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议:关于信息化发展方式的若干观点...

 陈农 2020-08-17

杂议其实是有主题的,绝大多数话题都指向了我所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式。这样的主题涉及面很广,要加以相对完整的论述,显然不是写几篇文章能做到的。写到现在,我就所在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式提出了不少观点,我觉得以下若干观点值得重提一下:

一、一般认识

1.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真正难题绝大多数都不是技术问题,至少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2.要跳出技术建设的范畴看信息化。

3.绝大多数信息化特征缘于行业体制、业务范畴、运作模式以及信息化发展初期的条件等,本质上就是这个行业的特征。

4.信息化顶层设计其实就是一个行业的整体规划。

5.体制改革设计与信息化规划应该同步。

6.“让数据多跑路”当然是对的,但数据无论跑出去还是跑进来都会受部门内部各种因素的制约。

7.数字化转型的瓶颈不在数据共享,而在机构内部的组织架构、业务机制与模式、信息化整体架构等,甚至还有跨机构协调机制。

8.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就得采集什么信息,这是需要在信息化中体现的重要职业精神。

9.信息化对业务工作提出了精细化、规范化、专业化、高效率的要求,“减负”很难成为信息化要达到的目标。

10.各级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不能只当决策者,还要当好需求提供者、建设组织者、系统应用者。

11.很多业务工作的理论基础、核心观点并不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需要加强相关研究。

二、信息技术应用

12.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要关注,但“唯技术”是走不远的。

13.技术选择本身就是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风险之一。

14.让不同的架构去干不同的事,才是技术选择的方向。

15.对于技术,适用的才是最好的,而“适用”的衡量标准就是解决业务问题的能力、效率、投入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16.崇拜技术没什么错,但过分就不好了,技术毕竟是拿来用的。

17.“云”不是解决信息化中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

18.要是打定主意走“云”的技术路线,建立与“云”相适应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甚至业务模式就是应该做的。

三、数据应用与共享

19.大数据应该是数据资源、信息技术、业务理念、运作机制等的融合体。

20.数据所承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表面看到的那样。

21.我们能得到的数据一定是比较片面的、不可全信的,总有真相在数据之外。

22.如果不关注公众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需求,将来我们或许会面临有数据但不能用的窘境。

23.在现行法律框架和公众认知水平条件下,对数据的应用应有自觉的隐私保护意识,这既是对公众负责,也为今后能够继续充分应用数据创造好的氛围。

24.信息共享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共享什么信息。

25.不管愿不愿意,共享一定是“计划性”的,即共享是按一定规则供给的,谁都永远别指望共享一切信息。

26.你怎么向别人要数据,别人也就会怎么向你要数据,因为各行各业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

27.要解决信息共享问题,一是要解决利益平衡问题,二是要理清信息共享供需关系。

28.场景为王。

29.信息化支撑能力是否足够强大,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它的应用以期望的效率处理相关事务。

30.构建过度强大的、没有良好应用控制机制的、基于数据应用的能力是存在风险的。

31.哪个行业机构、单位要想在大数据应用中占得先机,或独占鳌头,就得看它有没有一支像样的精英队伍。

32.大数据对创新的驱动应体现为信息技术应用与机构内部改革的双轮驱动。

33.没有预测,大数据应用水平算不得高级。

四、“智慧”建设

34.“智慧XX”有两大基因,一是信息技术应用,一是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

35.智慧是件“对症下药”的事,“对症”是智慧的一方面,“一副好药”是智慧的另一方面。

36.智能体现的是机器按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智慧体现的是人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37.“智慧XX”应是信息化与XX 工作新内容新模式的融合,人机融合一定是“智慧XX”的运作模式。

五、业务信息化

38.通过信息化去实现能力构建与业务处理规范化是业务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39.业务信息化的发展通过业务体制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40.业务条线按照规范、专业、精细的要求去统筹推进核心业务信息化,“块”则基于数据资源的应用创新去拓展具有完全事权的基层业务和跨核心业务的边缘业务。

41.预测性业务可用“预测、干预、评估”三段论来描述,预测形成业务导向,干预完成业务实施,评估推进业务发展。

42.预测性业务要发展,需要在相关基础社会科学研究、业务经验(知识)总结提炼与体系化、数据资源规划、人工智能算法研究、业务响应机制构建、预测模型的反馈修正机制等方面着力。

43.没有业务的数据化和驱动的机制化,数据驱动就缺乏足够的深度与力度。

44.妥善解决好与业务工作中稳定因素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是构建新的信息化架构的重要基础。

45.充分实现业务规范化处理的信息化是业务信息化的标志性进步,基于数据应用的能力构建要与业务规范化处理相匹配,遵从业务处理约定的场景和规范。

46.应将信息化条件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创新作为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47.对于业务领导来讲,业务信息系统应是指导工具、管理工具、决策工具。

六、实施策略

48.大多数对参与信息化建设的IT 企业的指责都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我们这一方。

49.鉴于信息化的特殊性,合作伙伴应该深入了解我们的业务体制、业务架构、业务运作机制、数据资源特征、应用模式等,才能很好地为我们的信息化服务。因此,我们需要培育一些IT企业成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

50.个性化需求要提升为共性需求才有价值。

51.所有的需求都应该响应,但响应并不意味着接受;每个需求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需要有更高的站位来评价这种合理性。

52.数据汇聚是策略,不见得要成为原则。汇与不汇要看应用目标、应用场景、应用模式以及投入能力。

53.管理、服务的对象在哪里,信息化也应在哪里发展,尤其是移动应用这样的信息化领域更是应该选择与管理服务对象贴在一起。

54.行业移动应用没有用户规模和流量带来的发展动力,其发展既要依赖于业务需求,更要依靠业务机制。

55.基层信息化建设要致力于解决业务事权划分不清、基层业务不规范、“千条线”业务在基层未充分整合、信息化架构设计中为基层考虑不足等因素带来的问题。

来自:网上行者的信息化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