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打造综合育儿公众号 国家高级营养师、育婴师 宛宁 领衔打造 文 | 宛爸 各位亲爱的爸爸妈妈: 宛宁老师每天都会接受家长们各种五花八门的咨询,从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到生活护理、兴趣培养。 今天是全国爱耳日,我们筛选了一些日常咨询中关于耳朵的问题,和各位爸爸妈妈分享。 如果这里有你关心的答案,记得收藏哦! 如果对你身边的朋友有帮助,记得推荐给其他人哦~ 不怕您来问,就怕您不问! 更多详尽的解答欢迎您添加我们的助教老师大秘秘微信:fangduruo_v,入群学习交流哦! 1 问: 宝宝2个月了,不停地挠耳朵周边部位,再后来就是直接扭自己耳朵,经常是把耳朵拽得红通通,甚至用锋利的小指甲挠出血。发现小宝宝耳道及耳廓全是已经发硬成形的黄色有点发黑的耳屎,还伴有难闻发臭的气味,就医确诊为中耳炎。反复出现了2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答: 可能是由于奶水或洗澡水进了耳道导致耳朵发炎。患有中耳炎除了摇头、抠耳朵还有烦躁、碰到耳朵周边会哭闹、拒绝吃奶进食、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耳道里面有难闻的黄色的粘稠液流出。 除了遵医嘱对症下药积极治疗外,在哭、叫、喊、闹时喂奶和喂水时注意奶嘴的流量,避免呛奶、呛水。洗澡时保护好耳朵,洗澡后擦干头发和耳廓的水,避免流入耳道引起发炎。 2 问: 我宝宝7个月了,最近总是抠耳朵,我看了没有耳屎,每次都抓得通红或破皮,不知道什么原因? 答: 很多6个月后宝宝经常有抓耳朵、抠耳朵、摇头、拍头等习惯,家长认为是耵聍(耳垢)太多、耳朵进水或中耳炎等原因引起,其实可能是本体觉发育阶段。 本体觉是指能告诉自身关于位置、力量、方向和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以及有助统合触觉(皮肤)与前庭觉(内耳部分)的信息交互。 排除病理因素,这个阶段是正常的发育现象,可以通过甩床单(把宝宝放进床单,家长抓住床单两端轻摇)、坐摇摇椅、荡秋千等游戏促进发育。因为随着月龄增加和神经发育的健全,这个阶段会在独立行走后消失。所以,妈妈不要过于担心。 3 问: 老师,我家宝宝13个月了,突然发现耳朵周边和外耳廓发现很小的斑点状红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会持续抓挠瘙痒耳朵,伴随着剧烈的哭闹,但是耳朵没有异味。怎么办? 答: 可能是耳道内湿疹,可以求助医生确诊。同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洗澡和洗脸后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定期给宝宝修剪指甲,防止挠伤皮肤感染,给宝宝湿疹部位涂抹非油性的润肤膏或湿疹膏。 4 问: 宝宝已经19个月了,发现枕头上有黄褐色、粘稠的油状物或干硬块的耵聍(耳垢),这是不是耳朵堵死了? 答: 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也会在睡觉时脱落。但有些宝宝的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而且外耳道相对狭长,宝宝咀嚼力量不够,因此耵聍(耳垢)不容易排出,或排出的很少 。 可以带着宝宝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不要擅自用棉签去“掏”耳朵,可能棉签会越掏越深。因为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宝宝乱动,稍不注意,掏耳过程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宝宝的听力。 5 问: 宝宝30个月了,和我说耳朵里有嗡嗡的声音,而且还有疼痛感,这是怎么了? 答: 平时偶尔可能有些小飞虫飞进宝宝的耳朵,或是宝宝自己把一些小物件塞进耳朵。异物会让宝宝感觉不适,异物较大时,会引起耳痛,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 建议最好还是带好孩子去耳鼻喉专科处理,不建议自己掏,以免异物越掏越深。同时,不可擅自滴入食用醋等进入耳道,避免出现耳道内感染或损伤古鼓膜。 6 问: 宝宝4岁了,感冒的期间还得了中耳炎,医生说是鼻涕引起的,这个要怎么避免呢? 答: 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致病菌便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感冒期间诱发了中耳炎。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如果鼻腔发堵鼻涕不易擤出时,可先用生理性盐水滴鼻或者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喷鼻,待鼻腔通气后再擤。 ---我们的品牌微课--- 用现在守护现在 用未来遇见未来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的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