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原类别与特性聊病害综合防控:了解了接合菌,瓜果类花腐病和甘薯烂窖的防控就不是事了

 周辉vs6j5ly7eq 2020-08-17

从壶菌开始的真菌因为其细胞壁的组成成分进化为葡聚糖和几丁质,菌体的生活方式也逐渐由水生转向陆生,繁殖方式越来越复杂。

接合菌在进化程度上比壶菌又延伸了一些。接合菌属于真真菌界中接合菌门,至今已经命名一千多种,大多数栖息在陆地土壤中或腐烂的植物、动物残体上,有的与植物成共生关系,有的则寄生在昆虫、植物或小动物上。

接合菌的拉丁文名称Mygomycota中的mygo,源自希腊语中的“joining” 和“a yoke” 意为“连接” “轭”,mycota的是真菌分裂的意思。整个名称涵义是,由菌丝发育成不同“性别”的配子囊,在其分泌的性信息素作用下彼此反向生长而相遇、融合成有性孢子,接合孢子。

接合菌的无性孢子叫做Mitospores,它是由具负向地性和正向光性的菌丝发育成孢子囊并经过细胞分裂以后形成少量或数千个不能游动但可以漂浮在空气中的孢囊孢子。

接合菌以厚垣孢子渡过不良环境。所谓的厚垣孢子就是在菌丝体的中间或末端的细胞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休眠性孢子。这种休眠孢子的生存能力很强,可以在不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条件下长期存活。一旦遇到适合的温湿光等条件,厚垣孢子即可萌发开始新的活动。

农业上有关的接合菌属于弱寄生菌,为了获取到寄主的有机营养,其致病能力很强,对寄主的破坏性很强。

从接合菌的以上特性可以看出:

1、接合菌的生存对水的依赖已经大大降低,它的传播扩散也不再依靠降雨、露珠和灌溉水等,而是凭借空气的流动;

2、其生存能力很强,分布广泛,几乎在有其它生物能够生存的陆地环境中都有接合菌的存在;

3、接合菌的寄生能力不强,但致病能力和繁殖速率很强,在寄主自身的抵抗力差的时候很容易从伤口“乘虚而入”,分泌酶类物质快速杀死寄主细胞并使之解体,产生腐烂性的病状,紧接着出现特征非常明显的病征;

4、防控接合菌造成的植物病害的关键性措施就是提高植物自身的抵抗能力。

与农业有关的接合菌主要是毛霉目中的三个属,笄霉属、根霉属和毛霉属,前两个是一些作物上的病原菌。

笄霉属:是瓜类、茄子、豆角等植物上花腐病的病原。花腐病的发生一般是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植物上,花器被病菌侵染造成的,开花坐果期本来就是植物对环境最敏感的时期,抵抗力很差,此时一旦遇到难以承受的不利环境就会对植物花器产生巨大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长时间持续下去,植物的抗逆性就会崩溃,进而给了病菌的侵染机会。

对花腐病的防控关键措施就是尽可能的避开或降低开花坐果期间的高温高湿,或者借助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的一些产品,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再喷施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根霉属:这个属的病原菌基本特征是菌丝分化出根状匍匐菌丝和假根,所属物种大多数属于腐生菌,少数侵染植物,尽管其寄生性很差,但分布非常广泛,几乎无处不在。许多肉质果实或器官成熟以后很容易被该类病菌侵染而腐烂,造成运输和储藏性损失。

甘薯储存期间的烂窖问题,恐怕是影响甘薯商品价值最大的问题之一,其罪魁祸首之一就有根霉菌,鉴于甘薯喜温怕冷的特性,但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避免烂窖的发生,一是当地白天最高气温在15℃左右时,适时收获(晚上最低气温低于10℃时刨出来的薯块不能露天过夜),入窖前剔除有伤口和病斑的薯块,入窖后一周内先提高窖内温度到15~18℃加速伤口愈合;二是在冬季储存期间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不能低于10℃,否则很容易受到冷害给根霉菌侵染造成机会,烂窖随之发生。

参考资料:Wikipedia,Plant Pathology, Fifth Edition,徐志刚主编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三版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