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2-培智胡同(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五十二)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252-培智胡同

(老阿带您胡同游之二百五十二)

        由煤市街南口往北,路西第二条胡同就是培智胡同。培智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煤市街,西至棕树二条,全长约289米。清时称小马神庙,因巷内有小马神庙(又称“六馆祠”)而得名。原庙只有北房一间,现已不存。巷名沿用至解放后,1965年改称今名。京剧名家刘砚芳、刘砚亭、杨小楼、郝寿臣曾经在此居住过。

        杨小楼(1878-1938),名三元,京剧武生演员,杨派艺术的创始人,杨月楼之子,安徽怀宁人。幼时入小荣椿社学艺,从师杨隆寿、姚增禄、杨万青学武生。17岁出科,在京、津两地搭班表演。得义父谭鑫培和王楞仙、王福寿、张淇林、牛松山等的指点,拜俞菊笙为师。24岁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之名露演。又与谭鑫培同在同庆班,经谭氏奖掖,成为挑大梁的武生演员。29岁时入升平署为外学民籍学生,备受慈禧太后赏识。

        杨小楼在艺术上继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同时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他的嗓音清脆洪亮,唱念均遵“奎派”风范,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唱念注意准确表达角色的感情。从现存的《霸王别姬》、《夜奔》、《野猪林·结拜》等戏的唱片中,可以领略到他唱念的神韵。

        杨小楼幼年丧父,他的父亲杨月楼是武生演员,著名的清代“同光十三绝”之一,尤其擅长演孙悟空,人送外号“杨猴子”。杨月楼病逝前,把杨小楼托付给京剧界最著名的老生谭鑫培,并让他认谭鑫培为义父。因此按照谭家的排辈,杨小楼取名叫嘉训。

        杨小楼出师后,首先在北京用“杨小猴子”为艺名演出效果不错,天津的一个老板正好在第一舞台看戏,于是邀请杨小楼去天津演出。按照京剧界的规矩,在北京唱红不算红,必须去天津演唱,得到天津观众的认可才算是真的红。出名后,在谭鑫培等人的举荐下,杨小楼进宫给慈禧太后唱戏,慈禧太后很喜欢他,但是不好意思说,不过那些王公大臣都明白,于是就经常请杨小楼去自己的家里唱戏,这样好在慈禧太后面前谈论杨小楼的艺术,来博取慈禧太后的欢心。

        有一次,在宫内唱完戏后,慈禧太后很高兴,说要打赏杨小楼,于是太监把杨小楼带到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把大拇指上的扳指给杨小楼看,说要把这个扳指赏给杨小楼。杨小楼赶快谢赏,可是慈禧太后就是不脱下来,一直在嘴上说要赏,杨小楼就一直谢赏。慈禧太后的意思,是让杨小楼自己亲自从她的手上把扳指脱下来,但是杨小楼不敢,最后还是总管太监把扳指脱下来赏给杨小楼才算完事。

        由于杨小楼善于博采众长,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变化提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把京剧武生表演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和梅兰芳、余叔岩一起被尊为“京剧三大贤”,被人称为“国剧宗师”“武生泰斗”。

        杨小楼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他创立的“杨派”是影响最大的武生派系。在他之前的武生表演艺术,虽经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各派加以丰富,有过不少建树,但在表现人物上,总是或多或少有些缺欠,乃至杨小楼的出现,才使武生表演艺术迈进一个崭新、辉煌的殿堂。杨小楼的“杨派”艺术影响非常广泛,曾被誉称为“宗师”、“泰斗”是绝非偶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