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评课风波 | 赵寒

 东方文海传媒 2020-08-14

让文字传播深情

让信息创造

评课风波

文/赵寒

编辑/落英小桥

下课了,我迎着初冬微冷的风,哼着小曲,走下教学楼,迎面碰到一脸愁容的文科教研组组长。

  “喂,被雪袭了?一脸不开心的样子!”我调侃他。
  “比被雪袭还严重!”他忧心忡忡。
  “哦?愿听详情!”我笑着说。
  “你说,这人啊,年龄大了要不要学习?要不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要不要进步?”他一口气问了一大推问题,胸口急剧起伏。
“当然要了,学无止境嘛!每个人都需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毫无疑问的啊!特别是我们老师,更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啊!”我顺着他的话对他说。
“可是,有的人……唉!”他欲言又止,我知道上一节的英语教研活动出了状况,就邀请他到我办公室聊聊。
“今天,我觉得老师们对这位英语老教师上课的点评很中肯,语言也有点含蓄。特别是听课的几位英语老师在指出这节课优点的同时,也委婉地指出这位老师上课时出现的问题,每个人还真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来,评课讲究的就是一个‘真’, 我们认真听课、实事求是评课,要善于发现授课老师的亮点,同时,也要指出课堂上的缺点。这样我们的教研活动才有意义,才能提高老师们的业务水平,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其实,我们都知道,再好的课也会有缺点。但今天这位授课老师对大家指出的问题一一反驳,更让人生气的是当英语老师们指出他写错的一个字母,他竟然说他那是艺术写法。我是门外汉,难道听课的专业英语老师都错了吗?还有,我说他课堂气氛沉闷,他竟说我不该这么说,应该说他课堂气氛还可以,有待提高。你听听,这简直……”脾气温和的教研组长竟然气得说不下去了。
  “其实,评课老师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也有片面性。如果能通过授课者和评课者的讨论、碰撞,最后达成共识,不仅仅有利于提高授课者的教学水平,也能提升评课者的业务水平,这是双赢的一种教研活动啊。再说,我们的评课不能‘就事论事谈现象’,应该从老师们的授课优缺点这个现象看本质,找教学方法和规律,明确课堂的教学方向。哈哈!这点儿你比我懂,也做得比我好。”我笑笑继续说:“其实这位英语老师的话倒是提醒我们:评课的语言应该有艺术性啊!大家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喜欢听逆耳之言,又有几人能欣然接受逆耳忠言?看来,评课就是一种说理、说服的艺术,语言过于直白、过于犀利、过于不留情面,会让授课者很难堪,也让其他老师惧怕被人听课。”我柔声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唉,我也知道,但心急啊!我总觉得咱们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太少,只能在内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集大家的智慧,来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咱们学校的教学质量。本来,评课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一直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老师中高手不少:有业务精通者,有研究型老师,有活力四射者,有沉着冷静者,有应变超强者……我们评课又不是量化评级,只是老师们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和潜心研究,从中认识教学规律、收集先进的教改信息和积累教学经验。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啊!长此以往,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都能提升,都能实现老师们的专业成长,也能拓展老师们的视野。再说,在我心中,我一直以为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也就是一家人啊,就应该坦诚相对,直言不讳;不该遮遮盖盖,顾忌这个那个。”
我知道,我们这位教研组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性格直爽。他的想法和做法都非常好,但有点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成长的艺术,我们的评课何尝不是一种成长的艺术呢?我们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咱们的评课是应该实事求是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又要善于发现授课者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应该多鼓励,调动教师们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你还记得上学期我们评的那节小学语文课吗?”我的话把我们俩的思绪拉到了上学期的那次教研活动。
当时我们听了一节小学语文课,授课的是一位颇有资质的老教师,她讲的是一节有关词语教学的课。说心里话,这位老师的教态、板书、亲和力及和学生的互动都没有可挑剔,但教学目标模糊,对于词语的教学形式单一,课堂结构不紧凑,前松后紧,以至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评课时,十几个语文老师,在指出她课堂优点的同时,语言犀利地、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她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就包括年轻教师,也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我们每一个人都觉得评课就该这样,找出问题,共同进步。大家的想法都没错,可我们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评课时的鼓励性原则。似乎有点“批斗大会的性质”,挫伤了授课老师的积极性。在大家言辞激昂地阐述之后,我们静静地这位授课老师谈她自己的看法,却半天不见这位授课老师有反应。大家齐刷刷看向她时,发现她正专心致志地在摆弄着自己的手机。我们以为她可能在组织发言语言,耐心地等待。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她依然低着头摆弄她的手机。坐在她旁边的老师伸头看了一眼她的手机,苦笑着摇摇头,大家顿时明白了,尴尬地散了。
   “唉!算了,有人虚心,有人骄傲;有人要求进步,有人原地踏步,有人不进则退。人有一百,各型各色,我们只能尽力去帮助力求上进的老师吧!”教研组长长出一口气,似乎瞬间想通了。但他顿了顿又说,“不过,我们必须得改革和规范我们的评课。我下去再规划一下,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再出现。”说完,他站起来,大步迈出我的办公室。
  我目送他远去的背影,一缕冬阳灿烂地在他头顶盛开。

作者简介:赵寒,贵州省诗词协会会员,盘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只喜欢默默用文字为岁月添彩。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平台部分图文音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