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费曼妈妈 01 思维教育 ≠ 学科能力教育 中国大部分的家长,所谈的思维教育,根本不是思维教育。 中国大部分家长,做的所谓“思维教育”,都是「学科能力教育」。 学科能力教育≠ 思维教育 它们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这是一个有点复杂和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尽量通俗地解释下: 1 思维的培养,核心是「思维品质」 你看到的大部分培训机构,会偷换概念,把思维能力,拆解成各种学科能力。但真正的「思维能力」,要从「思维品质」的角度理解。 「思维品质」包含五大要素: 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2 思维的培养,是「人」的培养 你注意到,像「学科能力」培养中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等,这些能力是很单一的、固化的能力。 但「思维品质」不一样,它是高度「个人化」的,它是基于「人」的特质展开的教育。 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这5个特性,是不是都是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 3 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科能力」培养实现,但需要科学的引导 所以,思维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科能力」的培养实现,但单纯的「学科能力」的培养,就会把人培养成「考试机器」,没有兴趣、没有思想、对社会没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 这样的人,过去或许还有生存的空间,但未来,一定是越来越艰难的。 02 真正的「思维教育」 是「亲子谈话」中完成的 那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思维?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来看,单通过我们常规的「学科能力教育」,是不够的,我们要在「学科能力」引导中,加上最重要的那部分——引导。 在这个方面,我一直推崇的「教育家」,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费曼的爸爸。 费曼的爸爸,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 我们来看一段,发生在他们父子俩身上的一段日常对话: 有一天,费曼问爸爸: 爸爸,那只鸟叫什么? 费曼爸爸说: 看那只鸟!它的名字叫斯宾赛鸣鸟(我知道父亲其实并不知道这只鸟的正确名字)。 费曼爸爸又说: 在意大利它叫XXX;在中国它叫XXX;在日本它叫XXX; 你可以知道用世界上不同的语言如何称呼这种鸟, 但是,学完了这些,你实际上根本不了解这种鸟,你只知道世界上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对这种鸟的称呼。 所以,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只鸟,看看它在做什么?那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费曼爸爸说: 比如说,看吧,这只鸟不停地在啄它的羽毛,它是不是一边走;一边在啄它的羽毛? 费曼(儿子)说: 是! 费曼爸爸说: 鸟为什么要啄它们的羽毛? 费曼(儿子)说: 可能是它们飞行时把羽毛弄乱了,它们啄羽毛,以便把它们的羽毛理顺。 费曼爸爸又说: 好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只需要在飞过以后啄一会儿,当它们落地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应该再啄它们的羽毛了。你知道我问你这个问题的目的吗? 费曼爸爸又说: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是在刚刚落下时啄得最多吗?实际上要看清楚这一点,并不困难,比较一下那些刚刚落下的鸟和已经在地上走来走去的鸟,它们在啄羽毛上看不出差别。 费曼说: 我放弃我的想法,那些鸟啄它们的羽毛,并不是为了整理羽毛。 费曼爸爸说: 它在清理虱子,因为有虱子在吃羽毛上沾着的蛋白的屑屑。 虱子的腿上,也有更小的生物,在吃虱子腿上的一些柔软的物质,但这些小生物不能完全消化这些物质,就会排泄一些和糖类似的物质,细菌会在其中生长。 费曼爸爸说: 你要知道,哪里有食物存在,就一定会存在以它作食物而生存的,有生命的生物。 费曼后来回忆道,我现在知道,在那些鸟的脚上,可能存在的并不一定是虱子,在虱子的腿上也不一定有更小的生物,父亲告诉我的,也许在细节上并不准确,但是他却教给我根本上正确的东西。 ———————————— 你可以看看上面这段对话。 费曼的爸爸,有没有执着于,教孩子很小就要认识多少种鸟的名字,记多少单词,背多少古诗? 没有,他关注的是,孩子对万物的背后,有没有质朴的观察,对事物,有没有本质的思考? 他关注那个孩子是否找到了最终的正确答案吗? 鸟啄羽毛,到底是为了整理羽毛,还是为了清理虱子吗? 没有,他关注的是,孩子会不会无穷尽地探究,并不断地假设、验证、推翻、再假设,一步步地接近真理。 教会他,不要坦然地接受任何既成的现象,要在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中,发现真理的缝隙。 费曼在之后的整个人生中,曾多次在演讲和写作中,提到他父亲对他的引导。 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故事,可以去多读读他的书,《费曼的物理学讲义》等等,我觉得对于中国的父母,应该会很有启发。 因为,我想说的是,中国的家长,真的没有在真的给孩子做思维教育。 03 拆解:「费曼爸爸」提问法 如果你不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高知爸妈,你也可以像费曼的爸爸,那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吗? 可以的。 但你的确要花一点时间,训练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素养。 一定要注意,这个过程,你不要想通过,报一个兴趣班,或者线上报个课程去实现,商业化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规模化,要有「结果」的交付,最后的结果,就是告诉你,那个棕色羽毛的鸟,叫画眉还是叫百灵鸟。 但他们,实现不了对你孩子,一对一地关注和启发,无法带着你的孩子,一步一步地,走进探究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在未来,能够适应未来世界的人。 好,言归正传,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两个字:谈话 谈话的核心是什么? 两个字:提问 你注意到,费曼的爸爸和孩子交谈的时候,有用什么高科技的益智玩具,有用什么AI黑科技吗?(那个时代当然也不会有) 没有,他用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谈话,并在谈话中不断地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思考。 你仔细读费曼爸爸的谈话,其实,你会发现,他用的方法,非常的质朴和简单,但因为他接近了教育的本质,所以,效果是极好的。 而且,只要你花一点时间,去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养,你会发现,你也可以慢慢去做到费曼爸爸那样引导自己的孩子。同时,方法是可以复用的,在任何场景。 我来拆解一下,费曼爸爸的提问方法: 1)让孩子观察和描述(事物和现象) 2)不断追问孩子背后的原因 3)给孩子做示范 你看,是不是特别简单和质朴。 我们来拆解细致一点,看看费曼爸爸是怎么展开的这个对话。 1 让孩子观察和描述(事物和现象) 费曼爸爸: 所以,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只鸟,看看它在做什么?那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2 追问孩子背后的原因 费曼爸爸: 鸟为什么要啄它们的羽毛? 费曼爸爸: 好吧,如果是这样,那么它们只需要在飞过以后啄一会儿,当它们落地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应该再啄它们的羽毛了。你知道我问你这个问题的目的吗? 费曼爸爸: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是在刚刚落下时啄得最多吗? 3 给孩子做示范 费曼爸爸: 比如说,看吧,这只鸟不停地在啄它的羽毛,它是不是一边走;一边在啄它的羽毛? 费曼爸爸: 实际上要看清楚这一点,并不困难,比较一下那些刚刚落下的鸟和已经在地上走来走去的鸟,它们在啄羽毛上看不出差别。 你可以想一想,在这样的引导下,一个孩子的能力,绝不只是那点「学科知识」。 这样的孩子,他的思维,一定具备我们刚才所说的,思维的五大品质: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 我们不求,每个孩子未来都成为科学家,都成为诺贝尔获得者,但这种思维的品质,会是这个孩子,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和特质,让他受益一生。 最后做个总结: 我见过很多,学历和经济条件很普通的家庭,父母为孩子营造出了非常高质量的精神引导。 真正伟大的教育,都是两个高质量的灵魂,之间的对话。 这种高质量,并不一定要求父母的学历,一定有多高,但高质量的父母,一定是智慧的父母。 很多人希望,中国的未来,出越来越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我们也知道,那些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今天还在成长中的那些孩子,有多么需要,像费曼那样的爸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