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图索骥 | 黄元御的气——《天人解》搭建的框架

 为什么73 2020-08-16

  简蠹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试图从中医经典探寻线索,在古籍中挖掘古人的思维宝藏,在临床加以验证,以写就好玩的中医文章。




     应芃澜老师的要求,以黄元御的气为题写一本小册子,尽量不要掉书袋,用平实的、接地气的语言,去讲讲核心的东西。能力有限,事务繁多,拖到现在方才动笔,临时抱佛脚地浏览了一遍《四圣心源》,也能发现不少东西。在这里并不去议论医家的优劣,仅仅做个述者,从黄元御的角度来说说中医是个啥。

一言以蔽之,升降而已

我读古代医家的著作,会去寻找此医家的基本立论,从而可以得知医家的生命观与疾病观,再看他的方法论(用药遣方)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读《四圣心源》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黄元御的基本立论是以升降为论的。《四圣心源》词句基本上是骈文,所以文辞非常华丽,我们这里是想用大白话给说道说道。
以升降构建中医理论框架——天人解

《四圣心源》的目的是为了“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诠解内伤外感百病,讲述病的始末,为了更好地继承老祖宗的东西。

《天人解》篇是最后才完成的章节,是黄元御完成了该书的其他部分后才重点写这章。因此《天人解》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是本书的纲领性章节。

从此篇中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以升降统御了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杂乱无章的知识点有了确切联系,也有了推理的基础,其中的内容包括了: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精神形体、五官、气味、情志、消化排泄、正脉与奇经、营卫运行。

首先我们要自上而下地了解几个基本的问题,因此并非按照原书的顺序来叙述,在我们理顺了整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后,读黄氏的书碰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2456……

数字拥有独特的魅力,中国的古代哲学也与术数密不可分,术代表方术,数即与数学相关。比如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又如“太极(一)生两仪(二),两仪生四象(四)”。如果运用升降构建的框架来纳入,我们可以用示意图来演示:
先天一气(阴阳未分的状态)有清浊之分,清者上升,浊者下降就有了阴阳,阴阳升降之间的枢纽就是中气(中间黑点)。与郑钦安和彭子益不同的是,黄元御只是用来引申出阴升阳降的理论,并未重点强调元气与中气的作用。我们后面还会讨论到。

由太极生两仪,就是一气化阴阳的过程,到两仪生四象,就是水、火、金、木的生成(按:四象的表示应该为少阳——木,太阳——火,少阴——金,太阴——水,但是如果用阴阳的标记我们会发现和后面的三阴三阳所代表极其不同,而黄氏也没有在这方面多下笔墨描述,仅仅一带而过),加上中间运转枢机的土,就成了五行。再用一年四季对应四象,内经的理论,土是不独主某个季节的,而是每个季节个有18天归土所主,为什么是18?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模型。

3604=90
3605=72
90-72=1818✖️4=72

明白了吗?4是把一年的时间分为4份,每份是90天;但是五行有5,怎么办?需要从90天里抽一部分出来凑成另外一部分,所以就是18天。于是,一年分5行而属便有了数理依据。

5和6的关系我们最直接想到的是“五脏六腑”,但是这种不对等给中医构建系统理论带来麻烦,所以必须以六对六。

阴阳有二,五行有五,合而成十,于是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藏,阳生腑。藏有五,腑有六(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是只有11条经脉的),于是多了一个心包,为了对应阴阳各六,但是五行不够分,于是便引入了相火的概念(两个火),于是变有了十二经,五脏+心包与六腑可以对应。

而这十二经脉,还是归于升降所统御,升降是因于中气的左右旋,中气对应了戊己土,中气在黄元御的理论体系里又叫祖气(元气),(与先前说的一样,和郑氏的理解还是有偏差的,在这里我们可以不用刻意去把医家的学说融合,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理论方式,在这里,我更注重去观察医家的基本立论点,这样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生命观、疾病观,知道他怎么去思考疾病的始末)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升降的框架串联了几个基础数字,搭建了黄氏中医理论大殿的屋梁,这个理论模型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
升降的生理与病理
五行融入了升降,黄氏指出:生克的本质是在气,“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就是说如果已经成形的东西是无法以生克去推论的。这一点很重要,就是成为气的运动——升降理论的基础。气的升降可以对应一年气候的变化,从而与五行对应。

同样地,气血生成对应的脏腑也用升降的理论进行架构,肝藏血,血本于脾,肝脾同主升;肺藏气,气原于胃,肺胃皆属降。同时,脾胃对应与肝肺对应又再次融于升降的架构之内。

升降一样可以用来解释《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这句。在黄氏的理论中,魂是神未旺的状态,魄是精未充盈的状态。因此构成了魂-神-魄-精的升降循环。

我们用一个表格涵盖了多方面内容:

所主

其荣

五官

五行

五色

五臭

五味

五声

五液

所入

五色

五臭

五味

五声

五液

五气

湿

五志

表中所列,皆是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循环。

五行的升降失序也会导致相应的病态:

讲到五官的病态,我们就可以看到黄氏升降理论的疾病观——清浊升降失序:“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


曲直

炎上

稼穑

从革

润下


郁而不升作酸

炎上作苦


不降作辛

润下作咸


木曲则肾水下润



革而不从则心火上炎



土左旋而化(己土)


土右转而化(戊土)


己土失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


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

表中说明了升降之重点在乎土气。

精华的滋生在于脾胃。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逻辑上的问题,胃是腑,属阳,但是先前说了浊阴是降的;脾是脏,属阴,但清阳是升的,这样一来岂不是矛盾?于是乎黄氏给加了一个设定:“胃以纯阳而含阴气”、“脾以纯阴而含阳气”,这样一来理论就可以自洽。

肝血的升可以化阳神(心),肺气的降可以化阴精(肾),“五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这一切都是由于土——脾胃所化生,还是通过升降。

水谷吸收的过程和脾胃密切相关。这里有一个循环关系:水谷进入胃以后,靠脾阳来消化,火生土,需要火旺方能土健(这里并未点出这个火是指的哪个火),进而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上归于肺(上焦如雾),肺通过金气的敛降,把雾气重新变成水液(大自然的现象)。这样的气化后的水有精华有糟粕,精华归于五脏,糟粕通过六腑排出体外。与水液代谢还有一密切相关的器官——三焦,三焦是相火所主,相火有归太阳寒水(肾)所封藏,所以肾能不能把相火藏得好决定了水谷的吸收与排泄。(这与郑氏的理论有类似之处,但黄氏没有继续往这方面论述)

十二经脉是一个循环无端的闭环,自然也有了升降,黄氏在《天人解》中没有对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及营卫作过多的发挥,仅仅做了与经典基本相同的论述。

至此,《天人解》搭建的基础理论框架基本成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