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茶香飘万里 2020-08-15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西瓜

炎热的夏天,吃什么最消暑解渴,首推西瓜啊!西瓜瓤红汁多味甜,被誉为“瓜果之王”。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品尝西瓜之余,妙笔咏瓜的绝世名篇诗词纷纷而出。

西瓜甚处精灵?

西瓜原种来自非洲。在汉代,中原和西域加强了饮食文化的交流,有研究者说西瓜早在汉代于西域传入,故名西瓜。

南北朝时梁代诗人沈约在《行园》诗中云:“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坡。”唐代李白、柳宗元也分别有“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北宋陈师道《龙潭》诗:“何以报嘉惠,寒瓜荐金盘。”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李白

西瓜性寒,温凉解暑,人们认为这个“寒瓜”是指西瓜,不过冬瓜在古代有时也称呼为“寒瓜”。但汉代东方朔撰《神异经》中东方大荒之地,有一种诡异的瓜,形如寒瓜,似冬瓜,这说明汉代有此两种瓜。而元代的周权在《西瓜》一诗中写道:“当年传种非东陵,蒲萄石榴来与并。”

虽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瓜籽”在汉墓中被考古发现。但这些“考古发掘”被证明是葫芦或其变种瓠瓜的种或者粉皮冬瓜的瓜籽。

其实,一直到北宋末年中原地区也没吃上西瓜。一本追述公元1102年至1125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介绍了近百种开封街头的美食与小吃,可谓是“吃货梦华录”,书中亦不见西瓜的踪迹。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东京梦华录》

纵观唐代至北宋时期,中原若种植西瓜,璨若星河的唐诗宋词定有“西瓜”一词。唐代瑰丽壮美的边塞诗歌亦无西瓜,乃至富含水的瓜类水果,说明唐代西域也没栽培西瓜。唐以前各朝代可能有进贡的西瓜,或者官宦人家少量种植的西瓜,但在民间尚未普及。东南沿海地区,由海上丝绸之路来的阿拉伯人,或许少量种植西瓜,仅供自身食用。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说过:“盖五代之先,瓜种已入浙东,但无西瓜之名,未遍中国尔。”

北宋灭亡以后,女真入主中原,西瓜开始全面引进东起淮河中流、西至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一线的江淮、黄淮地区。南宋建炎三年礼部尚书洪皓奉命出使金国,被金国扣留至绍兴十三年(1143年)才得以归国,洪皓“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西瓜开始在江南等地种植。南宋中叶开始至元初各类文献诗词中频现西瓜,说明此时,西瓜已经在中国广泛种植了,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一类瓜果。

西瓜的种植环境

南宋乾道六年(1170),田园诗人范成大出使金国,在陈留至开封途中赋《西瓜园》一诗:“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夸。”这首诗写了西瓜生长的环境,比较适合沙地。当时的开封食用西瓜非常普通,但西瓜甘甜不够,淡如水,味道比不上葡萄苜蓿。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范成大

金代女真人进入燕京后,开始种植西瓜,范成大《西瓜园》并作题下小序:“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元初北上幽州的宋末诗人汪元量在《通州道中》中写道:“一片秋云妒太虚,穷荒漠漠走群狐。西瓜黄处藤如织,北枣红时树若屠。”这里的通州,即属于范成大所说的“燕北”地区,现在的北京通州,大兴的近邻。

范成大致仕后,隐居在苏州石湖,过着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展示了南宋时江南水乡苏州已经广泛种植西瓜,并培育出了适合当地风土的品种。

南宋中后期,江南地区已经普遍种植西瓜。嘉熙四年(1240),长江中游的施州地区从江淮地区引种三个西瓜品种,其中有一种叫“回回瓜”。南宋元初顾逢的一首《西瓜》印证了西瓜引种江淮地区,诗云:“多自淮乡得,天然碧玉团。破来肌体莹,嚼处齿牙寒。”

西瓜的种类和颜色

西瓜的外观形态,圆的、椭圆的居多,也有方形的,表皮颜色有绿色黑色花纹、绿色、黑色。西瓜瓤什么颜色?红色、黄色、白色?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西瓜

对于西瓜形态、颜色和栽培方式的描述,最早见洪皓撰写的《松漠纪闻》中:“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

元代诗人赵善庆在《西洋瓜》一诗中则写道:“竟传异种远难详,且剖寒浆自在尝。因产西方皆白色,为来中土尽黄瓤。”在诗中点明了来源西域的西瓜是白色,到了中原变异为黄色。“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南宋文天祥吃的黄瓤、红籽西瓜。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在其《秋大热上七里滩》中写道:“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西瓜皮色泽青翠,消暑、解渴的功效特点描写得十分生动。

明代翟佑的《红瓤瓜》:“采得青门绿玉房,巧将猩血沁中央。”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绿玉房”喻西瓜色泽,以“猩血”喻瓜瓤。清朝的西瓜生产盛极一时,全国大部分省皆有西瓜的种植。《燕京岁时记》:“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各种。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但西瓜的种类还是不多,仅有三白、黑皮、黄沙瓤、红沙瓤。

西瓜北进

在东北,西瓜种植可追溯到金代,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载了,松花江沿岸的女真人就开始种植西瓜。但随着女真人入主中原,东北农业荒废,元明两代东北大部地区无种植西瓜。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松花江

清初到东北的流人中,有人携带中原农业社会的蔬菜瓜果种子,他们在寒漠的北方艰辛地栽培蔬菜瓜果。1707年杨宾编写的一部东北的地理学专著《柳边纪略》,其中记载宁古塔,“瓜往时绝少,今李召林学种,各色俱有,然价甚贵”。

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南北差异,中原的农事发展极其艰难,流放宁古塔的方拱乾就写过《锄瓜》:“瓜蕃宁计食,聊慰种瓜心。”随兄步行至黑龙江谋求衣食方观承曾写过:“偶然过邻圃,老叟瓜阴著,岐蔓纷删除,繁花随叶落。”比方家早来的邻居图逸叟,已经栽培出西瓜,有一天,日落前菜地下了一场雨,方观承在瓜地吃西瓜,写道:“一嚼冰瓜寒,假寐凉阴里。”诗人们安于恬淡的生活,塞外苦寒之地种植瓜果,也是流放岁月的情趣。

清中期齐齐哈尔已经能种植优良的西瓜,道光年间流人英和《卜魁纪略》记载:“王瓜、西瓜、甜瓜、倭瓜之属,皆可种植。老羌瓜近日始有。”但清代的黑龙江种植的西瓜已经不是原来女真人种的品种了,在光绪十七年著的《宁古塔地方乡土志》里面称:“西瓜,相传种自回纥,今种自云南、哈密,来者味尤胜。其味酸子大者名打瓜。专取子充用。”

清末,吉林的“西瓜大而迟,惜天气早凉,食之者甚少”。到了1920年连极北的瑷珲地区也栽培出西瓜,有红瓤、黄瓤、白瓤。1922年在齐齐哈尔的魏毓兰,作《卜奎竹枝词》,其中一首:“绝塞寻芳正熟瓜,每将秋色当春华。东城载酒西园醉,看遍龙城七月花。”

古人不仅饮酒作诗,吃瓜也非同一般

黄瓤西瓜

民国年间黑龙江政坛名人马忠骏在哈尔滨东南八里许马家屯拓地数百亩,辟农场,建设“私人花园”,取名“遁园”。1924年5月“遁园”在哈尔滨落成。 马忠骏于1925年“弃官而归农,爰躬耕于马家屯”,于是各路诗友纷至沓来,名流荟萃,痛饮酣歌,诗词歌赋不绝,时人称“避世桃园有遁园”。

同年年底,马忠骏将诗友的作品刻印成卷,名曰《遁园杂俎》。《遁园杂俎》诗集中有吟诵遁园24景之一瓜田的诗,众多诗人诗情调不一,风格各异。曾任过中东铁路董事的何守仁,一首《遁园杂咏》写道:“哈密原难致,东陵信可传。封侯何足恋,瓜瓞卜绵绵。”他称西瓜源自中国汉代可信,并说种瓜乐趣无穷,远胜做官封侯。陈浏的《春日过马家屯游马氏遁园》写道:“松花江上客,友麋而侣虾。澹翁斗险韵,而忘哈密瓜。”张朝墉和陈寂叟:“瓜菜人天厨,东方贡哈密。此种今不传,三白称第一。”张朝墉用“贡哈密”,喻西域传入的西瓜今天已经失传了,如今是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的三白西瓜称雄天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陈文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