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为什么老爱讲“气”?

 zhangzz 2020-08-13

上回说了咱们祖先的“道-气-阴阳”的世界观,这回进一步具体说一下气的一些特性。

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太虚生出的这一气,是天地万物之本原,所以又叫“原气”,或者“元气”——元者,始也,比如某年开始出现了某事,我们就说这年是啥啥啥的元年。这个气是构成宇宙间万物的基本物质,同时它又有种类的区别,不是都一样的。不同的气构成不同的事物,比如《淮南子·精神训》言:“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构成人体的气,是天地之气中最为精纯的部分,所以古人又称之为精气。

气有质而无形。因为气无形,所以研究气主要靠其表现出的征象。《素问·五运行大论》:“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讲,气象万千、气势如虹;范增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看书画作品,看其表现出的气象、神韵,而不局限于形体的描摹;中医讲脏腑功能,叫藏象理论等等,都是言其象。

气学理论是中医的特色。西医始于解剖,主要研究人的形体,所以当人体的无形之气发生病变时,他们是无法测知并处理的。所以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你明明觉得身体哪儿不对,但去医院查了一溜个儿却又都正常,开点药吃了也不管事。这个时候就是病变还停留在气这个层面,还没有产生形质的变化,所以针对形体而设的检查和治疗就无能为力。这时候拥有气学理论的中医,在诊疗方面就表现出其独有的优势。

气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气能生形,形能化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写道:“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指出了形气之间复杂的转化关系。形气的这种相互转化,也叫气化理论,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气化过程,就是物质转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生命的基本现象,就是气化运动的体现。《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提到:“夫人之有生,无非受天地之气化耳,……凡神神奇奇作用于杳冥莫测之乡者,无非气化所为。”所以我们的文化里讲“人活一口气”,人死了叫“没气儿了”。

气的基本运动形式,在天地为升降,在人体为出入。清阳上升积而为天,浊阴下降积而为地,又“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人秉天地阴阳二气而生,出生后又继续靠天地之气的滋养而成长。《素问·六节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天地之气通过呼吸、饮食进入人体,由脏腑转化为人体自身之气,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所以在中医理论里,十分注重这个“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是判断脏腑机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所以中医问诊的时候,不论什么病,都要问吃饭、大小便怎么样。有些患者对此就不是很理解,觉得大小便这个事情不体面,不爱说。比如我找你来看头疼的,你问我大小便干什么?于是就面带不悦回一句:都正常。然后开药回去吃一周,再来复诊的时候,大夫问有什么变化?说着说着提一句:欸,以前大便不成形,老粘马桶,现在成形了,早上起来一次,也不粘马桶了。本来是提示脾虚湿蕴的一个重要信息,就因为患者对我们固有文化的不理解,就被他在初诊时主动屏蔽掉了。信息采集不完整,就可能得出不确切的病机判断,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所以医患能在同一个文化环境中进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