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必背风光,乳源文广新局提供
瑶家桌上的珍品—熏猪肉 熏猪肉,是瑶家待客的桌上珍品,也是待客最有特点的菜肴。瑶族同胞待人热情,有客自远方来,定要弄几味特色菜招待,方觉略表心意,所以,经久耐放、肉脆味美的熏猪肉,便成了瑶家的必备食品。 必背瑶寨植被茂盛、物种资源丰富,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奇高,水质优良。寨里每家每户都放养有几头土猪,这些土猪自然生长周期长,其肉绿色天然、原汁原味。 必背瑶族的瑶家人每年的冬至前后杀猪,开膛清净内脏后,将猪肉切成块条状,每块重达十多斤。先用盐将肉擦均匀,腌几天后,吊在炉灶上方,任由火烤烟熏,鲜肉烤干的同时,各种佐料和柴火的味道也就同时渗入肉中。经过几个月的熏烤就成了“熏猪肉”。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洗净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熏猪肉有多种吃法,最常见的是用来炒石韭。石韭是乳源瑶山的特产,似蒜非蒜,似乔非乔,野生在溪边或是湿润的地方,瑶山中到处可见。拔一把石韭洗净切成寸把长,和熏猪肉一齐下锅,翻炒片刻盛起,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 另一种吃法是熏猪肉炒黄豆,烹调时间略长些,味道清香、酥润。熏猪肉多为肥肉,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初看似是肥腻,细细品尝,肉香和自然植物中的天然香味混合,皮脆肉爽、醇厚奇香、肥而不腻、咸淡得当,是下酒的好菜。 “熏肉炒山蕨子”。山蕨子,性寒有清热、利水之作用,每年春夏之交采摘后与熏肉同炒。食之鲜嫩爽口,风味独特。 享用熏猪肉的讲究
据说,吃熏猪肉也有讲究,连猪尾的那块臀肉,块头最大,最肥美, 如果到瑶族同胞家作客,吃到了熏猪尾,那么,这意味着主人拿出了最后的珍藏,从此可知主人待客之诚。 今日,瑶家烟熏肉俨然已经成为了乳源过山瑶同胞们待客的必备菜式,每年寒冬腊月,家家户户都会讲养了一年的家猪宰杀,按照传统古法腌制、熏烤,制成烟熏肉。因存放时间长,基本各家各户都会将一部分烟熏肉“存”起来,以备待客之用,瑶族人民的热情真诚由此可见一斑。 乐广高速杨溪站—325县道—必背瑶寨 ![]() 编辑:专子 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