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栏】刘斌说转型:火了,我的"中国平安"新金融

 混改风云 2020-08-13

文章声明

本文为知本咨询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名称。谢谢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本文作者:刘斌

现在坐在一起聊金融,每个人都能当专家;说起中国金融界的那些知名企业,也都不会陌生。毕竟在牌照经济还起作用的环境下,中国的金融机构还没那么多,日子比大部分实体行业好很多。不过,这并不说明金融机构就没有危机,没有没落,看一看银行存款搬家的速度,再看一看金融实体网点的惨淡维持,就能感受到丝丝冷风吹来。环境正在变,中国金融机构向哪里走,谁能带来些好的经验?我们今天先从中国平安说起。

一、中国平安金融三级跳

中国平安,在我们的记忆里,还是一家叫平安保险的公司。没错,1988年这家企业成立时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的保险公司,不过到了今天,中国平安已经成为一家巨型综合金融控股企业集团,一部十分复杂的金融机器。在过去的29年里,这个企业一直用一种严格的标准推动自己升级改造,做出了很多引领性的业务创新,也让平安金融体系焕然一新。从我的角度来看,中国平安金融业务发展可以用“三级跳”来小结。

这第一级跳,就是建立起平安保险领域的业务全覆盖,从单一经营财产保险,到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建立起保险行业的竞争力;这个业务发展模式不复杂,中国其他的保险公司也都如此;

然而平安的第二级跳,却比同行领先了不少,那就是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横跨保险、银行和投资的三大业务体系,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大家不要认为只要投资成立了几家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就能真正成为综合金融控股企业,那只是面子上实现了所谓混业金融而已。平安的可贵之处在于,真正通过后台管理改造和升级,实现了不同金融业务的体系协同,成为客户资源共享的,多元业务同时发展的综合金融体系。

平安建立综合金融控股模式,已经过去十年时间了。在最近的五年,平安并没闲着,更没停下来,它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跳跃,那就是基于互联网,实现了向新金融的转型和突破。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012年成立了一家叫做“陆金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了包括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在内的新业务种类。目前,这个陆金所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新标杆,服务上千万网上客户,帮助平安在线上实现了新的引领。

二、平安3.0

平安也有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发展,说是从1.02.0再到3.0。这个3.0的目标还没实现,目的是要形成一个叫做一扇门、两个聚焦、四个市场的战略体系,解释起来,就是要通过任意门衔接起丰富的应用场景,聚焦于资产管理和健康管理两大业务领域,搭建起资产交易市场、积分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以及房产金融市场。

仔细分析起来,平安未来的战略目标,已经不再满足于做做金融业务,也不再局限在把线上和线下的客户和业务联系在一起,而是要让自己成为市场平台,雄心极大。

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金融机构战略,基本都还只是竞争战略,都是把自己当运动员,作为市场参与者设计的战略。平安要进行的市场平台建设,是希望把自己变成市场的重要部分,甚至是市场中最关键的主机,这个战略的层次和难度是完全不同的。“平台战略”这个词近来很热,但我认为,市场中绝大多数企业是没有足够的能量把自己当成市场平台的,即使是那些垄断企业,原因是它们没有足够强大和广泛的网络连接力量。目前,平台战略相对成功的,阿里巴巴算是一家,那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成功,如果平安可以实现自己的市场平台战略,那将对中国金融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平安正在努力这么做,除了不断发展陆金所以外,它全资控股了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并且在2016年初收购控股了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这些动作,都在为一个更大的金融市场平台战略铺路。

平安这家企业,好像骨子里一直流动着创新和躁动的基因,公司还不满30岁,就经历了三次跳跃,又正在向新的高度转型。对比这家企业的成长,那些现在还躺在“牌照思维”里的金融机构,确实该醒醒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