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尚君 | 睿山新月冷 台峤古风清——唐代的中日交往诗歌

 星河岁月 2020-08-14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发展早期曾有巨大落差。有唐一代近三百年,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文化昌明的时代,日本经历了飞鸟时代(513—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92),逐渐完成律令制国家的定型,无论都城建设、佛法信仰、文学书写、艺术造诣乃至日常生活,皆积极以唐为师,取得巨大成就。即便就谈诗歌,和歌与汉诗皆有空前的成就。《全唐诗》所收日本汉诗仅有长屋、晁衡的两三首。为《全唐诗》首次作补遗的市河世宁,据日本典籍编录《全唐诗逸》三卷的同时,还编成规模较大的《日本诗纪》,下限到平安末期,相当于中国唐宋时期日本汉诗集的总汇。当代日本学者后滕昭雄有《日本诗纪补遗》,收录也很丰富。拙辑《全唐诗补编》略有增补,但因坚持日本人仅收在唐所作汉诗,日本所存文献仍多有遗漏者,体例与时代所限,也属无奈。近年所见渐丰,愿略谈所知。


 
1
前期来唐日本人与晁衡的思乡情结

《怀风藻》是今存日本最早的汉诗选集,成书时间当唐天宝间。所收有在唐日本人所作几首汉诗。一是道慈(?—744),俗姓额田,日本添下郡人。武后长安元年(701)入唐留学,学业颖秀,妙通三藏,曾入宫讲经。玄宗开元六年(718)归日本,拜僧纲律师,弘传空宗。晚年受命依长安西明寺规模,造大安寺。卒年七十余。事迹见《元亨释书》卷二。《怀风藻》存诗二首,其一为《在唐奉本国皇太子》:“三宝持圣德,百灵扶仙寿。寿共日月长,德与天地久。”为太子歌德颂寿,尚未讲究声律,但前二句末字与后二句首字同,意思亦清晰美好。二是辨正,俗姓秦,日本人。初以文学仕进,出家于大安寺。武后长安间入唐,学三论宗。曾以善棋入临淄王李隆基藩邸。开元十八年(730)归国。天平六年任僧正,不知所终。事迹见《本朝高僧传》卷七二。《日本国见在书目》载其集一卷,不存。《怀风藻》录其诗二首。《在唐忆本乡》:“日边瞻日本,云里望云端。远游劳远国,长恨苦长安。”很有特色。每句第一字与第四字皆为同一字,深受六朝游戏诗的影响,大约他曾登高远望,日光尽处,仍然看不到遥远的祖国,身在云雾围绕中,看不到边际。后两句很可玩味,既说远游大唐,给主人增添许多麻烦,又说久困长安,心存长恨,大约不仅是思乡之苦,也包括在异乡生活之艰难吧。他的另一首诗《与朝主人》:“钟鼓沸城,戎蕃预国亲。神明今汉主,柔远静胡尘。琴歌马上怨,杨柳曲中春。唯有关山月,偏迎北塞人。”可能因唐王朝的某次和亲而作,粘对还有些欠缺,但意思连贯,颂中含讽,放在盛唐诗人集中,也不显逊色。三是智藏,《怀风藻》署“僧正吴学生智藏师”,虽然存诗不易看清何时何地所作,若考虑到他的一生多数时间都在唐度过,诗作于唐的可能性很大。录一首《秋日言志》:“欲知得性所,来寻仁智情。气爽山川丽,风高物候芳。燕巢辞夏色,雁渚听秋声。因兹竹林友,荣辱莫相惊。”“芳”字出韵,《日本诗纪》改作“新”,韵部仍未允。诗述修学中感觉到物候景色的变化,与友人互道人生珍重。
 
盛唐时入唐日本人中,名气最大的当然是晁衡。晁衡(698—770),字巨卿,日本奈良人,原名阿倍仲麻吕,中务大辅阿倍船守之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遣唐使团来长安,入国子监。学成,留左春坊司经局校书。十九年(729),京兆尹崔日知特别推荐,下诏褒奖,超任左补阙。二十二年(734),任仪王友。他因父母年老,请求归国,未获允准,作《思归》述怀:“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慕义”是说在唐求学,探求学术,然而为国为家,如何可以两全?报恩无期,归国何年,时时困扰着他。他还有一首七言诗《入唐思归故国》:“明王不许东归去,长作咸阳一老夫。”仅存两句,不知作于何年。天宝间,历卫尉少卿、卫尉卿。十二载,迁秘书监。请随遣唐使归国,得到特许,让他作唐之聘贺使,出使本国。既满足他思乡的愿望,以唐使臣归国无疑又是极大的荣誉。这年他五十五岁,居唐已经三十多年,何等感动。临行有诗《衔命使本国》(据《文苑英华》卷二九六,《全唐诗》七三二题作《衔命还国作》):“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邻。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诗写唐皇对自己的恩德与自己对唐廷的忠诚,在恋阙与归乡之间,表达复杂的情感。最后两句,写给所有在唐熟悉的朋友。他与盛唐许多诗人结下深厚的友谊。长安的诗人们应曾隆重雅集,为他送行,王维作诗云:“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晚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又将送别诗编辑,亲自作序,称赞日本“服圣人之训,有君子之风。正朔本乎夏时,衣裳同乎汉制”,虽远处海外,最具华风,而晁衡“名成大学,官至客卿”,“游官三年,愿以君羹遗母;不居一国,欲其昼锦还乡”。虽然无法还原当时送行的壮观,但从王维的诗序中,可以体会晁衡与大唐主流文人融为一体,情同手足。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然而好事多难。归舟在琉球遇风,飘至安南州,晁衡虽幸免于难,最终没有归达日本。船难的消息先传到长安,以为晁衡已经遇难,李白有诗哭之:“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这是李白七绝的名篇,记录中日友人间不朽的情谊。无奈,晁衡于十四载复归长安。肃宗上元中,擢散骑常侍。累历镇南都护、镇南节度使。代宗大历初,罢归长安,五年卒,年七十三。他在唐凡五十三年,历官显要,曾官秘书监,曾独守大镇,唐王朝对他有足够信任。终其一生,对故国没有须臾之或忘。日本纪贯之编《古今和歌集》,有他的一首怀乡和歌,曾有多种汉译本,梁容若译本云:“望尽天涯是我家,三笠山头月正华。”胡锡年译文云:“回首举目望苍穹,明月皎洁挂中空。遥思故国春日野,三笠山月亦相同。”(刊《光明日报》1977年7月11日)镇江北固山诗碑作:“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译文虽然差异很大,意思相通,晁衡的乡愁,一生都无法排遣。
 
2
长屋寄偈与鉴真东渡

《全唐诗》所收唯一一首没有到过中国的日本人诗歌,是长屋的《袈裟绣偈》:“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录自宋初僧赞宁《宋高僧传》卷一四。《日本诗纪》卷六引日本传本稍有差异:“山川异域,风月一天。远寄净侣,共结胜缘。”长屋(约684—729),是天武天皇之孙,高市亲王之子。他成长于圣武天皇时期,又是前任天皇的嫡长孙,决定了命运的大起大落。骤历显职,很快又陷入政治漩涡而被逼自杀。他娴熟于汉诗写作,《怀风藻》收其汉诗三首。更有名的当然是前举诗偈。日本在隋唐之际已经有佛法传入,因远在东海外,距中国遥远,距天竺更远。如同中国僧人远到天竺求法一样,日本僧人也希望在中国求得大乘佛法及正宗真传。长屋在执政期间,曾托遣唐使送一批袈裟与唐僧人,绣以上韵语四句,希望有缘佛子能够到日本弘传正法。扬州律僧鉴真(688—763)似曾获赠此一袈裟。开元二十一年(733),也就是长屋死后四年,日僧荣叡、普照到扬州,礼请云:“我国在海之中,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虽有法而无传法人,譬犹终夜有求于幽室,非烛何见乎?愿师可能辍此方之利乐,为海东之导师乎?”这里齐州就指中国,谓日本虽有佛教,可惜没有弘法之大师,如同长夜暗室,未见光明,特别礼请鉴真大师东渡弘法。鉴真想到长屋的偈语,感叹日本“诚是佛法有缘之地”,乃答允东行。此后率弟子一行,六次东渡,九死一生,终达平城京,为中日友谊写下不朽佳话。
 
△鉴真

鉴真到日本,受到名士淡海三船之热情接待,寻入平城京,天皇以下皆登坛受菩萨戒,并于奈良拨水田一百町建寺,即为唐招提寺。鉴真居日本十年后去世,其门生思托撰《大唐传戒师僧名记大和上鉴真传》一卷,记师徒历次渡海事迹。淡海三船据以写成《唐大和上东征传》,流传至今,将鉴真东渡的事迹完整保存。传末附有一组中日僧俗悼念鉴真的诗作,这里仅录一首景仰鉴真的军将高鹤林所作《因使日本顶谒鉴真和上和上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上方传佛教,名僧号鉴真。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法留千载经,名记万年春。”这位羽林军将,自署“都虞候冠军大将军试太常卿上柱国高鹤林”,宝龟十年(779)作为中使杨宝英的判官出使日本,到达后方知鉴真已谢世十六年。他的诗写出鉴真的高尚人格与弘博胸襟,写他对中日佛学传播与友谊的贡献。“禅院”两句写他入寺绕塔致敬的观感。“法留千载经,名记万年春。”写出大师的不朽贡献。
 
3
传教大师最澄及其朋友圈

最澄(767—822),近江国滋贺郡人。俗姓三津首,十二岁出家。延历二十年(804)入唐,曾到天台山,从道邃、行满习天台宗,也曾兼涉密宗与禅宗。次年归国,上表设天台宗,在比睿山建戒坛院,卒谥传教大师。
 

△最澄像


最澄在唐,主要活动于浙中台、越二州,其间交游广泛,很可惜他本人在唐未有诗保存。《传教大师将来越州录》有《相送集》四卷,注:“甲乙丙丁戊己庚,百纸。”可知内容丰富。最澄著《显戒论缘起》,附有《台州相送诗》一组,首有台州司马吴《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序》,述最澄以贞元二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到台州,即谒刺史陆淳,献金十五两及一批日本珍物。陆淳为当时著名《春秋》学家,退金而受物,最澄乃请以金买纸,雇人抄写天台宗基本经典《天台止观》。吴称赞最澄“宿植善根,早知幻影,处世界而不著,等虚空而不碍,于有为而证无为,在烦恼而得解脱”,有很好的慧根。尤其赞赏他“赍黄金涉巨海,不惮滔天之骇浪,不怖映日之惊鳌,外其身而身存,思其法而法得,大哉其求法也”。最澄在台州不足半年,即得将天台之学弘播东瀛,知吴序所说不虚。吴生平可知者不多,仅知名臣武元衡曾作《送吴侍御司马赴台州》诗为他送行。
 
为最澄送行诗,今存作者九人,诗九首。其中官员有司马吴、录事参军孟光、临海令毛涣,进士、明经三人,即乡贡进士崔謩、广文馆进士全济时及国子监明经林晕,僧人二人,即行满与幻梦,还有一位“天台归真弟子”许兰,应为居士。这里仅录吴与行满的两首略作分析。
 
崔謩诗云:“一叶来自东,路在沧溟中。远思日边国,却逐波上国。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何当至本处,定作玄门宗。”值得注意的是后四句。“问法言语异,传经文字同”二句,知当时最澄对汉文佛经能阅读理解,但交谈会话,似乎还有相当隔阂。最后两句是期待,崔謩对最澄解悟佛法的能力有充分理解,因此相信他归国后可为一代宗师。
 
行满诗云:“异域乡音别,观心法性同。来时求半偈,去罢悟真空。贝叶翻经疏,归程大海东。何当到本国,继踵大师风。”这是老师对异国学生的期待。行满是万州南浦人,早岁辞亲受戒。代宗大历中,从学于荆溪湛然。湛然卒,至天台修行,栖华顶峰下二十余年。卒年八十余。也就是说,最澄是湛然的再传弟子,行满传法时,年龄至少在六十以上。他的诗语重心长,是惜别更是期待。末句之“大师”,指智者大师,是希望最澄归国后弘传天台法门,将天台宗风播衍海东。
 
日本较晚出还有陆淳作《送最澄阇梨还日本诗》:“海东国主尊台教,遣僧来听《妙法华》。归来香风满衣裓,讲堂日出映朝霞。”中日学者皆对此诗有怀疑,在此就不申说了。
 
4
弘法大师空海及其朋友圈

空海(774—835),俗姓佐伯氏,生赞歧国多度郡(今香川县善通寺市)。他早习儒书,后入大学明经科,廿二岁出家,初习三论宗。贞元二十年,与最澄同时入唐。入长安,师青龙寺密宗阿阇梨惠果,得受胎藏、金刚两部大曼荼罗秘密法,又从般若三藏受学梵文。元和元年(806)归国,经越州向节度使求内外经书。归国后致力弘传秘密法门,为日本真言宗开山宗师。又曾假汉字草书,造平假名,于日本文化影响深远。晚居高野山,寂年六十二,谥弘法大师。空海善诗文书画。佛学著作颇多。所著《文镜秘府论》,分天、地、南、北、东、西六册,讲述中国六朝至唐初有关诗歌体制、声韵及对偶诸例,于保存旧籍及中古诗歌作法技巧,至为重要。
 

△空海像


空海在唐所作汉诗,今存四首。一为《过金山寺》:“古貌满堂尘暗色,新华落地鸟繁声。经行观礼自心感,一两僧人不审名。”写访寺之感受,古寺尘暗,花落鸟喧,动静相衬中体会观礼之感悟。二为《在唐日观昶法和尚小山》:“看竹看花本国春,人声鸟弄汉家新。见君庭际小山色,还识君情不染尘。”所谓小山指寺院庭间的假山,至少诗题为归国后写定,也可能为后来追写。见春景有变,引起淡淡的故国之思,更赞赏唐寺之美景。后两句称述和尚用情山色而不为俗尘所染,是僧人写景诗的憬悟。三为《在唐日赠剑南僧惟上离合诗》:“磴危人难行,石崄兽无升。烛暗迷前后,蜀人不得过。”这里的离合,指相邻两句后句首字用前句首字的一部分,后两句也如此,六朝游戏诗中常见。诗可能作于泉州,时任泉州别驾的著名学者马总,当即和诗相送:“何乃万里来,可非炫其才。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所谓土人指当地人,时闽中问学渐成风气,大才子尚不多,马总的赞誉,据说因此使空海“藉甚满邦,缁素仰止,诗赋往来,动剩箧笥”(真济《遍照发挥性灵集序》)。其四为《留别青龙寺义操阿阇梨》:“同法同门喜遇深,游空白雾忽归岑。一生一别难再见,非梦思中数数寻。”空海在青龙寺求法,其师惠果(746—805),从密宗大师不空受金刚界,复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界,融合二界而倡金胎合一。空海是惠果最后的授法弟子,空海受业不足一年,惠果告寂,空海曾为师撰行状。启程归国时,只能与同学义操告别,自喻为飘忽不定的白雾,终于要归故山了,也知道同学情深,难得知己,此度别后,再无见面之可能,只能托付于梦中了。这是很动情的分别之诗。空海归国后存诗很多,技法也越来越成熟,在此不述。
 
空海仍从越州归国,今存越州赠行诗五首。为首者朱千乘,自署‘前试卫尉寺丞’,官品不高,时方赋闲居里。他曾赠诗集一卷给空海,空海携归国,今传日本古抄中颇有其佚诗。朱诗题作《送日本国三藏空海上人朝宗我唐兼贡方物而□□□□归海东诗》,三藏是对饱学高僧之尊称,当时空海方过而立,佛法尚未大成,朱千乘已尊崇如此。其序称空海“能梵书,工八体,缮《俱舍》,精三乘”,博学而多才艺。诗云:“古貌宛休公,谈真说苦空。应传六祖后,建化岛夷中。去岁朝秦阙,今春赴海东。威仪易旧体,文字冠儒宗。留学幽微旨,玄关护法崇。凌波无际碍,振锡路何穷。水宿鸣金磬,云行侍玉童。承恩见明主,偏沐僧家风。”似乎朱千乘对佛教宗派所知甚浅,认为空海所承为禅宗六祖一派。他对空海善文章,工书体,穷佛法,通梵文,有相当了解。日本存唐写本《新撰类林抄》,传为空海书,其中有朱千乘二诗,也知空海对朱之认可。
 
送别空海者,有两位越州名僧。一是昙清,《宋高僧传》卷一五有传,其诗题作《奉送日本国使空海上人桔秀才朝献后却还》:“异国桑门客,乘杯望斗星。来朝唐天子,归译竺乾经。万里洪涛白,三春孤岛青。到宫方奏对,圆像列王庭。”强调空海求法之官方色彩。“万里”两句,境界阔大,写对遥远扶桑的想象。另一位为鸿渐,近年越中出土过他撰写的墓志。或以为其人即陆羽,似无可能。诗云:“禅居一海隔,乡路祖州东。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到国”两句看到作者对两国关系还摆脱不了外夷朝贡、宣化皇风的局限,对海上三山也总想到徐福当年的远航,唯“山冥”二句,有些别致。
 
5
智证大师圆珍及其朋友圈

日僧圆仁(793—864)入唐求法十年,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四卷详尽记录每日行程,最具文献价值。他携归典籍也有详尽目录保存,《入唐新求圣教目录》有《仆(疑当作濮)郡集》一卷、《台山集》一卷,可能为赠行送别集,可惜相关诗歌未见存世。

△圆仁像
 
日僧圆珍(814—894),俗姓和气,空海外甥,十五岁入比睿山受天台学。宣宗大中七年(853)入唐,先后在福州、温州、天台、长安修习,学涉各宗,十二年(858)归国,为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寺门派开山之祖,卒谥智证大师。圆珍所著《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疏记外书等目录》有《福州往来集》一卷、《温州台州往来集》一卷,《智证大师年谱》载其带归《师友唱酬诗集》十二卷,应即与唐僧俗来往之诗文集,可惜皆不存。
 
《天台宗延历寺座主智证大师传》载:“和尚归朝之后,清观、元璋及诸尝倾盖相逢者,追慕弥深。每有便李,音问无绝。贞观中清观赠和尚诗云:‘睿山新月冷,台峤古风清。’当时诗伯菅相公视此一句,大为绝倒。”清观(?—882),《宋高僧传》卷二十有传,是唐后期天台国清寺名僧,洞明天台三观说,能诗文,造诣甚高。圆珍造访天台,他照拂甚多,圆珍归国后,凡有商旅来往,他皆附信问候。这里的贞观是日本清和天皇年号(859—877),菅相公则指日本名诗人菅原道真。此诗虽不存全篇,仅存二句,但将比睿山与天台山联系起来,赞颂圆珍归国弘传台宗,气象日新,而天台本山,仍坚持智者以来之正学。两句似仅写景,含无尽情韵,因而得到道真之激赏。
 
日本滋贺圆城寺存一组唐写本,保存当时与圆珍有过往人士的诗作,作者包括“小生高奉”“镇西老释道玄”“唐客李达”“唐客詹景全”“大唐容管道衙前散将蔡辅”等五人,凡存诗十八首。其中李达、詹景全为来往唐、日间的商人,道玄是住在九州太宰府的僧人,蔡辅为同时赴日之军将,高奉亦赴日者,但年辈较晚。可以知道圆珍归国时,曾作有七绝《思天台》、七律《忆天台》,惜不传。这些诗主要写于圆珍归国初,诸人诗水平参差不一,其中二位商客所作特别珍贵。各录一首如下。
 


詹景全《跪受大德珠玉不揆卑劣谨次来韵》:“大理车回教正浓,乍离金地意思松。沧溟要过流杯送,禅座依然政法容。”他在大中至中和间频繁来往于中日间,咸通初曾受智慧轮三藏嘱奉书信交圆珍,次年与圆载同船归唐。中和四年(884),与圆载、李达乘舟赴日本,途中遇风,舟覆溺死,仅李达得生还。
 
李达《奉和大德思天台次韵》:“金地炉峰秀气浓,近离双涧忆青松。控锡斸泉净心相,远传法教现真容。”其诗仅存此一首,与詹诗同时作。他字处芳,赵郡处士,经常来往于中日间,也曾长住婺州。大中十二年与圆珍同时赴日,不久归唐,受圆珍委托立《国清寺止观堂记》碑于天台。经商经历与詹相近,中和船难后情况不明。
 
高奉《昨日鸿胪北馆门楼游行一绝七言奉上上人》:“鸿馆门楼掩海生,四邻观望散人情。遇然圣梨游上嬉,一杯仙药奉云清。”鸿胪北馆指设于太宰府的接待外宾的客馆,圆珍一行抵日初暂住于此。
 
道玄《谨呈珍内供奉上人从秦归东送别诗》:“一时倾盖恩如旧,岂敢情论白发新。□岳知踪拾玉早,海藏迷路阻玄津。龙宫入者虽多客,独得骊珠宝髻珍。若遇善根分付了,台山有室□□□。”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一载有新罗译语僧道玄,很可能即此僧,当通晓日、罗、唐语,因得协调安排诸人行程,兼作译事。
 
蔡辅《大德归京敢奉送别诗四首》之三:“一别萧萧行千里,来时悠悠未有期。一年三百六十日,无日无夜不相思。”长沙窑瓷器题诗有云:“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这是唐代民间流传极广的诗,蔡辅居然每句加二字就写给了圆珍。下层士人写诗没有原创意识,此亦一例。
 
圆珍交往的这批朋友地位不高,勉力作诗,堪称难得,不必过于褒贬。
 

6
来华求学求法的两种途径及生死荣寂
 
唐代日人来华,普遍怀有学习唐文化的强烈愿望,尤以遣唐使与学问僧为代表,具体来说则有官方途径与民间行走两种方式,二者有所交集,无法区隔,但又确实存在。作为官方的宣示,可以唐玄宗《送日本使》为代表:“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诗见《日本高僧传》,谓天平胜宝四年(752),藤原清河为遣唐大使,到长安见玄宗,玄宗说:“闻彼国有贤君,今观使者趋揖有异。”号为礼仪君子之国,命卫尉卿晁衡引导参观府库及三教殿,又图貌清河真容,收入蕃藏。及清河归,玄宗赐以此诗。从玄宗诗中,可以体会他将日本视为来贡之蕃邦,待遇隆重,赠诗也确见帝王胸襟:你们那儿虽然遥远,但懂礼仪,遵王化,来参中朝,进退有度,我也深感天日昭昭,无远不既,怀义柔远,真君子之国。可以想见,日使归国之际,唐廷赠馈必厚。从《日本国见在书目》所载日本皇家藏书来说,有许多肯定为唐官方所赠。
 

△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从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来看,他携带有日本出具的身份证明,入唐后一路拜谒官府,请得过所,但他的主要行程是在民间行走,接触各种不同人等。本文前所列各入唐官僧之交游,以晁衡交往层次最高,为最澄、空海赠行者主要是越州的地方官僧与士人,与圆珍交往者除高僧清观外,主要是社会下层人士。理解乎此,可以理解入唐八家携归书目中,何以包含大量唐代文献绝无记录之典籍与文人,《日本国见在书目》中方技术数类著作几乎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千载佳句》是据在日本可见之唐人诗集选编而成,其中至少有五六十家在唐代典籍中看不到名字。无他,此皆日人在唐下层采录所得也。
 

在木船风帆时代,中日间之航海,是危险度很大的航行,前举晁衡归国遇难飘到安南,鉴真东渡前五次皆失败,都是著名的例子。懿宗咸通十年(869),日僧圆载归国途经苏州,诗人皮日休、陆龟蒙、颜萱作诗送行,陆龟蒙诗题作《圆载上人挟儒家书洎释典以行更作一绝以送》:“九流三藏一时倾,万轴光凌渤澥声。从此遗编东去后,却应荒外有诸生。”知圆载学兼儒佛,归国时携有万卷典籍,极其富博。不知具体为什么,圆载直到十五年后的中和四年(884)方与詹景全等同舟东归,风骤舟倾,葬身海涛,可为悲叹。
 
求法僧生活之艰难,前已有述,许多来唐僧因此客死他乡。前述劝诱鉴真东渡之日僧荣睿,即在陪鉴真渡海失败后,客死端州。《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叙述了另一件伤感的故事。渤海僧贞素早年曾随师应公至日本,后复来唐。宪宗元和八年(813),于逆旅中遇日僧灵仙,论道契心。穆宗长庆二年(822),入五台山。敬宗宝历元年(825),受灵仙之托,东渡日本谢恩。大和二年(828)四月,归五台山灵境寺,灵仙已卒,遂题诗壁上以哭之:“不航尘心泪自涓,情因法眼奄幽泉。明朝傥问沧波客,的说遗鞋白足还。”(据京都东寺观智院藏本)诗有长序叙二人交游始末,对灵仙之逝,既云“泣我之血,崩我之痛,便泛四重溟渤,视死若归”,又说:“空流涧水,呜咽千秋之声;仍以云松,惆怅万里之行。”日僧的求法史,何尝不是一部血泪史呢!
 
荣睿、灵仙、圆载这样为求法生死以之、以身殉道的高僧,同样值得永远的记取。
 

本期原刊载于《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