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孔子的学习观——读何伟慷《〈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有感

 老沔城人 2020-08-17




【教育读书】


孔子的学习观
——读何伟慷《〈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有感

 
    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立法来加以保护。如果要追根溯源,民办教育(私人办学)在我国的兴起,就发端于孔子,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古代文化现象的。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是中华第一教师,他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并通过他的弟子们汇编而成的《论语》传承至今,对后世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诸多教育主张至今仍富有现实意义,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依循。

    孔子一生的社会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美好的政治追求。他对自己所处的礼崩乐乱的社会现象深感不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国泰民安、公正美好的社会新秩序;二是仁德的人格追求。他希望自己以及他的学生都能做仁人志士,既助益于他人,也助益于社会。为了实现这两大价值追求,他选择了一条努力的方向,就是致力于“学”。通过学习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通过学习修养人格,通过学习掌握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

    一,孔子的学习观

    我们今天常见的一些双词语,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存在,比如说学习、教学、教育等等。在《论语》中,“学”字前后出现达56次,其含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悟知,也就是通过学而获得新知;二是仿行,即将所学的新知运用于实践之中,通过学以致用来领悟待人处事的道理、提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孔子是终身学习的楷模。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小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远大理想。他“敏于好学,不耻下问”,凡自己不清楚的事情都要询问,绝不会不懂装懂。他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他人有可学之处,就向对方请教。他提醒“君子不器”,不要把自己当成盛装知识的容器,要重视知识的融汇贯通。他倡导带着喜悦的心情去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了某项新知之后要经常温习,在“学”与“习”、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享受生活的快乐。孔子的人生始于“学”,且终身以之。他用行动表明自己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他的学习改变命运的学习观念,至今仍给人以启迪和借鉴。

    既然“学”如此重要,该如何去学呢?孔子提出如下学习方法:一是勤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是汲取的过程,思则是转化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对学习而言,思考的作用,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二是主动学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这句话既是对自己学习之道的总结,也是在勉励弟子们发奋用功,以求精进。他还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将学习比喻为你追我赶,还非常担心失去,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三是快乐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快乐的心态而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是助推学习的催化剂。四是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学,并且要“温故而知新”,强化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新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五是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绝不在于死记硬背,而是理论联系实际,促进自身的成长。

    二,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我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和封建制社会形成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不再将周王朝放在眼里,因为争取霸权而互相争斗,战争频繁,各种思想活跃。孔子的最大愿望就是建立一个安和乐利的大同世界,让每个人都觉得没白在这个世上活一回。在当时,要实现这一礼制和大同的理想,除了必要的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礼仪之外,还必须从政。于是,政事、言语、文学自然就成了孔子的教育内容的核心。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在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如果百姓不信任,就失去了治理的基础。政事主要包括军政、财政和讼政,这些都要遵循“道”,而“道”的核心则是“仁”。

    言语主要指外交辞命和誓师之辞、祭祀之文、褒赏之语。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诸侯之间的外交、战争之初的动员、重大活动的祭祀等非常频繁,言语课程的作用非同小可。“不学诗,无以言”,从一个角度说明有关“言语”是孔子教学中的必修课程。

    “文学”的含义也与今天不同,主要是对诗、书、礼、易、乐、御的教授。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体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的统一,是全人教育的理念。孔子在“六艺”学习方面的论述很多,这里就不再展开讨论了。

    三,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一直奉行的是先学后教,只有自己通过学习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能去教别人,也才会有真正的教学。

    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的外在表现,下面的教学方法,集中体现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是谨慎选材。孔子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但也绝不仅仅是照搬照抄,而是非常严谨地加以考证,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礼、乐、春秋等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这样的治学态度本身就是很好的教与学的示范。

    二是有教无类。孔门弟子三千,各种类型的人物都有,就连“孔门十哲”也是各有千秋。颜回、曾参性格内向,注重聆听,注重自我反思感悟,注重学思笃行合一;子路、子贡、子章性格外向活泼,主动性,积极性强,遇到难事、疑惑喜欢向老师提问、追问;宰予很有个性,喜欢和孔子唱反调,还挑衅老师,绝对是一个叛逆的学生。但孔子并没有把他逐出师门,和他解除师生关系。在如何对待特殊学生上,孔子的做法很值得今天的教师借鉴。

    三是因材施教。子路问老师:“听到了一件事情就要去做吗?”孔子提醒他要与父兄商量,征求他们的意见。冉友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听到了就去做吧。”公西华感到疑惑不解,孔子对他说:“冉有干事犹豫畏缩,所以我鼓励他积极进取;子路强悍好勇,一个人顶两个人,所以我要压制他。”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不仅如此,即便同一个弟子问同样问题,孔子也会根据问的时机、背景,做出不同的回答,这是更精细更高深的因材施教。

    四是启发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只有深入学习,才会有“愤悱”的状态,教师这个时候的介入才会发挥最好的作用。当然教师的介入不是直接的灌输,而是“启”和“发”,通过打开思路,指点迷津,激发学生的联想,调动情感的力量,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这不仅是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间思想的交流也是生命之间交融的享受。

    五是教学相长。子夏向孔子请教“素以为绚兮”的含义,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由此想到了“礼”,认为“礼”也具有装饰美化作用的外在形式,它的里面还应该有本色的东西(如:“仁”)。尽管子夏追问的很简单,但孔子却听懂了,于是有些激动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教师的身份,完全沉浸在和弟子同学共修、教学相长的欢乐之中。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观念,是跨越时代的瑰宝,至今依然熠熠发光。
 

    来源:《〈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位普通教师的〈论语〉阅读笔记(增订版)》何伟俊/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