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住到了城里|王剑利

 东方文海传媒 2020-08-14


住到了城里


八零年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已是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家里兄妹多,大都是轮不起䦆头拉不动车还要吃饭的活物,加上祖父、祖母先一年相继去世,葬埋时拉了亲戚乡党一些账,还有多年来亏欠生产队的账,压得父亲、母亲直不起腰,不敢松一口气。

早在七八年冬,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了,公社和村里大小喇叭早宣传晚广播,政治嗅觉灵敏的人立马嗅到了大展宏图的时机来了。可是,我老实巴交的父母亲只认定了一个死理:考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学手艺,是孩子将来成家立业的根基。

我的父母亲不知道改革开放是怎么回事,他们没走出过家门,孤陋而寡闻。直到八一年秋冬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他们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几十年的政策有了大的变化,并预感到好日子就要来了。可是,他们还是坚定着自己的信念,无论怎样,都要供给娃们的考学,学本事。

早在祖父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对我母亲说过几次,“再苦再累,教导娃走正道,供给娃们上学都没错。老二、老四是上学的料,现在国家政策好了,一定要把娃们的供给到正路上。”“村上在外工作的,多少都是有些文化的人,咱家能出个文化人,也在外工作,就是你们做父母的莫大的福气儿,也算光祖耀祖了。”

祖父的话深深地烙在了母亲的心里。八零年我初中毕业,幸运地考上了高中。那时候,家里还是缺吃少穿,母亲试探地问我:“你想不想上高中?要上,学校距家十几里路,咱上不起灶,你得……”正在薅谷子的母亲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妈,我听您的。”

“要上!你爷活着的时候叮嘱我一定要把你供给成。妈就是吃糠咽菜、砸锅卖铁也得供给你。”母亲的这几句话在她后来的几年里兑现了。

那年九月,我走进了县办中学,除了被子,简单的文具,就是两兜馍。母亲送了我一程又一程,临别的时候,说了一句话:“好好上,将来凭本事吃饭。”

两年后,我参加高考落榜了。

补习,高考,落榜。

补习,高考,落榜。

补习,高考,落榜。

“老补”终于被忍无可忍的大哥说出了口,“你看人家都劳动致富,争着当‘万元户’,咱家老二不但不挣钱,还……”“你能上,我照样供给!”母亲又一次落泪了。我痛心悲伤,不亚于母亲。我羞愧难当,真的想钻进墙角的老鼠洞……

看着村上一同初中毕业的同学做瓦工,搞养殖,在城里打工……个个混得有模有样,盖了房娶了媳妇,而自己二十二、三的大小伙子了,还让父母养着,心里确实不是个滋味。村里一些人的热潮冷讽让我母亲更加少言语了,她闷着头出来进去,除了地里、家里,街道人多的地方几乎看不到我母亲的身影。

四次高考败下阵来的我,还要不要再补习?班主任捎话来了,“学费、资料费全免。”我告诉了母亲,第二天悄悄赶往学校又一次复读了。几个月后,学校

接到县文教局关于降分招收高考生参加师范培训补充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文件,我喜出往外,经过报名、审查、面试……一年后,我终于有了正式的工作,在距家十多里以外的一所乡村小学执教。母亲终于有了笑脸,家里人也为我而自豪,真有一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喜悦与得意。

几年后,我娶妻,盖房,生子,赡养父母,日子一天天地混得有模有样,村里竟有人羡慕了。

我是一个最容易知足的人,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日子,只有一门心思,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足矣!

爱人是农业户口,孩子也是,我们有自己打下的粮食,吃的不愁了;我呢?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而且逐年上调,说不准啥时候还大涨几十几百元的。结婚那年暑假东措西借,盖了两间平房,十年后,在后院添盖了两间两层。母亲说:“现在人少了,还盖了这么多房,闲置着都有些可惜。你几个小的时候,咱家九口子人,也只是住了两间鞍间,一间半的厦子……”看着她忆苦思甜的样子,我说:“妈,现在都啥时代了,你也上年纪了,就好好地经经世事,也不枉……”“妈不枉活了一世。”母亲接住了我的话。

房子有了,里外镶瓷,楼上楼下,玻璃窗子玻璃门。一日三餐,想吃啥做啥,做不出来或者不想做也可以买。白米细面,蛋肉蔬菜应有尽有,“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吃的、住的都不懒。”我曾对母亲说。“咋也想不到,十几年的功夫,吃的不愁,住的也宽展了。城里人吃香的喝辣的,咱也吃到了喝上了。”母亲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总是对周围的人这么说。

二零一一年的一天,在县城打工的爱人忽然打电话给我,“你看到了么,今日的《西安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给教师和乡镇干部盖房的事儿……”我一边摇头,一边说,“那是猴年马月的事儿,再说,咱在村上的房……”“你就没有一点上进心了是不?农村咋能跟城市比?”她挂断了电话。显然,她生气了,她已经看不上农村的房舍,虽然刚刚装修一新,虽然楼上楼下,前头屋子后头房,哪儿都能住。

我还是找到了那天的《西安日报》,详细地阅读了两、三遍那篇文章,不得不相信政府为一线职工建设保障房的事。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翘首期盼,能在城镇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第二年,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下来了。我和同事忙前忙后申报、登记、认购、交款……为好事而忙,倒也吃得下饭,睡得着觉。可是,面对着一次又一次十几万的交款,我傻眼了。

向亲戚朋友借,拿啥还?一个月四千来块钱的工资,三十多万元的房款啥时候能还清?难道不吃不喝了!儿子大了,婚娶咋办?面对着可望又可及的安居工程,我忧心忡忡,饭吃不下,觉睡不着。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就在我为钱而熬煎的当儿,住房公积金闪面了。我办了手续,一下子领了近五万的现金。又办了公积金冲贷,我的手头一下子活便了许多。一三、一四连续两年,我买了房,装了房,给儿子娶了媳妇,又抱上了孙子,村上的人羡慕不已,见了我就说:“王老师还是能行。”我只有那么一句话,“苦尽甘来,全是国家的政策好。”

如今,儿子在省城工作,儿媳在县城上班,我虽然还在乡下教书,但是,我知足了,爱人更是。用她的话说,“咱咋也想不到住到了城里。”

“咱就是住到了城里!你还犯啥傻呢?走,坐车回村上看看咱的老家,别忘了咱的根儿和咱的魂还在乡下。”这是全家人刚刚住到城里时我对爱人说的一句话。

近乎四年了的城镇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城镇的繁华,享受到了城市人下馆子逛商场,让我这个落伍守旧的人习惯了公园散步坐车刷卡。四十年,仅仅改革开放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不由得不赞叹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我们的社会日益文明、和谐,我们的人民日益快乐、幸福。

作者简介:王剑利:小学语文教师,长安区作协会员。注重情感教育和乡土作品的创作,已有多篇饱含情感的文字发表。愿以文会友,共享人间之真爱。

第八届征文比赛“文海拾贝”启示

(一)比赛时间

11月2日至12月22日。

(二)作品要求

1、须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主题不限,体裁不限。参赛作品要在标题前加注【文海拾贝征文】字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