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市年俗

 鄂中京山 2020-08-15

杀年猪

杀年猪俗称“汪猪”。是新市民间一家一户置办年货的一种特殊方式。

杀年猪从入冬至腊月底。按习俗,杀年猪得请屠户师傅。到了杀猪这天,远亲近邻都来帮忙,叫“扯脚护子”、喝“猪尾巴汤”、喝“寻毛汤”,陪屠户。

杀年猪在过去有两个作用:一是年关春节时,亲友团聚拜访好应酬;二是十冬腊月肉食腌制后好存放备用,尤其是插秧割禾的农忙季节,不需上场赶集。

解放后,杀年猪有些特殊规定,以“定购”的计划经济模式,要求农村杀年猪必须执行“购五留五”政策,即卖一头国家,方许自家杀一头,“五”为一半之意。在计划经济年代,人们有“养鸡攒油盐、养猪好过年”之说。有了年猪,全年待客,生活改善,才有了指望。小孩尤喜杀年猪,每至十冬腊月,不管谁家杀年猪,小孩们都不自觉地去凑热闹,唯有东家小孩,这天最有指望,待猪劈边后取出内脏,屠户师傅便将猪小肚递与东家小孩,小孩将猪小肚放在地上踩搓后,将其吹鼓如气球,用作灯笼罩。

改革开放后,农户杀年猪取消了“购五留五”,开始执行“屠宰税”、“屠工费”规定。从一头五元、十元、十三元涨至五十余元。

2003年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屠宰税也随之取消,只收取屠工费。

腊货

“腊货”亦称“年货”。常在冬腊月份腌制。在民间,新市农村腌制腊货主要以猪、鸡、鱼等家畜家禽及其附属品之类为主。

每到十冬腊月,人们都要忙着杀猪、杀鸡、干塘、腌制一些腊货,以备过年。腌制猪、鸡、鱼比较简便,只需将洗净的猪肉分小,鸡、鱼分成两半,放入盆中,把上食盐(多放盐),鱼还可放入适量辣椒粉,在盆中腌制5-6天后,捞起,再穿上线索之类,挂在通风向阳处吹晒,使其腌干,直至表面泛白盐或走油。上好的腊货易于存放,经炎热而不变味,亦可接到第二年再备腊货(称其为“接韵”),腊货是春节装盘待客的主菜。

腊货中只有“香肠”的腌制要讲究些,既要香,又要色味俱全。腌香肠俗称“灌香肠”。灌香肠可用猪大肠灌,也可用猪小肠灌。多数人们习惯用小肠灌。肠选好后要用筷子剔除油腻和脏物,剩下肠衣亦可,然后放入清水中浸泡。香肠内的猪肉以瘦肉为主,切成小块,根据瘦肉的多少佐以一定比例的生姜、桔皮、五香粉、味精、料酒、胡椒、麻油、食盐等调料,拌匀。古老的灌肠方法是用汤匙将肠衣一端膨胀,再将拌好的瘦肉一块一块地挤进去,边灌边用针扎通气,然后催紧,形成20公分长短,再用索线系牢,很费时费劲。尤其天冷,灌肠人指头冻麻,很难受。如今,灌香肠均用机灌,简便又省时。香肠灌好后,同样要在盆中腌制2天左右,再风吹日晒。

腌制腊货虽是民间农村人们的传统作法,如今,城里人也效仿腌制,腊货,特别是香肠,已成为新市人待客馈赠的上好礼品。

切麻糖

切麻糖属“备年货”之列,主要是春节用来喝干茶和打发小孩的年关必备之物。

在物质不丰富的过去,副食糕点、糖果之类稀缺,农村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熬糖、炒炒米、切麻糖、麻叶之类。

切麻糖,看似简单,但工艺性很强,不少人难以掌握“火候”切不好,只得请手艺好的人(俗称“糖匠”)帮其切麻糖。

麻糖可分白麻糖(糯谷蒸的白炒米)、黑麻糖(粘谷蒸的黑炒米,实为黄色)、芝麻切的麻叶子等。如承办喜事(婚嫁)切麻糖,还须特地将糯米(阴米)染上一部分红、绿颜色,切出来的麻糖白里有红、又有绿,煞是好看。

切麻糖一般在晚上,白天将阴米炒好,糖稀熬好(把糖“欢”好),搁好案板,磨快糖刀,乘炒米未冷时,吃晚饭后进行。

切麻糖时,要根据锅的大小,将炒米和糖按比例放入锅中(一般八升炒米加3勺半糖稀),反复操柔拌匀,能成堆打成坨(不散),掺入少许麻油(一是不粘手,二是切出来的麻糖香而可口),再将其端到事先准备好的桌案上,用夹板(专用工具)将炒米糖顺桌案扒成一条,再将其左右压打,催紧,翻身再反复压打,使其牢固不散。冷下来后能凭刀任意切。火候拿得准,刀工好的切得薄而匀,且无散落现象。麻糖切好后入坛要放一些炒米,以防受潮变质。一锅麻糖也叫“一手麻糖”。因其情况,一家有时可切上“10手”。时常切到转钟或鸡叫。小孩们喜欢切麻糖,凡到切麻糖时,总是围绕着案桌转,帮助端灯盏,亦无瞌睡熬到底。

市场繁荣,物质丰富后,手艺活已走入市场,一入冬季,市场上麻糖、麻叶随处可买。农村人再也不家家户户熬夜切麻糖了。

上红

上红(即贴红纸),与贴春联一样,是传统节日——春节闹春的一种常见习俗。因为“红”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驱邪纳财求福的象征。

春节“上红”则是新市民间闹春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为了让“春”红透屋里屋外,前庭后院,除了在门上贴春联,门前高挂大红灯笼外,还在堂屋神前晓香点灯,在畜禽猪舍贴红纸,在自家果木树上贴红纸,甚至在耕牛的角上、机车的拖箱上也贴红纸,统称为“上红”。乞求来年有个好财好运好福,图个吉利。

“上红”一般在吃团圆年饭之前,将所有的“红”上好,禽舍和果木“上红”由孩儿辈贴。

京山县档案局

欢迎提供京山记忆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