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9-银闸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一百一十九)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119-银闸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一百一十九)

  由中老胡同东口往南,对着的就是银闸胡同。银闸胡同呈L型,北有两个出口至五四大街,东止北河沿大街,全长459米。银闸胡同,清代属皇城,光绪时称银闸。宣统时称银闸胡同,民国后沿称。"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旌旗胡同,后恢复原名。银闸胡同内原有一真武庙,规模宏大,民国时为内六区警察分局,今为市公安医院。24号原为北京大学"大风公寓",现胡同内有公安医院住院部等单位。 

  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经在银闸胡同居住过。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张中行先生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是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先生一生低调澹泊、无欲无求,曾常年寓居于燕园女儿家。先生一生清贫,86岁的时候才分得一套普通的三居室,屋里摆设极为简陋,除了两书柜的书几乎别无他物。他的书房里书卷气袭人,桌上摊着文房四宝和片片稿纸,书橱内列着古玩,以石头居多。张老为自己的住所起了个雅号叫"都市柴门",谦称书房像"仓库"。而于治学方面,他则一丝不苟,晚年仍拍案而起,痛批台湾某"国学大师"南怀瑾,可谓"后五四时代"学者风范的真实写照。追忆张先生,有人感叹:"他有着古代文人的风范",更有后辈赞道:"老头有骨气"。

  张中行三四岁时,由家庭包办在香河老家与一农村女子订了婚,1926年17岁时正式结婚。张中行妻子是个文盲,小脚,相貌平平,性格温顺。张中行在外面上学,只寒暑假回家相聚一下。张中行妻子是传统的中国女性,任劳任怨,洗衣做饭,下地干活,孝敬公婆,恪守妇道,即使后来张中行在北京与杨沫公开同居,其妻也没一句怨言。

  曾经有记者采访张中行时问他:"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张中行答曰:"男女之情",再追问对暮年老人来说最重要的情感是什么时,张中行还是回答男女之情,可见张中行是位多情才子。也许正因为一个"情"字,在他与杨沫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里,无论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张中行始终沉默以待。

    张中行1931年与杨沫相识,在他的回忆里杨沫当时"十七岁,中等身材,不胖而偏于丰满,眼睛明亮有神。言谈举止都清爽,有理想,不世俗,像是也富于感情"。杨沫因为反对包办婚姻谋自立,托人请张中行帮忙,到了香河县立小学教书,之后二人鸿雁往来。1932年春,杨沫从香河回到北京,就和张中行同居在北京沙滩大丰公寓,这是张中行弥足珍恋的一段生活。

  张中行北大毕业后到南开中学教书,这时杨沫又回到香河。1936年早春,张中行得知杨沫与在香河暂住的马君来往过于亲密,为了保全小家庭,张中行把杨沫接到了天津,在南开中学附近租了两间西房,重过朝夕相处的生活,可隔阂早已在张、杨二人心中形成,无法弥补。也就是在1936年,张中行被南开中学解聘,于是和杨沫二人回到北京。经过反复思量,张中行最终向杨沫提出分手,而杨沫也"面色木然"地应允了,两人情分划上句号。上世纪50年代,杨沫出版了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许多人认为其中丑化的余永泽就是张中行,张中行总是讲自己"没有在意",保持沉默。张中行在后来谈到和杨沫分手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两个人在思想上有距离了,一个走"信"的路,一个走"疑"的路,"道不同不相为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