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越是爱做饭的人,越值得深交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爱做饭和社交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这是一个有趣的论题,要讨论这个问题要从“吃”文化说起。
中国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国家,无论是自诩还是被评价,总是脱不了“泱泱大国”“历史传承”的称呼。
这个文化内涵细究起来,基本都和吃有关。一个最重要的侧面就是,中国人的所有节日和庆典都与吃有关系。

从年夜饭开始,换着花样的吃到正月十五,接下来就是十五当天吃汤圆,清明节吃寒食,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冬至祭祖吃。孩子出生吃,满月了也吃,结婚更是大吃特吃,过生日吃,办丧事还吃。
这似乎传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对于饥饿的恐惧。有专家研究亚洲文化的时候曾经指出,亚洲人的基因链里存在一种饥饿基因,导致遇到灾害的时候吃些草根树皮什么的也能活下去。

中国人对吃还是存在文化偏好的,大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样的普世道理,小到任何城市风俗,见面基本都要问吃饭没有。
吃饭成了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立足点,如果我们认真观察,那些日常照面的熟人随口的招呼:“吃了没?”回答者如果说吃了,双方一定是一种放松的微笑,心底油然而起一种默契,似乎大家都是盛世百姓。
但是一方回答,还没有,另一方会立马表达一句“呦,还没吃呢”,或者点点头沉默以对,似乎要表现出一些相对消极的状态来传递自己对于其的同情与关切。也许是我们饿了太久了吧。

在中国,做饭是老一辈非常在乎的事情,在传统生活中能做一手好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能。
但这种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的在淡化,商业社会,但凡能让你有些皱眉头的事都有人来服务。
吃饭更是这样,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维持每日三餐亲手做的实在是罕见,究其缘由大致分为三点:
第一,现代化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年轻人疲于奔命。
第二,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基本不做家务。
第三,商业社会真的非常方便,疲惫时、休闲时、烦恼时,外卖都能满足你对食物的所有期待。

但如果我们深思下去,会发现这个时代背景下还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那就是人际网络的逐渐淡化。
曾经的生活方式里,有些很重要的行为就是饭菜的分享,让孩子给邻居端点今天刚起锅的饭菜,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尝尝自己的手艺,核心的关键是什么?是因为付出了时间、金钱和技能。
做饭成了一种创造的过程,它产生了价值,这个价值是能够被分享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