大街小巷,就像我跟水牛同洗一池,常年都有一股臭气。密集的房屋,稠密的人口,杂物随处堆,垃圾靠风吹,脏乱差的环境,使人如临集中营,能逃就逃,能避就避。

或许,这些记得,就是让我不想回家乡的缘故。可是,家乡毕竟是家乡,不管怎么样,“儿不嫌娘丑”啊。今年国庆,趁着长假,我决定回去看看。

还是早晨,站在拍摄朋友圈那张照片的位置,我眼前一亮又发现缺少了什么。依旧壮观的瑶寨,已经修葺一新,没有了昔日那种参差不齐和袅袅炊烟。翘首天空的马头墙,仿佛睁开了骄傲的双眼,又像是振奋人心的冲天号角,鼓舞着瑶山;原来那些挑着水桶穿街过巷的脚步,已经不见了,替代的是水龙头哗啦啦的流水声,还有那瑶寨保洁员的身影。

放眼四周,但见昔日光秃秃的崇山峻岭早已披上了绿装,远远地可以听见流水在隐隐约约地吟唱。山花流连山岗,小鸟鼓动翅膀,白云迷恋天空,沐浴在阳光下的古老瑶寨,点缀其中,恍如一幅梦中的画,既有乡愁的味道,又让人感受到枯木逢春。

信步来到寨口,一条新开的公路伸向远方,隐没在此起彼伏的山外。这是我昨晚回来的公路吗?昨晚,或许是天黑,或许是疲劳,更有可能是不留意不相信的缘故,确实没注意到宽敞的水泥公路已经开到了家门口。而脚下,新建的瑶寨观景台在寨口伸展开来,已有早饭后悠然自得的公爹(瑶族对大爷的尊称)围着下土棋,摆摊做生意的妇女在忙碌……

今非昔比啊!阔别多年,想不到家乡变化如此巨大。正浮想联翩,一辆轿车突然停在我旁边,从车上下来一位头包红巾、脚穿皮鞋的瑶家阿贵,乐呵呵地冲我说:“你个大哥,在看什么呀。”我笑笑,回应道:“我在怀疑是不是回到了我的家乡。”

“为什么这样说。”瑶家阿贵疑惑不解。

“你看啊,我们瑶寨过去大街小巷堆满了柴草,早晚炊烟袅袅,现在没有了,卫生了;过去到处都是荒山,光秃秃的,现在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过去吃罢早饭,老人们都上山找柴,现在却老有所乐,这变化让人难以置信呀。”

“老古董。”面对我的几个“过去”,瑶家阿贵毫不客气地说:“改革开放40年了嘛,我们瑶寨跟全国农村一样,也在发展,也在变化哈。你看吧,山脚下新村座座,大部分乡亲都搬到那里了;山上的瑶寨,前几年公路开到了村口,路通财通,我都用上手机开上小车了,还有谁愿意砍柴烧柴呢。

瑶家阿贵洋洋得意的这番话,使我恍然大悟,“发展才是硬道理!”面对家乡沧桑巨变,我感觉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感受到了社会前进的步伐。我想,瑶寨上空的烟火少了,瑶寨内部的卫生好了,那是沐浴了40年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的人们坚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信念。

    新时代新生活已经来临!我的瑶山,我的瑶寨,您的小康还会远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