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走出了众多的科学大师-兵马司胡同——《胡同百姓系列》之八十七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这里走出了众多的科学大师-兵马司胡同

——《胡同百姓系列》之八十七

    兵马司胡同,位于西城区中部。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以明代兵马司在此而得名。

    这条胡同的9号(现为15号),是目前留存的中国最早的科学机构旧址:中央地质调查所。

    兵马司9号占地4亩零8厘,有三座靠募捐建起的小楼。第一座是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建于1922年,所长丁文江与章鸿钊、翁文灏,会同农商部矿政司司长邢端发起募捐,现今成为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故址。第二座是地质调查所办公楼。建于1928年,这是一幢德国样式的二层精致小楼,是由中国到西方学习建筑的第一人——贝寿同设计监修的。所长翁文灏带着王恒升四处去矿厂“化缘”去募捐建造而来。贝寿同先生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祖叔,世界建筑业贝氏家庭第一代创始者,在中国建筑史、建筑留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其留存的建筑作品极其罕见。第三座是沁园燃料研究室,建于1930年。它是一个人捐的——丁文江和翁文灏的好友金绍基。金绍基以父亲金焘的字“沁园”命名了这座三层楼。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在实业部设置了地质科,由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系的章鸿钊主持日常工作。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地质事业,章鸿钊认为应大力培养中国自己的专门人才,建议成立相应的科研和教育机构。地质调查所应运而生,这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从事地质科研与教育的机构,它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和科学振兴的需要。    地质调查所其前身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工商部矿务司的地质科,再早则是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的地质科。在丁文江的一手创办下于1913年9月正式成立。地质调查所是20世纪初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科学研究机构,是当时中国地质学的学术中心,被蔡元培先生赞誉为“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被西方学者称为民国时期最出色的科学研究机构。

    1930年前后,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地质调查所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它先后创办了5个研究室,成了中国多个科学机构的祖籍。沿着它结实的木楼梯拾级而上,似乎还可以看到当年学界前辈们辛勤的身影,听到他们热烈的讨论。

    地质调查所培养出如群星般璀璨的科学家,他们从兵马司胡同15号走来,其中有被胡适称为中国地质学界“领袖人才”的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李捷、谭锡畴、朱庭祜、李学清。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中,有6人是地学界的,其中4位出自兵马司胡同15号,他们是翁文灏、谢家荣、黄汲清、杨钟健。此外在兵马司胡同9号工作的还有著名学者孙云铸、袁复礼、尹赞勋、俞建章、裴文中、贾兰坡、李春昱、程裕淇、李善邦、孙健初、侯德封、侯光炯等。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兵马司胡同15号工作过的科学家中,有近50位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这里,地质调查所陈列馆馆长安特生(J.G.Andersson,瑞典人)1920年发现举世闻名的“仰韵文化”,地质调查所研究人员裴文中1929年发现震惊世界的“北京人”头盖骨,兵马司9号成为彪炳史册的科学成果发祥地。

    而今,当我们走过这条被拆的七零八落的胡同时,走过大门的横梁上钉着文保牌子的院落时,瞧着几度风雨的三栋小洋楼时,有谁知道:这里走出了这么多的科学大师、奠基了中国的地质事业,建造了一个国家的栋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