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番外】关于他乡遇故知的戏曲知识科普(十二)

 菊部文存 2020-08-15

我有一种在写市场研究报告的既视感

科普贴已经进入了不定期更新阶段,毕竟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大家多提问吧,我知道的,或者查资料能弄明白的,就不定期科普一下。

——————

番外十二

关于戏曲班社

戏曲班社其实主要指演出团体,同时与演出团体密切相关的是培训机构——科班和演出场馆——戏园。

戏曲班社的形成历来就有官方团体和民间团体两种,官方团体就是文中郭老先生所管辖的“升平署”但是民间团体中又分艺人组织的班社和所谓“家班”。家班的组织形式可以参考《红楼梦》中的描写,梨香院中诸位如芳官他们即是家班成员。但是在曹雪芹的时代,伶人尚属贱籍,不是自由身份的平民,所以可以看到家班解散后,芳官他们是留在府中做丫鬟的,当然也有离开家班回家的,这算是额外的“恩典”。到了清末民初时期,这类家班通常为成为“财东班”就是有财主负责出钱,艺人只管领钱唱戏。这类班社往往艺术水平比较高,毕竟艺人不用为生计发愁,心思都放在提高艺术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争名夺利,希望能拿高工资。其实《他乡》里面郭家戏班是财东班,财东就是于大人。因为戏班是给老郭开份儿的,也就是说老郭在这里是领工资的,而不是戏班挣钱他挣钱,戏班赔钱他赔钱。

与这类财东班相对应的是共和班,嗯,你没看错,就是个特别时尚的名字。这种戏班往往来源于民间业余团体,演员们忙时务农务工,闲时唱戏。表演收入扣去所有人饭费以后,根据戏份大小分红。随着经济发展,这两类戏班相互融合,形成了“股份班”,哎哟哟,这个名字更时尚了。就是主角扣除吃饭配角工资等演出成本以后按照戏份多少分红,配角演员是拿死工资。小岳搭班就是股份班,他作为主角是拿“包银”的,配角的份儿钱是他负责开,剩余的钱是他的。所以小辫儿受伤恢复期,小岳提出让小辫儿去他那儿,他养活。彼时小辫儿其实不能上台,是个纯成本。老郭让陶阳跟着小岳,其实也是为了陶阳能一起学习如何挑班唱戏,他希望将来陶阳是能成为可以挑班的大角儿的。

然后说演出场地——戏园。京剧之所以成为国剧,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观众。京剧诞生之前戏曲表演一个是为贵族娱乐服务,一个是为老百姓农忙之余服务,所以他们的表演场所一个是宫廷和贵族的戏台另一个是农村场院。而京剧几乎从诞生之初就是为市民阶层服务的,他们在一个新的场地演出——茶馆。从前的茶馆是现在剧院演出的雏形,直到今天,长安大戏院的前排位置仍然是八仙桌配茶点,德云社的所有相声园子都卖茶水果盘。最初茶馆中的演出,是不卖票的,只收茶钱,从茶钱中分出一部分来给演员。也就是说茶馆里的戏曲和曲艺表演只是喝茶的增值服务。随着戏曲曲艺表演越来越受观众欢迎,茶资逐步转换为票价,茶园开始售票,逐渐的喝茶成了看戏的增值服务,从此茶馆开始分化为戏楼。文中华馨之前也是个茶馆,有了老郭这样叫得响的角儿,于是变成了戏园。

戏园和班社之间和合作比较类似现在剧场和院团的服务,有比较松散的也有相对紧密的。比如现在国家大剧院和各大院团的合作就比较松散,属于购买关系。院团希望来剧院演出,剧院会考察演出的质量,双方谈清楚长租和门票收入分成,就可以开始表演了。剧院提供场地和观众服务,院团提供演出。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德云社各个相声园子和演出队这种。各个演出队是固定在园子演出的,但说实话其中的分成机制我其实不太了解。理论上应该是演出公司付场租(估计应该是年租金制)各队演出票房收入应该还有分成,茶水干果收入肯定是归场地的。不知道南京、长春这些演员宿舍归场地管还是归演出队管,如果归场地管,演员住宿应该也要内部核算成本的。话说,栾队这么不识数的人,算的清楚么。除了出租场地,演出地还提供其他服务,比如道具(虽然手绢千年不洗)但是明显不是演员自带的,还有辅助演出服务,比如主持人(琪琪应该是固定在某个场地主持的,而不是跟着七队跑的,这个我不太确定哈)主要,相声演出比较简单,需要的服务比较有限,还是说回戏曲。

民国时期戏曲演出市场非常繁荣,为了提高效率,功能就越来越细分,整体演出组织也越来越产品化。通常一个戏园除了提供场地和提供收费渠道(票房)之外,还提供观众服务(比如茶水瓜子手巾把)这些服务可以外包。于此同时,戏园子会提供衣箱、盔箱这些演出必备服装道具和底包演员。也就是说,戏园作为固定演出场所把所有演出需要的不便于流动的东西和人都配套好了,只需要主要演员来流动演出,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演员流动演出的成本,保证了市场供应的多样性。

说到了戏园子提供底包演员,最初只是负责安排龙套(注意,龙套演员跟配角演员是有差异的,我总结了一下,就是配角演员会拥有名字,而龙套叫宫女一二三四……),后来有些戏园子可以安排出比较像样的配角演员,再后来特别是上海的戏园子,会有自己的主角,能邀请名角演就邀请,最近没有名角,自己的主要演员也能演。这样以来,就需要戏园子有比较充足的人力资源供应了,就开始跟科班这个教育机构产生关系。

清代以前,由于是特定户籍,伶人几乎都是子承父业,这也是文中为什么老郭大人极爱唱戏却坚决不允许自己儿子当演员。他家原来是官身,一旦当了演员,就是象牙塔尖跌进泥土里,以后儿子孙子连参加科举的机会都没有,这是祸及子孙的自杀行为。当然,其实老郭下海的时候,皇上已经倒台了,贱籍制度马上要取消,但是老人家思路转换没那么快,毕竟又过了很多年,还有人出牌票叫惠姐儿去唱大鼓,老郭先生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照这个逻辑,整个郭家班,只有大林、小辫儿是有资格唱戏的,栾师哥我不太确定,不知道说书先生算在这其中否。

扯远了,总之就是演员的来源最初靠遗传,后来由于市场需求大,光自己生肯定不行了,于是出现了师徒制,也可以叫私徒制,就是演员自己在家里收几个徒弟来教。很显然,文中开科班之前的徒弟们都是这一类。最后出现了专门培养演员的职业教育机构,科班。在私徒和科班之间有个过渡的形态,就是徒弟原本是磕头拜师,师父又去了科班教学,带着自己的徒弟和科班的其他学员一起学习,这是所谓的“带艺入科”。文中筱楼、筱贝就是这类,他们俩进入科班之前已经拜师了,后来在科班里跟着大家一起练基本功的同时也跟自己师父学艺。四大名旦当中,梅兰芳先生是家学渊源,祖父是同光十三绝中的梅巧玲,父亲和伯父也都是演员,程砚秋先生是私徒,即荣碟仙的“手把徒弟”,荀慧生先生原是随庞启发学习梆子,后来庞进入正乐戏班教戏,他随同,属于“带艺入科”,而尚小云先生则是正乐戏班的学徒,正经的“科班出身”

由于科班既能向戏班提供主要演员,又能向戏园提供配角演员,所以科班往往由戏班、戏园、财东等各界联合办学。这样既保证经济来源又保证实践场地和实践机会。科班这种职业教育的出现,也使得京剧表演水平和演员素质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从前很多龙套都是临时工,可能白天拉洋车,晚上来串戏,所以职业程度很低,自从有了科班,龙套演员也逐步由科班学员担任,越来越职业化。富连成这种大科班也逐步的开始演员价值观教育,有了规章制度,甚至开始进行文化课教学,演员不再是不识字的睁眼瞎,文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戏班、科班、戏园的联合体也逐步出现,成为比较大型的演艺集团公司,文中庆春即如是,既有戏园、戏班又有科班,郭家班也在逐步向这个方向发展。如果目光转到现在,同时拥有演出团体、演出场地和培训机构的我只想出两个,一个是北京人艺(培训机构还是跟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办学)另一个就是德云社。德云社云字科还是手把徒弟的阶段,鹤字科是个过渡期,从九字科开始显然就是科班教学了,不但拥有了总教习、杨主任等称谓,也出现了“同学”的概念。这其中筱贝、筱亭其实辈分已定,注定不是九字科了,但仍然跟有可能称谓九字科的学员们一起学习。也就是说,科班学戏是不讲究辈分的,还是按批次教学,所以《他乡》文中,筱楼筱贝天然跟一些未来可能会成为师叔的学员们一起学艺。

民国期间的科班教学形式总体可以参照九字科,统一招生考试教学,统一实习,择优留在本系统内就业,不够好的,也就出去自谋职业了。但大部分科班都是包分配的,因为当时演出市场繁盛,演员供不应求。这根现在德云社一样,基本上当时九字科学员愿意说相声的应该都留在德云社了,毕竟各队演出经常排不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