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形象的知识汇总: 1.古诗词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 ①人物形象是既包括作者本身的形象也包括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②景物形象是指抒情诗词中表达主观情感时借助的客观物象,即“意象”(寄情藏意的物象)。 分析人物形象型题目的一般解答模式: 一,概括相关语句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刻画了什么形象? 二,概括所描摹场景的特点或使用的描写手法。 2.古诗词中常见物象意象的分类 ①愁苦类意象:表达忧愁、悲伤、凄凉、悲凉等气氛。例如梧桐,芭蕉,流水,杜鹃,猿猴,芳草。 ②送别类意象:表达依依不舍,离别思念之情。 例如杨柳、长亭、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出自《楚辞·九歌·河伯》)、酒。 ③思乡思亲类意象:例如月亮、鸿雁。 ④抒怀类意象: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例如:菊花,梅花,松、柏、竹。 ⑤战争类意象: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例如长城、楼兰、羌笛、胡笳(古代北方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⑥爱情类意象:表达爱恋相思,例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红叶、大雁、青鸟。 ⑦闲适类意象:表达闲适恬淡及对隐居生活向往。如五柳、东篱、三径(意为归隐者的家园或院子里的小路,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分析物象意象型题目的一般解答模式 ①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②总结诗句,分析所用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 ③结合作者自身经历、思想感情解剖所托之情。 3.景物意境分析 (1)触景生情,情随景生。 作者事先没有某种情意,例如杜牧的《江南春》。 (2)移情入景,景中生情。 作者是先有某种情意,例如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其中的花溅泪、鸟惊心,明显带有诗人感时恨别的主观色彩。 分析景物意境型题目的一般解答模式: ①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像侧面。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注意忠于原诗词,语言要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你的判断依据。 |
|
来自: wlr6688 > 《初一至三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