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述“潜阳破阴解凝汤”之方义与应用

 阅海书馆 2020-08-16

        1、制附子——(阴寒结实者用生附子或生熟按比例并用)

        2、生龟板——打碎

        3、生半夏——(专用化凝痰、消瘤体,若痰未结实结硬可用法半夏等代替)

上药视附半用量先煎一个半(百克以内)至两小时(百克以上)

         4、小黄干姜——(风寒者生干并用)

        5、炙甘草——(一定要真蜜制甘草,有解附子余毒作用)

        6、白茯苓

        7、砂仁——后下

        本方针对现代人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长期阳气虚衰和普遍“上热下寒”的体质所形成的各种慢性疾病和疑难病、癌症等的基础方,本方基于两条重要原则而设。

        一、 “体弱多病”。”万病源于阳气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些众所周知的中医术语揭示了人体衰老与各种慢性疾病形成关系的根本原因——阳气虚衰,现代人普遍体温比二三十年前低了近半度,同时各种疾病及患病人数则增加了数倍,且越来越年轻化就是明证。

        二、由于气温越来越高,而夏季人们又喜冷气、冷饮、冷食(包括冰箱藏食)、滥用抗生素、消炎针、滋阴清热中药等,造成身体上热下寒(严重者中下焦阴寒凝结成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和癌变)——注:夏天地面极热,而地下偏冷也是影响人们身体上热下寒的重要因素,故夏天因中下焦之肝脾胃肾(现代人肝病多属肾阳亏虚致肝寒生发不利成肝气郁结,非大小柴胡这些柔肝清肝药可治,这属不辨阴阳之概念式治法,只要摸摸患者两肋及后腰是否偏冷便知)阳气低下而饭量减少,上焦则因心肺偏热,气血易耗散而神差、体倦,故每逢夏天都是人体消耗大,遇一冷一热之天气突变或上下班、商场购物等因冷气致寒热交替时易生病(或加重本身所患疾病)的季节。

      由此可知,各种慢性病久治不愈的原因就是人体上热下寒这个最基本又最核心的病变机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所致。上焦因偏热,使心肺气血损耗,易受风寒侵袭(如各种肩颈炎、头晕头痛、心肺衰弱性病变等)。下焦则因阴寒湿重、阳气低下,致消化、吸收、排泄不利(或过多)而产生各种病理产物积聚成病(初期为各种炎症,中期为各种慢性病,晚期演变成各种癌症)

        本人创制的“潜阳破阴解凝汤”就是根据上述各种疾病形成的原理与核心机制而设。方中1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脉,辛入肺,补肺即生肾阳之气(金生水,肺生肾之五行相生原理——通过增强肺气帮助吸入大自然之清气降纳入肾的方式完成补肾阳之目的)味甘入脾亦是补肺(土生金,脾生肺之五行相生原理——吸收好了,上焦肺气就得到充养)

        2、小黄干姜味辛辣,性热,色黄肖土,守而不走,停留中焦,增强脾胃消化吸收之阳气动力。

        3、蜜炙甘草同样色黄肖土,味甘入土,与姜附合则辛甘化阳,入脾肾两经,充养先后天根本,蜜甘草还有伏火保温作用(古人在烧旺的灶火中堆入黄土可熄灭明火兼长时间保灶内之温而不使其过热,这叫伏火,应用在补阳上,就是使姜附之热转为温性且可较长时间留在中下焦生元气供全身功能作用,又可使附子余毒减少上心脏引发中毒之敝)这就是仲景夺天地之造化,流芳千古的“四逆汤”,历代医家能真正洞识四逆之奥妙者屈指可数,反被无数无知者简单理解为燥热伤阴(药气入体,先由寒湿中和承受所剩余热才生阳气的道理就很少人懂得)且视为毒药,这就是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所称的“医门大憾”。

       4、龟板,味咸质重入肾,引附子沉降而直达肾脏,与坎中二阴(肾本水脏属二阴一阳之坎卦)结合成阴阳合一,生成真气供全身应用,此真元足能使疾病不生,邪气不侵,生命不熄,这四逆加龟板就是针对现代气温不断升高,特别是夏季因阳浮于外,阴寒于内,难潜降入肾并使附子尽量少上窜引发心脏中毒而特配,是新时代之“四逆汤”,也是最神奇的引火归元汤。

        5、茯苓。甘淡,味甘入脾,淡能利水渗湿,在四逆所生真气动力支持下,加强温阳利水、健脾宁心作用。  

        6、生半夏(若寒痰未结实者可用法半夏代)辛温有毒,味辛则有散结化凝痰作用,在四逆形成之阳能支持下可分解和荡除中焦一切阻塞之垃圾,因其色白形似瘤体故对因胃寒消化差所生之白色食积团块结实(胃、肠癌之病灶)有较好疗效。临床中生附子破阴寒结实,生半夏分解垃圾病灶,两药合璧,在四逆汤阳能支持下无坚不摧,无毒不解(包括现在的新冠后遗症患者)

        7、砂仁,味辛性温,气味芳香,理气化湿,能升能降,更可助四逆纳气归肾。

        全方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将火热降下,解决上热下寒这个最核心的病变机制。

        二是通过增强脾肾之先后天功能,达到治万病之根本的目的。

        三是攻补兼备,协同作战,实现攻不伤本,补而不腻之目的。

        四是实现脾升(四逆升)胃降(半夏砂仁降)激活上下左右之真气周流作用。

      五是加减运用,心衰者加桂枝,山茱萸成李可破格救心汤,多汗者加龙骨白芍以双固阴阳,血瘀严重者加桃仁、制水蛭,肠梗阻不能排便者加制大黄。

        总结,本人创制之“潜阳破阴解凝汤经十年临床验证,通过加减运用,是治疗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和癌症的有效药方,若配合“热振动解凝通经术”和“解凝拨毒药敷”三合一更加如虎添翼,疗效倍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