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富水航路史话

 鄂中京山 2020-08-15

大富水是京山的四大水系之一,自古航运繁忙。其水路从高关村的马家岭入境,到秦关村的公安寨出境,在宋河境内长度25.3公里。富水河航路从双河口和杨家台之间的“船坡”起,经宋河镇,过应城、汉川,到汉口,航路里程绵延205公里,且四季通航。大富水宋河段自上而下河床逐渐增宽,一般宽度为120米,最大宽度达到350多米。从杨家台的“船坡”到秦关的“公安寨”,落差为25米左右。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山洪冲刷,河岸崩坍,导致河水改道,造成大片沙地和小片沙洲。故富水航道有“一百八十个湾,三百六十个滩”之说。

据有关资料记载,宋代,富水河流经杜城(今秦关)时,绕富水县城南流过,距离古富水寺约300米左右。一千多年时间里,经多次改道后,2016年,富水河河岸位于公安寨附近,河道向南漂移约1.5公里。同升二组黄家畈段河道,1960年代初与2016年相比,五十多年时间,河道向西漂移约150余米。

由于航道浅滩多,如遇枯水季节,行船尤为困难,为保证船只通过,常采用打坝蓄水、开坝行船的办法。即在上段航道分段筑坝提高水位,一坝水接一坝水,分批逐段顺水流舟。开坝时,河水奔流,船只顺水而下,撑杆把舵,珠飞玉溅,一泻数里。即使这样,船底也时常被沙子磨破。船行上水时,则采取拉纤的办法,拉船过滩,击泓划桨,这样,船底更容易被磨破,故船民有“要得船底穿,除非上京山”、“要得船底硪(读wó,意为旧了,坏了,受伤了),除非上宋河”之说。因为京山航道河水浅,石头多,所以行船常被石头铤穿;而宋河航道河水较浅,多沙,船底常被沙子磨破。

1961年4月,为了疏浚大富水航道,区政府采取爆破的方式,炸毁薛家河、樊家堰、利古滩、长山头等险滩,以保障航道畅通。其中,薛家河、樊家堰、利古滩险滩位于大富水罗店航道段,长山头险滩位于大富水宋河董家城航道段。

富水航路示意图

富水航道从宋河到应城的航程约为95公里。春夏季节一般水深1米,正常航道宽约10米,山洪暴发时水深可达8米以上;秋冬季节一般水深0.6米左右,航道宽度不足3米。

宋河镇距离汉口陆路里程约为140公里,由于富水河河道弯曲,大富水航路里程远远超过陆路里程。自宋河镇起,至汉口硚口或者罗家集、王家巷,全程约205公里。从宋河港起航,行15公里到贾店,再走15公里到罗店,然后行15公里到徐店。其中京山境内,航路里程约为45公里。然后行8公里到田店进入应城县境,经巡检司、盛滩、石膏二矿、应城、黄滩、年江、天鹅后离开应城进入汉川县境。其中应城航道长约90公里。在汉川县经麻河、刘家塥离开汉川,进入汉口地界。其中,汉川航道长约18公里。尔后过辛安渡、新沟、蔡甸到达汉口罗家墩或者王家巷、硚口。其中汉口航段长约52公里。

1967年,由于长期干旱,下游应城在田店团神庙修筑拦水坝,上游随州白龙池分流和刘畈、高关水库筑坝蓄水,富水河来水量减少,导致航路水运中断。

京山县档案局

欢迎提供京山记忆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