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传说之——杨五郎出家与五郎铁棍

 我在五台山等你 2020-08-14

  五台山太平兴国寺方丈和尚睿见是杨五郎的师父。相传,宋太宗游五台山由杨家父子保驾护送。宋太宗到太平兴国寺礼佛,杨五郎结识了睿见。由于行宫距太平兴国寺很近,所以杨五郎便成了太平兴国寺的常客。

  在几次接触中,杨五郎很赏识睿见渊博才学,睿见也喜欢杨五郎的性格,两人情投意合来往密切。在每次接触中,睿见总是有意无意地灌输一些有关佛教的思想和戒规,什么普渡众生啦,什么不伤生灵啦,什么正身修心啦等等,并旁敲侧击地劝他弃甲出家。关于出家当和尚,在没来五台山之前,杨五郎连想都没有想过,虽然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说,但也没有足够的勇气。

  睿见看出杨五郎已接近佛门,只要他在战场上失利或精神上受到剌激,就一定会走当和尚这条路。在临别时,杨五郎前来辞行,睿见送他一个包裹,并叮咛说:这个包裹平时不要打开,当你在战场上受挫或精神上受到刺激时,再打开这个包裹,它会帮助你摆脱困境。

  出山西省大同市,南下五十公里,便是闻名的古战场金沙滩。在这里远眺,只见巍峨险峻的两狼山屹立于西北,蜿蜒起伏的黄花梁横卧于东南方圆四十里的金沙滩,相传是辽宋鏖战的沙场。北宋名将杨业父子,为了抗击北方辽邦入侵,凭借雁门关,两狼山的天险,曾经屯粮聚兵古金沙滩上。

  后来,由于潘仁美有意陷害,杨家将大败,七郎八虎死了四个,被俘两个。杨五郎突围到一片树林里,前逃无路,后有追兵,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想起睿见送给他的那个包裹,急忙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顶平铺遢的和尚帽和一件黑色袈裟。杨五郎愤恨奸臣当道,忠良惨遭迫害,便决定弃甲出家。于是他当机立断,头戴和尚帽,身穿黑袈裟,由树林里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辽兵见他是个和尚没有理睬他,这样杨五郎才免于被俘。

  杨五郎来到太平兴国寺后,人们把寺庙所在山谷叫成了五郎谷,把这座寺院叫做杨五郎庙,俗称五郎庙,很少有人再称太平兴国寺。

  杨五郎是武将出身,每天不习武,就觉得浑身难受。但他已是出家人,刀、枪、剑、戟是属于兵器不便使用,于是他就用上了八十一斤重的铁棍,当作习武之器。他每天晨起练武,风雨无阻,因此招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其中有和尚,也有找五郎投师学艺的。碧山寺(距五郎庙很近)的老方丈认为让僧人学点武艺,也不无好处,这里(指碧山寺)的和尚都是游方僧,不说抵御坏人,就是防范虎豺也是用得着的。这样,在老方丈的支持下,练武的人越来越多,杨五郎又把这些人组织起来,演习-些阵法,便逐渐形成了一支僧兵。庙外有块平地,就是成五郎检阅僧兵的地方。

  这一天,又是全体僧兵演习的日子,有不少乡民前来观看,有人提议,请五郎师父练上一阵,让大家开开眼。众人听了,纷纷叫好。五郎推不开众人情面,就唤道:“徒弟们,抬家伙来!”两名刚收下的徒弟想在师父面前表现得勤快些,抢先直奔在阅兵台前的铁棍,两人使出浑身力气,又是摇又是晃, 铁棍却纹丝不动。五郎看了,不由得哈哈大笑。他拨开两个徒弟,只用一手把铁棍攥定,喝一 声“起!”那铁棍便拔土而出。只见入土部分,竟有三尺多长,直惊得两位弟子目瞪口呆。五郎把铁棍拿在手里,先活动一下腿脚,接着就练了起来。

       他先使了个泰山压顶,又使了个风卷残云,越耍越快。耍得兴起,只见寒光一片,风声呼呼,似虎啸龙吟。一个好事的徒弟,为了显示师父的本事,急急忙忙舀了一瓢水,直向五郎泼去。但见飞珠溅玉,霞光万道,十分好看。五郎就势收住,大喝一声“起!”手中铁棍便直上云端。围在阅兵台前的人,无不大惊失色,纷纷掉头逃窜。生怕铁棍下来落地自己身上,被砸成肉泥。谁想,那根铁棍在空中翻了身,便笔进地落了下来,只听得“哧”地一声,又插进了原来那个窟窿里。这时人们才看清,杨五郎身上一个水珠也没有,真称得起“风雨不透”。“好!” 人群中不知谁喊了出来。接着,其它人也跟着喊起来:“好!好!好!”雷鸣般的呼喊在山谷中回响着。(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