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怎么一回事?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又是一年一度地刷屏告别过去。你也玩吗?

国历2017即将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无论好坏(当然作为普通人,很大概率还是平庸和迷茫),都将成为或许大部分永远没有印象的短暂记忆。这的确很令人感慨,但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总会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事实上,也真的没有必要。岁月在流逝,年龄自动累积,仅此而已,每年都会重复同样的过程,大脑早已适应千篇一律的生存规则。

过年可以借时间说明。所以,时间是什么?

时间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这好像是个哲学命题。不过基于其中有许多体验是可以结合个体日常经验理解,我们倒也能够感知一二。时间属于维度本身,根本无法按照常用模式去代入,于是赋予个体的联系极度抽象,即便概念被摆出来,照样呈现出无法描述的状态。由此可见,时间单论本质在普通人的日常运用中几乎等于零,也就是说人类定义的时间并非真正的时间,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能并不存在。

我认为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流程或许非常简单,就是发明了计时工具,开始按照生活行为需求去定义时间。原始社会,常识未知,表达得不到承载,因此需要一次大型族群启蒙,这就好比开天地。文明的发展和人性紧密联系,正是欲望促使社会进步,也是在完善整个世界。定义时间就是人性基本需求,试图将不可控因素最大程度地转化成为常识,从而进行操作。

这个过程,属于仪式感。

经过数千年的完善,被定义的非本质“时间”已经完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新世纪特色下,娱乐至死,社会还经常制造出诸多民间节日,以适应变化速度极快的信息爆炸时代。也有不少相关世界问题的节日出现,睡眠日、全民健身、读书周,数不胜数。其实你看,这些节日所强调的内容即便少数被文化绑定基本上都能够推广到每一天来执行。过节,并和节日无关。

当然不是要说节日无用,而是在表明仪式感非常神奇,可以让毫无意义的事件突然值得纪念。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新年”,当历法被确认以后(或者说基督降世),这一天,流逝中的某段时间,也就成为轮回的开始。新年本来很普通,哪天在绝对意义上都可以说成是新年,除了有些颠覆常识和不被大众承认外,没有太多逻辑上的问题。

仪式感把时间丰富,并能够活跃于具体思维中,那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不可思议。同样,生活也需要仪式感。由此输出的稳定状态,将推动个体意识升华,对寻常却有针对性的事件形成信仰模式。仪式感造成的结果没有趋势,或许有成功属性,或许对于现实没有价值,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有意义。我实在无法解释,仪式感带来的那种刺激,刻骨铭心,哪怕流程简单,影响却相当轰动。

相比于被形式化的无力地过年,我更热衷于仪式感本身,可能也包括有时候的过年。2018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新的一年,而是没有意外地经历时间继续普通地流逝。不过日历化抽象为具体的做法,成功激活仪式感,这才算真正的“过年”。或者,我还会这样理解,没有公元历法,每一年天数不尽相同,关键取决于自身有着怎样的体验。

有“过年”这些仪式感,人生才不至于显得太多无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