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湿热的定义 湿热,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2. 湿热体质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且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 脾胃湿热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脉濡数。治则:清热化湿。主方:藿朴夏苓汤。 肝胆湿热证: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 大肠湿热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治则:清热利湿、行气导滞。主方:白头翁汤。 膀胱湿热证: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治则:清热利湿。主方:八正散。 湿热痹证:骨节及肢体烦疼、或关节红肿疼痛,或寒战身热、面目萎黄、口干不欲饮、苔黄腻、舌质红、脉濡数或滑数。治则:清热宣痹。主方:白虎加术汤。 3. 湿热和寒湿对照  ![]() 4. 养生注意事项 湿热体质的朋友,除了在本系列“之一”中所列的事项 之外,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如下事项: 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 多食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等。 5. 食疗 吃薏米茶,做法见链接(对付湿热,薏米不要炒,以存其凉性)。 6. 药物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治疗以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则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 各分型药物见上面第二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