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阳 |《鲍立克在上海》

 hyd129 2020-08-13

向阳《鲍立克在上海》读书笔记

第一章 左派建筑师:鲍立克在德国的专业教育与实践(1903—1933)

鲍立克的教育经历:1903年出生于德绍市,20岁进入皇家萨克森理工学院(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后转入柏林工大,同时在家乡的包豪斯学校选修课程。在柏林工大毕业后,鲍立克首先在格罗皮乌斯的事务所开始职业生涯,1930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1933年,由于其父的左派立场,纳粹对鲍立克发出了明确的暗杀威胁,鲍立克不得不逃离德国。于是在好友鲁道夫·汉堡嘉的邀请下,鲍立克逃亡至上海。

第二章 室内设计师、自由撰稿人与大学教师:战乱中的流亡与设计(1933—1945)

“时代公司”是汉堡嘉名下的小公司,鲍立克在此承担室内设计的业务。1934年,时代公司被沙逊家族收购,鲍立克接手了沙逊大厦,百老汇大厦等项目的室内设计项目。鲍立克的室内和家具设计,能在不同风格之间娴熟切换,从古典到现代,优雅与功能并重936年,时代公司被清算,鲍立克脱离了沙逊公司,与其弟和美国建筑师汉斯·维特成立“新时代”公司,受到世界艺术潮流的风向转变,以及战争的经济波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变得更加现代而简约由于鲍立克与犹太人联系紧密且疑似布尔什维克,德国拒绝承认他的国籍,鲍立克认为不应。该“待在有镀金篱笆的象牙塔里观察外面的革命”,并对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中国教育应该改变“被传教士和帝国主义把持的局面”。鲍立克在1943年正式成为约大建筑工程系的讲师,进行都市计划教学。

第三章 都市计划教授:鲍立克在约大的教学与设计实践(1945—1949)

鲍立克的都市计划教学讲义包含几个方面:

1.城市发展和都市计划发展:都市计划涉及一个国家的所有政治生活,以及有关技术、经济和艺术的内容,中国的都市计划要提升农民的待遇,使得他们作为大多数人,负担的起工业产品的急剧增加。

2.城市人口增长,城乡移民与大小中城市:工业化的深入将导致人口剧增,要对城市人口予以预先组织和规划。同样规模尺度的欧洲城市往往比中国占据更大面积的土地。

3.都市计划的程序要按照一定的基本程序

4.城市空间模式——发展与缺陷:介绍了几种现代城市的空间模式,如环状城市,星状城市,卫星城等等的优缺点。

5.城市重要片区的布局:工业区,绿地空间,商务区,重要交通节点

6.汽车交通时代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汽车的普及对城市道路的影响,干道与地方道路的连接方式

7.“邻里单位”:中国生活水平较低,邻里单位的规模应该高于欧美,负担更多人的生活

8.工人住宅规划:包豪斯的传统,对于工人住宅非常关注,并且提出中国的工人状况与欧美完全不一样

9.交通计划:讲解了港口,铁路,机场的选址和发展方向,以及不同类型道路的设计

10.都市计划实施中的土地产权:首先要预估用地面积和范围,并整合在一起,保证市政部门取得道路、绿地、公共设施用地的产权,再划分其他产权

第四章   市政计划家:鲍立克与大上海都市计划(1945—1949)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了上海,此时上海百废待兴,国民政府批准了上海工务局筹划上海都市计划的工作动议,并邀请了一系列专家学者:中国建筑师学会理事长陆谦受、建筑师庄俊、工程师施孔怀、大同大学教授吴之翰,以及鲍立克。

一、1945年以前的“大上海计划”

1919年孙中山在完成的《建国方略》中提到,上海应该在杭州湾乍浦建设东方大港。1927年,上海成为特别市,时任上海市长黄郛的构想构成后期《大上海计划》的基础构架:1.“一条环绕租界的道路,防止租界进一步扩张”2.在吴淞建设港口,并在吴淞和租界间开辟新市区,削弱租界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的上海工务局长沈怡,是《大上海计划》得以贯穿多任市长实行的重要保证,他同时担任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主席,编制《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说明书》,提出中心区干道为环形放射式,次要道路棋盘式与蛛网式并用,结合道路设置运动场、公园绿地等。随后抗日战争爆发,计划被迫中止。

二、“都市计划在中国之必要”——总图初稿

1.理想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万人

2.区域城市布局:发展新市区和重建市中区并重,将人口,港口和工业功能向外疏散,以田园城市和邻里单位为理念,把区域分为“市区本部—市区单位—市镇单位—中级单位—小单位”五个层次

3.设两处港口,乍浦港口略大于吴淞港口

4.交通体系:区分对外交通、快速交通、普通地面交通

三、技术中坚——总图二稿

1.深化了干路系统设计:问题源于道路系统不完善,交叉节点

设计恶劣,土地使用不当,车辆种类繁多,速度不一。

2.建设高架的干路系统,干路包括双轨铁路和四车道汽车道,以达到高速行驶,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

3.土地使用:从密度、性质、高度三方面做了进一步规定。

四、临危受命——战火中的总图三稿

1.区划与人口:继续疏散市中心人口,在工业区建设住宅区二者配合构成小市镇,并增加绿化,绿地面积增加至全市面积的28%。

2.道路:主张道路按功能分类,交通性——高速干道、干道、辅助干道,工业、商业性和居住性——支路和小路。确立吴淞港口的主要地位,其他港口为辅助。

第五章   国家建筑师:回归东德的鲍立克(1949—1979)

国内解放后,很多外国人选择回国或者离开中国,鲍立克虽是无国籍人士,但是其前轴心国国民的身份给他带来不少困扰,鲍立克最终选择回到自己出生地所属的东德,在民主德国科学院的建筑研究所工作。

思考:

这种传记是对研究历史变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某人的经历,并与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是回顾历史的一种很具体而且和侧面、的方法,放在大论文中的某一大章节或章节是对论文内容的极好补充。本书的题目鲍立克在上海——近代中国大都市的战后规划与重建 ,其实稍微有些言过其实,只能说鲍立克与上海,只是近代中国大都市规划重建的一个切片而已。

 拼贴画

群像——城市的浇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