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暮云深 2020-08-14

人世间,数千年的繁华凋敝、荣辱兴衰,都借由翰墨,散入了书卷。

宇宙深邃,时光永恒无尽。与时光相伴不灭的,还有孤独。

穿行于历史的烟云,可以看到,那些带着悲情色彩的人物,大多是孤独的。

一、 乡间小庙

三晋大地山川灵秀。从山西平遥古城往西北约80公里,便是文水县。文水县以南的狄家社村,有一座小庙,青砖灰瓦,悄立于斜阳草树中,不胜孤寂。

这里门可罗雀,前去上香许愿的善男信女甚少。

这座“狄武襄公祠”,原是北宋将星狄青之子狄谘修建的家祠。千百年来,祠堂饱经风雨,狄家后人不断修葺。上世纪中期,狄青祠被拆毁。九十年代,狄家社村民集资重修,仅保留了祠堂正殿。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文水县狄青庙

狄家社原属文水西南的汾阳县管辖,那里才是狄青昔日的故乡,汾州西河。

二、 两广烽火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四月孟夏。西南边陲烽烟突起,惊破了大宋的歌舞升平。

广源州部族首领侬智高又闹事了。广源位于交趾(今越南)和宋王朝广南西路的邕州交界处,是宋王朝边区的羁縻州之一,实际上由交趾掌控。侬智高少年时领着族人反叛交趾,又数次劫掠邕州。交趾和宋帝国轮番发兵征讨,反被其凭着山险揍得鼻青目肿。

后来侬智高干脆自封为皇帝,建立“南天国”。南、北两国不愿招惹他,任其自娱自乐。近来,侬智高听从身边北国人的劝告,数次请求内附北国,想做节度使。宋王朝置之不理。侬智高大怒,率领部众沿着郁江东下。

没几天,邕州地界黄尘滚滚,人喊马嘶,骄阳下刀枪耀眼,杀气弥天。一支全副武装的队伍势如狂风,卷向邕州城(今南宁)。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北宋西南形势图

邕州城当即陷落。知州、广西都监等一众官员遇害。叛军继续向东,如入无人之境,砍瓜切菜一般攻破沿途州县。被俘的朝廷命官大多做了刀下亡魂。

叛军很快进犯到广南东路,兵临广州城下。就在这里,叛军碰上了硬茬,两个月攻之不克。

侬智高只得暂时放弃广州,转攻西北。随后叛军攻破昭州时(今桂林平乐县),很多百姓逃入山中的大洞穴避祸。叛军追去纵火,数以千计的平民葬身火海。消息传出,举国震惊。

三、 狄青请战

同年九月某日。距邕州万里之遥的汴京皇宫,大庆殿里金碧辉煌。

四十二岁的宋仁宗赵祯愁容满面,正与朝臣商议如何平定岭南之乱。自从邕州失陷以来,朝廷派去的将士一批又一批,却连遭败绩。朝廷的颜面荡然无存。

官军接连失利的原因,一来是宋代压制武人,军队战力难以发挥。此外,仁宗继位三十年来,除了西夏国主李元昊在西北挑起过战事,天下太平已久,宋军整体素质严重滑坡。唯有西北军堪称精锐。

而侬智高的部众南抗交趾、北拒宋军,甚少落败,已锻炼得异常凶猛。如果没有优秀的将领力挽狂澜,岭南将不再为大宋所有。仁宗正为此忧心如焚。

这时,朝臣行列中跨出一个魁梧的身形,黝黑的面孔上刺着字。他躬身行礼,朗声道:“陛下休要烦恼。请准许臣暂领王师,讨灭叛贼,以报陛下厚恩!”仁宗抬眼望去,原来是身兼枢密院副使等职、出自西北军的名将狄青。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兰州青城镇狄青像

早两日,宰相庞籍曾推荐狄青担任主帅南下平叛。狄青作为仁宗眼里的头号爱将,当初与西夏作战屡建功勋,威名素著。仁宗曾赞叹说,狄青就是“朕之关、张”,爱惜之情溢于言表。除非万不得已,仁宗不愿动用这张王牌。

此刻狄青奋然请战,仁宗被他豪气感染,当即批准。前不久,文官余靖和孙沔先后以广南西路、东路安抚使的身份奔赴岭南督战。仁宗对他们放心不下。余靖刚到广西,这边朝廷又换了狄青为主帅,总领两广平叛事宜。

应狄青请求,朝廷从西北军抽调了万余兵力,骑兵数百。

十月,朔风初起。狄青率领将士踏上不可测的征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未到过远在天边的南疆。

四、追忆恩师

路途漫漫,狄青恨不能插翅飞去斩杀敌酋。虽然行军甚急,但步兵才是主力,到达前线尚需时日。

狄青身边尽是西北军中的熟悉面孔,他想起了此生的贵人、更是恩师的范仲淹。

狄青和西北军名将种世衡等人,都是范仲淹提携起来的。1040年代,范仲淹和另一位名臣韩琦共同经略陕西路,遏制了西夏的进犯。

就在侬智高肆虐两广的五月,范仲淹与世长辞。

狄青出身寒门,比范仲淹小十几岁。当年狄青从皇家骑兵卫队被调往西北军区。他作战有勇有谋,经常以少胜多,威震西夏。范、韩二人都对狄青格外器重。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范仲淹画像

狄青擅长野战,范仲淹劝他多读兵书,学习为将之道。范仲淹还亲自教狄青读《春秋左传》。数年内,狄青果然大有进境,终成一代名将。狄青对恩师极为尊重,就连见到范仲淹的儿子们都礼敬得过火。

宋代重文轻武,文官普遍轻视军人。况且狄青还有过“前科”。少年时,狄青的兄长犯事,狄青为兄长顶罪,被处以“黥面”之刑,脸上刺了字。因而狄青在战场上常戴一副铜面具。

近年来狄青因功升迁高位,那些文官的眼神变化微妙,鄙夷中带了嫉妒。不管狄青如何谦卑礼让,都于事无补。唯有范仲淹,始终对狄青坦诚相待。

如今恩师已驾鹤西去,狄青难免心生寂寞。

五、奇袭昆仑关,破敌归仁铺

1053年正月初,狄青终于率军到达广西宾州(今宾阳县),与孙沔、余靖所部汇合。侬智高此时盘踞在西南方不远处的邕州,正在大造舰船,准备再攻广州。

宾州到邕州不到两百里,但山路崎岖,还有叛军把守着险峻的昆仑关。

南方的官军习惯了安逸生活,军纪散漫。为了让他们明白军令如山,狄青身为主帅,不得不展示钢铁般的冷酷。

抵达宾州的次日一早,狄青召集众将开会。广西钤辖陈曙等三十余个大小将领被押出军门斩首。因为他们违抗狄青早已传达的号令,不久前擅自领兵攻打叛军,惨败而归。在座诸将两股战战,孙沔和余靖也出了一身汗。

狄青又特意对南方将士宣布,谁不愿上战场,可以立即退伍,决不追究。但只给一天的机会。结果一万多南方将士竟无一人离队。

做完这两件事,狄青下令全军休整十天,上元节庆贺三日再作打算。众将愕然。

侬智高在邕州过得很惬意,整日饮酒赏乐,从民间掳掠来的美貌女子数以百计,陪伴左右。侬智高当然知道威名赫赫的狄青就在宾州,而他素来凶残狡诈,并不惧怕。狄青只征调了十天的军粮,还要庆贺节日。侬智高探知情报,放松了警惕。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侬智高叛乱相关剧照

正月十六日夜,冷雨纷纷。宾州元帅府的酒宴气氛热烈,准备再次通宵达旦。片刻,狄青借故离席。三更鼓响过,骑手飞报宾州,狄帅已带前锋夺下了昆仑关。

于是,不到两天,官军主力突然出现在邕州东北的归仁铺。除了大旗猎猎作响,战马长嘶,全军肃然无声。

侬智高接到急报很感惊奇,但他悍然领兵迎战。叛军的精锐手持长枪大盾,号称“标牌军”,骑兵数量占优。他们身着红衣,像一团巨大的火焰逼向官军。

官军严阵以待。狄青跨在马上神色冷峻。战鼓擂响。两股大军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呐喊,以雷霆万钧之势碰撞在一起。

阴沉的天幕下,刀枪舞动,血肉横飞。地上死尸枕藉,任凭人马践踏。叛军遇上了强悍的对手。狄青的西北军久经沙场,也对叛军的战力颇为惊异。

孙沔、余靖哪见过如此惨烈的战斗,吓得两腿发软。两军厮杀半晌,狄青才挥动旗帜,放出骑兵。西北军的精骑冲击力极强,虽然不多,几个来回便撕开了叛军的两翼。片刻间胜负已分,叛军溃败逃亡。官军追击数十里地。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狄青平叛之战示意图

侬智高仓皇逃入邕州城。官军追杀一股叛军直到邕州以西的望仙坡,后来当地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纪念狄青、孙沔、余靖等将领。

此战官军大获全胜,阵斩叛军五千余人,俘虏了“南天国”高官数十人,生擒五百蛮兵。侬智高怂了。他趁夜放火烧城,逃往西边的大理国。城中还有七八千胁从侬智高的“伪军”,狄青让他们散伙回家。

叛军残部三四千人逃入了山林,狄青分派将领留下来清剿。

两个骑手风驰电掣而去,驿站万里接力,为朝廷递送捷报。处置了善后事宜,狄青班师回朝。

侬智高尚未伏法,狄青此行稍显美中不足。直到几年后,侬智高被大理国砍了脑袋,交给大宋朝廷。

六、执掌枢密

狄青把首功让给了孙沔。孙沔为战事出谋划策,功劳不小,但他情知狄青在谦让。此前他只钦佩狄青用兵,如今对其人品也深为叹服。

捷报传至朝廷,仁宗欣喜万分,连声叫好。他的爱将没有让朝廷失望。

初夏,狄青带着凯旋之师回到汴京。仁宗亲自为狄青摆酒接风。是时候论功行赏了。

五月,枢密使高若讷遭弹劾罢官,这个惹人眼红的职务虚位以待。狄青原本是枢密副使,仁宗马上与宰相庞籍商量,让狄青接任正职。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影视剧中的庞籍(庞太师、庞吉)

枢密使不但相当于国防部长,还参与政务,与宰相并列。大宋立国以来,只有曹彬和王德用以武人的身份受任过此职。他们一个是开国功臣,一个是功臣之后,可谓特例。即便如此,也颇遭文臣非议。

庞籍反对狄青转正,与仁宗几番争辩。最后庞籍叹道:“臣反对此事,也是为了狄将军好。陛下应当记得,当初狄将军受任副使,朝廷内外是如何议论的。如今授其如此显要之位,恐怕众口嚣嚣,非狄将军之福。”

仁宗一时语塞,认可了庞籍的意见,事后还称赞他虑事周详。如果狄青的官位就此止步,便不会有日后的风波。

可是没几天,仁宗又强行通过决议,提拔狄青为枢密使,孙沔加封副使。随后余靖也升了官,出征将士获得的封赏水涨船高。

原来,参知政事梁适联合随军南征的宦官私下里活动,力劝仁宗改变了主意。而梁适支持狄青,不过是为了挤走庞籍,自己取而代之。

七、众口铄金,将星陨落

狄青成为大宋第三个执掌枢密院的军人。仁宗下令,在汴京最顶级的社区为狄青起了一座豪宅,又赏赐他大批财物。狄青像以往一样分文不取,把钱财全数分给了将士。

在朝堂上,狄青仍是谦恭忍让的狄青。他的功劳虽大,文臣们不以为然。但狄青在军人百姓的心中却是光环耀眼的大英雄。整个军界都以他为荣。

狄青出门,常常被成群的百姓们包围。他们说这就是平定南方的狄元帅,交口传颂狄青的神勇,争着一睹其风采,以至于道路拥塞。

处在人生巅峰,名利交至,狄青偶尔会流露出欣然自得之色。这实属正常。

而朝廷内外的文臣对此情景简直看不下去,厌恶和嫉妒统统释放出来,化作雪片一般的奏书,堆满皇帝的案头。奏书的内容雷同,请求罢免狄青。至于理由,却无甚新意。

当初狄青受任枢密副使的时候,朝廷谏官贾黯就已道出了文臣的心声:“未有起兵伍、登帷幄者”,“四夷闻之,有轻中国心,一也;小人无知,翕然向之,撼摇人心,二也;大臣将耻与为伍,三也……”

如今狄青跻身权力顶峰,文臣们的说辞还是这一套。说白了,文臣集团对军人执掌枢密院普遍担忧。他们也羞于和军人同列朝堂。

仁宗倒是对狄青毫无猜疑,并不理会文臣的喧闹。

1056年夏,狄青掌管枢密院转眼已三年。当时京师闹水灾,文臣们抓住机会,声称近来天象异常,各地灾情频现,都与狄青身居高位有关。

汴京的缙绅群体中,有关狄青的谣言早已传开。有人说,曾在夜里看到狄青的家中有红光冲天而起。其实是狄青家里在上香。京师水灾期间,狄青举家搬往相国寺避水。一天,狄青穿了便装在寺庙正殿走动,立刻有传言说他身披黄袍。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庞籍的预言早已成真,如今他选择了沉默。孙沔和余靖因因岭南的战功受益,也没有参与围攻狄青。我们不妨看看几位北宋名臣在这场风波中的表现。

时任知州的韩琦、翰林学士欧阳修对灾情及流言深表担忧,都要求狄青下台。韩琦当年对狄青的欣赏已变为敌意。

欧阳修先是写过一封《论狄青札子》,后来因水灾又写了《论水灾疏》上奏仁宗。其中都说到:狄青虽然从未有过失,但他作为武人担任枢密使,又在军中威望过高,对朝廷不利。

将星陨落,是谁击碎了狄青的光荣与梦想?

欧阳修画像

欧阳修代表着较为公正的温和派,他早年与范仲淹一起维护过狄青。但欧阳修在奏书中也说,狄青“本是小人,面有黥文”。时代造成的偏见,无人能够跳出。

如果范仲淹在世,很可能会劝狄青不要接受枢密使这个烫山芋。

文彦博时任宰相,起初维护着狄青。他对人说,狄青素来忠诚谨慎,大家不要轻信流言。但文彦博当场被人指责袒护同乡,他和狄青都是汾州人。文彦博大约不敢背这口锅,终于也向仁宗提出罢免狄青。

这一次,文臣集团发动的攻势着实凌厉。狄青听到“黄袍”的流言,惊惧和悲凉交织于心。

偏巧仁宗正在生病,加上近来的天象异常和灾情,仁宗已经准备向文臣们妥协。尽管他知道狄青忠诚无比。文彦博向仁宗提出调离狄青的时候,狄青也递上了辞呈。

狄青用尽一生,无法取得“士大夫”阶层的认可。他曾对亲信说过,自己最大的缺憾,就是少了个进士的身份。然而这对武人来说,是个不可企及的梦想。

秋风萧瑟,愁云惨淡。八月的一天,狄青带着家人黯然离开汴京,赴任陈州知州(今周口境内)。

1057年的烟花三月,狄青在陈州郁郁而终,时年五十岁。

一代将星落寞离去。但他昔日驰骋西北、跃马南疆的传奇永存于世。

(全文完)

参考文献:

《宋史》本纪第十二;列传第四十九、六十一、九十三、二百五十四;

《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相关章节;

《东都事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