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太容易情绪感冒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据说抑郁症被称为情绪感冒,但我觉得后者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作为一种间歇性严重主观的意识偏差,具备普遍原则,任何再积极乐观的人都可能在某个不特定阶段被该疑似症状入侵,最终表现为郁郁寡欢,短期内对四周事物缺乏应有的兴趣,基于成因,别指望转折。情况多发生于夏天,天气干燥是催化剂。同时要区别于真是生理方面的情绪性感冒,这是精神折磨,不一样。

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此时(非现在),就是处在情绪感冒发作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内,体力倒好,思维运行速度也正常,精神上算不得太过疲惫,然而有一股特别的心累始终覆盖在身上,并不无故愤怒,主要是正常状态不上线。情绪感冒的成因有几样,除去上面提到的气候影响(科学原理:松果体过度分泌褪黑激素导致抑制细胞活性),还有一些外部导火索比如某件突然干扰正常生活的意外(未必大事),另外就是节奏上太固定失去对未来哪怕象征性的参与(按部上班),最后没办法避免的,本质,情绪感冒是人类心理的一部分。

情绪感冒可以看成对颓废的支持,不去探讨希望,没有享受地释放合法负能量,想摆脱尤其困难。在公众场合,大概也没心情和熟人说话,对不具刺激的话题总体意兴阑珊,甚至连伤感都懒得执行,只想什么都不想,看起来就是个概念以外抑郁症。情绪感冒正常情况下并非大问题,这个阶段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撤销,届时当局者又是生龙活虎的一个人。

压抑是情绪感冒的本质,但凡封闭空间和固定动作(很不幸星期一的办公室特别中招),这样限制行动的环境,都会延缓和加剧该症状。运动是一种对抗,哪怕站着走几步,都能有效转移。有时候也因为睡觉太少,生理疲惫导致精神堵塞,终于造成情绪上的后果。和情绪感冒较量是一场比拼耐力的持久战,等待有时候最有效,当原本属于自己常规模式恢复以后,对待日常生活的状态明显不同。情绪丰富起来,哪怕有些消极,却内容充实。

身临其境,也有助于我们感同身受。如果在周围碰上状态同款持有人士,那样也好应付。只要谁莫名其妙没精神,可能就是这情况,只是自己未必认知。非抑郁症情绪感冒需要自我治愈,旁观者不要瞎掺和就好,等到时限过期,提供有效帮助而不说废话,那样熟悉的人格就会回来。

生活不会永远拖后腿。实际情况论结果或许十分糟糕,个人拥有能创造物理体验感的资本和渠道还欠缺,然而总存在间接接触预期走势的情况,这是我们保持希望的来源。有这个现状作为动力,自我就不会受限于情绪感冒支配,某个时段被困其中无能为力没关系,在大范围定义下的情景中,心理会自动帮助我们积极乐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