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别人暴富的神话:某互联网企业在纽交所敲钟,超过500名员工实现财富自由;某网红自己当老板,靠直播带货年入千万,买下了几百平方米的豪宅;某宝妈在家创业,月入五万…… 作为一个渴望暴富的普通人,看到这些“夺人眼球”的文章后,你会不会觉得很心动?如果这时候你很仓促就做出了创业的决定,我会反手送你一首《凉凉》,大概听到这美妙动听的歌声会让你那颗火热的心冷静下来。 话说回来,创业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恰恰相反,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你能看到的只是少数创业成功的幸存者(幸存者偏差),而大部分失败的企业坟头草都三米高了,不仅赚不到钱,还耗费了大量资金和时间。 很多依然在做着生意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赚到了很多钱,而是因为他们的投入成本(沉没成本)太高了,所以他们不舍得离场,于是只能勉强在行业里继续挣扎,过个温饱也能凑合一下。但如果累死累活才过个温饱生活,你去打工它不香吗? 那么,创业的本质是什么呢?创业其实是拿自己的优势资源变现的过程。 什么资源才算得上是优质资源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1、顶级学历和优秀论文。 如果你是顶级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高科技专业),且发表过不少优质论文,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这时候,你想出来创业,投资人是很看好你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柔宇科技的创始人刘自鸿,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在29岁的时候就创立了柔宇科技。短短几年时间,柔宇科技的估值就已经超过了60亿美元。 2、丰富工作经验和成功的项目经验。 当你对一个行业不了解时,你很难去判断这个行业的前景怎么样、有哪些坑、有哪些潜规则等。而了解一个行业的高性价比方式就是先到这个行业打工,你可以先从基层做起,努力做到一个管理者或者一个专家,做出几个成功的项目。然后,你再去创业的话,就更容易成功。 比如技术大牛李开复,曾经在谷歌和微软做过副总裁,履历很辉煌,后来创立创新工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很好理解,就是你的家人在哪些行业混得比较好,你就可以优先考虑这些行业。因为你在这些行业的起点就比很多竞争对手高得多。至少,你有一个在这个行业中打滚了很多年的长辈(尤其是父母)愿意把他的成功经验和人脉资源无私地分享给你,而你一个人在外面创业是没有这种好待遇的。 4、家乡商会 有些地方出来的人做生意特别厉害,比如说潮汕地区、温州地区等。这些地方出来的商人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强大的商会,而如果你恰好是这些地方出来的,你也许就能利用到这些同乡企业家的资源。 5、掌握稀缺信息、知识或技能 有些人可能在某些方面比较天赋异禀,或者从小就投入了很多时间在这上面学习,所以拥有了很多别人难以模仿的信息、知识或技能。 比如说,你是一个出色的手工艺人,做出的手工艺术品非常好看,那你就可以通过自媒体把自己的影响力放大,然后在网上销售自己的作品,甚至还能开培训班招徒弟。 再比如,你是一个外语说得很好的中国人,然后常年在国外生活,对中国和这个居住的国家都很了解,那么你就可以在网上宣传这个国家和中国的文化共同点和差异点。互联网是一个长尾行业,无论多么小众的需求,在网上都能找到大批的观众读者,哪怕全国只有万分之一的人对这个感兴趣,那也是十几万人啊。 再比如,你养一个稀缺的宠物(比如美洲狮、猎豹、老虎、棕熊等),也很容易在网上走红。因为大部分的萌宠博主都在晒猫晒狗,你的稀缺宠物就很容易吸引大众的眼球。 这些优势资源的作用是能带给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因为任何一个有机会赚大钱的生意都有无数人在跟你竞争,如果你没有一项以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那么金主爸爸和客户上帝根本看都不看你。这种情况下,我是建议你不要创业的。人家钱包能长这么大也不容易是吧,请你好好对它。 而如果你具备上述优势(或其他类似优势)的一项或多项,且有创业的意愿,那么我就建议你用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方法去尝试一下(家里有矿的小少爷小公主可以忽略我这句话,毕竟你们能拿五个亿去体会一下做老板的感觉,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具体怎么操作呢? 比如说,你是历史学专业的,并且喜欢画漫画,那么你就可以以历史+漫画的形式去比较火的自媒体平台尝试一下创作。你可以先用个人账号做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顶住更新压力,是否能吸引粉丝等等。当你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可,那你可以考虑加入MCN机构(签约又是一大坑,最好请律师帮忙检查);如果你得到了市场的大力认可,你甚至可以考虑创立自己的新媒体企业。 总之,创业不是普通人就能轻易做好的事,我希望你的创业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贸然就采取行动,最终搞得钱没了,时间也没了,那可就亏大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以收藏+关注哦,夏夜老师以后会为大家推送更多的职场干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