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政府为何会在清末时期主动下放权力,并推行地方自治?

 瓜子心 2020-08-15

公元1636年,明帝国在清军的攻势下轰然倒塌,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和明帝国一样,清帝国同样也是一个封建王朝,并以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政治体制。在康熙朝时,对帝国实行有效统治的康熙帝进行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而牢牢掌握了皇权。

明朝前期疆域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帝国还是像其他封建王朝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弱。到了清末时期,腐朽不堪的清帝国已经衰弱至极点。不仅经济远远不及盛世时期那般,就连曾经让封建统治者引以为傲的八旗铁骑也早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并在近代战争中一败再败。公元20世纪初,清廷正式决定给予地方自治的权力,即地方自治运动,这也意味着清廷终于放弃了君主专制制度。

究竟是什么原因,会使封建统治者放弃持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主动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呢?封建统治者又是否已经预料到,此举会给帝国带来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呢?

公元1820年时的清帝国疆域图


清廷威望不及当年,不再具备维持中央集权的条件

自从康雍乾盛世结束之后,清帝国就开始渐渐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节奏,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到了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更是进一步加速了清帝国的衰落进程。直到此时,清廷才意识到曾经引以为傲、并帮助封建统治阶级打下万里江山的八旗铁骑和绿营勇士已经不堪重用,但是却又无可奈何,毕竟这是清帝国的主要武装力量。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外国势力就已经逐步向清帝国边境地区渗透

在随后的漫长年月里,清帝国还陷入了许多战争之中,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事件等等。无一例外,这些战争都以清帝国的战败而告终。虽然中法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例外,但其实也算不上是清帝国的胜绩。

每一次大型战争的结束,都是对清廷威望的一次严重打击。而清帝国在这些战争中不仅丢失了大片土地和利益,国力也受到了进一步打击。同时,国民对清廷的信赖也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战败而被消磨殆尽。

《马关条约》的签订,再一次让帝国国民对清廷失去了信心

其实在公元1861年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就出现了变法图强的声音,呼吁封建统治者尽快对帝国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否则再继续按照旧制度发展下去,迎接帝国的还有无数次失败,洋务运动因此随之展开。

洋务运动的开展,无疑提升了帝国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在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后,清帝国已经出现了中兴的征兆。然而封建统治者在取得一定成就之后就又一次陷入了自大的陷阱之中,导致帝国又一次落后于时代。

当洋务运动所取得的成就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化为乌有后,国民对于帝国中兴的希望也随之灰飞烟灭了。对此,安徽省萧县第一职业高中的马立志讲师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一文中曾经提到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如何深入呢?清朝统治阶层也有把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但是洋务派开始分裂、对立,难以形成一独立的力量。其次洋务运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因此,甲午战争后,除了练兵之外,其它洋务运动的步伐骤然放慢。

中日甲午战争示意图

其实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时,清廷的威望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依旧如初。虽然当时已经有许多思想进步人士对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表现,而对朝廷失去了希望。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清廷的失败只是偶然的、只是问题而已,这也是传统的忠君思想教育的结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于清代封建统治者和帝国国民来说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打击。

所谓事不过三,当清廷屡次败于对外战争时,越来越多的百姓终于意识到了是清廷的无能,也不再认为清廷能够领导整个帝国重新恢复当年盛世的荣光,才会对封建统治阶级渐渐失去了信心,进而对整个国家也失去了信心。

因此,朝廷的威望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而且这种衰落是不可逆的。在这种大背景下,纵使清廷想要坚持维护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已经不再可能,唯一的办法只能是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权力下放给地方并推行地方自治运动。

主导洋务运动的晚清大臣李鸿章

将权力下放地方,有利于地方全面发展

自从始皇帝嬴政建立起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代皇帝都以强化中央集权为最高目标和施政核心,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等。虽然其中有许多皇帝受时势限制而无法完成中央集权的强化工作,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要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第一个建立起中央集权国家的秦始皇嬴政

虽然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着许多优点,比如可以集中全国力量投入至一点,从而获得较大的优势,例如战争等等。但是该制度也存在着许多较为致命的缺点,比如说地方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或一些偏远地区(在当时看来没有战略价值的地区)常常会被帝国皇帝所忽略等等,比如清廷就曾经在《尼布楚条约》中放弃了大片的土地。对此,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李海鹏硕士在《〈尼布楚条约〉的再认识》一文中曾经提到:

···中国通过《尼布楚条约》损失了太多的利益:现实利益,中国损失了一部分领土,划定待议地区,这是对领土主权原则的倒退否定;潜在利益,黑龙江流域边界的划分,把黑龙江流域以北的广大的地区纳入俄国版图,造成了中国复杂的地缘环境。总之,这是一个弊大于利的条约,中国方面损失巨大···

尼布楚地区示意图

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帝国全部事务皆由中央朝廷负责处理,皇帝则为中央朝廷的最高决策者。为了帮助皇帝分担政务的压力,历代封建王朝都会设置专门辅佐皇帝理政的行政机构,如明代的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等。但是这些机构仅仅只有整理地方上报的政务和向皇帝提出处理意见的权力和职能而已,而真正的决策者必须且只能是皇帝一人。

但问题在于,皇帝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本无法顾及帝国内部的各个角落。有些地区因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并没有突出的战略价值,因此常常会被帝国皇帝所忽略,甚至不予开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的情况。

与此同时,皇帝在处理政务时常常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期间,就曾经因个人恩怨对江浙地区施以重税,导致江浙地区的经济出现了几近崩溃的现象。

虽然清廷下放权力给地方自治权是不情愿的,但是这一举措确实有利于推动地方的发展。当地方行政长官拥有大权后,就可以制定贴合地方情况的政令来进行相对应的改革,取得的效果自然要好过于普遍在全国实行的改革模板。

由于清帝国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庞大国家,因此合理处理民族关系也是一项重要的政务。中央朝廷常常为了考虑大局,而牺牲掉了一些民族的利益;有时还会因为对地方各民族事务的认知不同,而推行一些错误的民族政策。而地方长官因对地方民族情况颇为熟知,所以常常能够避免错误施政的情况出现,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民族关系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不仅如此,地方在获得自治权后,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获得更多的利益。比如沿海省份可以借助地理优势充分发挥自己在海上贸易上的优势,以此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但是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各地的贫富差距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拉大,帝国分裂的风险也会随之不断增加。

描绘苏州贸易繁荣景象的《盛世滋生图》

地方的权力已经较先前有了极大提升,清廷对地方的控制已经几近失控

其实从乾隆朝末期开始,清帝国的权力结构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皇权开始逐渐旁落,与康熙朝的皇权高度集中形成了鲜明对比。

康熙一朝,康熙帝一直致力于强化中央集权

随着帝国内部各阶级之间矛盾的加剧,和外国势力入侵帝国内部并对老旧制度造成的冲击,导致帝国各地不断发生规模较大的起义运动。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封建统治者不得不将权力下放给敌方的督抚。久而久之,掌控了敌方军政大权的督抚的势力便开始膨胀,反而成为了威胁封建统治的一股重要势力。

虽然督抚掌控地方大权是受突发事件所引导出来的结果,然而在起义运动被中央政府平定下去之后,中央政府依旧没有任何能力能够将督抚的权力收回至中央,重新建立起持续了长时间的君主专制制度。当然了,这也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内斗有着密切的关系。

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帝国的权力结构变化

如此,清帝国内部的权力结构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中央政府为了稳定地方督抚,不得不进一步下放权力,中央的权力随之进一步减弱了。对此,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杜贤赞硕士在《晚清地方自治推行之原因》一文中曾经详细提到:

伴随着土地的高度集中、政治腐败、军备废弛,清王朝从一度盛世的封建帝国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中央集权体制也开始瓦解···形成了地方督抚掌权的格局。随着地方势力的上升,中央政权的权威性开始减弱,以至于中央的重大决策不得不议于地方,特别是庚子事变后,地方督抚的势力进一步膨胀,出现了"东南互保"这一置中央政府安危不顾的危险局面。

参与东南互保的几个地方督抚画像

当土地兼并现象常年持续而得不到有效解决时,地主阶级的势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转化成帝国内部的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阶级。与此同时,帝国皇帝在主动和被动中不断下放兵权和财政权,也使得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控制日益减弱,这些因素也都成为了导致清代中后期权力重心下移的原因。

由此可见,当时清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已经出现了大幅度减弱的情况。在地方敢于违背中央朝廷的诏令,并按照自己意愿主导某些事务的发展时,中央朝廷竟然没有任何反制手段或措施,而且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之中。

纵使地方权力过大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清朝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和权力的行使,但是封建统治者却毫无办法。这也证明,自清中期开始,皇权就已经出现了旁落的现象,地方也已经在清末具备了获得自治条件的基础。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清廷所推行的地方自治运动,也仅仅是以官方的口吻承认了地方权力大于中央的客观现实而已,并不具备历史性转折的意义。

至光绪一朝,清廷已经很难控制地方


结语

总的来说,清廷将权力下放给地方,是出于对时势的妥协而不得已为之的结果,这也是中国古代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封建统治者都不愿意做的事。但是当清廷身陷内忧外患的境地之中时,封建统治者已经没有其他路可以走。要么清廷选择自愿放弃全部权力,任凭时代和外国势力的冲击走向毁灭;要么就只能选择下放一定的权力来换取政权的稳定,从而尽可能的延长封建政权的生命力,在争取而来的时间里再寻找新的生存之道。

当然,即便清廷死守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无济于事,毕竟当时各地的督抚已经掌控了地方大权,中央的号令早已经不被地方所重视,甚至还发生过严重的抗旨事件。虽然名义上还是大清之臣、清帝之臣,但实际上皇帝和督抚、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早已经不如清初期至清中期那般紧密,所谓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已经濒临名存实亡的结果了。这一点,从东南互保事件发生后,清廷并未按照传统的惩罚机制追责参与此事的地方官员就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当清廷将权力下放给地方之后,所引发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最为突出的就是,地方的向心力正随着自治权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政治、军事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独立性也会逐步加强。也就是说,地方的独立意识正在不断加强,清帝国即将从一个整体逐渐分裂成多个个体,这也是造成后来军阀割据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晚清地方自治推行之原因》,杜贤赞著

【2】《晚清立宪新政之历史反思——以地方自治为主要视角的省察》,陈炜强著

【3】《〈尼布楚条约〉的再认识》,李海鹏著

【4】《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马立志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