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我的响山寺福源新村

 新用户5117idij 2020-08-17

最美新家

作者:傅启俊

当我漫步在福源新村美丽整洁的庄园时,只觉得心情舒爽,目光愉悦!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白墙红瓦,窗明几净。蓝天白云之下,背依青山,面临史河,景色怡人。东傍千年古寺——响山寺、王明纪念馆、老红军李开文故居等历史文化胜,西瞰梅山湖,碧波荡漾,渔舟桨影。湖光山色,一片澄明。


新居住着全村十多户贫困户。他们原先都住在山坎,河边,岭头上等交通不便或洪涝易灾的危险地带。再加上自己家庭困难,负担过重,无经济收入,因此盖高楼住新居,对他们来说,好像是多么遥远的事!特别是有的家庭,父母亲年纪大,又長年身体多病,吃药不断,儿子媳妇常年打工,只够供养孩子上学和老人看病,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人情礼往,三亲六眷七姑八姨。到过年回来,走走亲戚,还还人情,所剩无几!有道是年好过月难过,此话不假。年刚过了,有的初四就开始返回打工之地,低低拉拉,至正月完。负重的心,在生活的油锅里煎熬,贫困的绳索,勒紧了呼唤希望的声音。梦中向往的新居楼房在哪里?

二0一六年,响山寺村村两委干部和上级驻村蹲点扶贫领导们,爬山涉水,走村窜户,访贫问苦,摸底排查,以第一手翔实的资料,掌握了全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面对他们艰难境遇,村乡两级领导心灵震撼不巳!一定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境。

乡村两级干部,精心研究,详细碪察,再三选址,慎重规划,一座居民新村的模型,逐渐清晰地浮现在大家的眼前。

我内兄,原先住三间老式基建房子,青砖灰瓦,三合土地面,。都是自己起早摸黑,砍窑柴,做小砖,自建土窑,自己烧制。含幸茹苦地斗起三间基建房来,住了这二三十年光景,墙壁早己是裂缝蜿蜒,有的伸至山墙尖。这次撇迁到农村居民示范点,满脸的喜悦之情!因为家庭贫困,他曾在盛泽工地,辛苦打工十几年。可是,每年挣钱只够当年花销。当村干部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后,把他列入贫困户移民搬迁新农村居民示范点。

村领导和驻村扶贫干部,并不局限于帮助贫困户住上新楼房,就算工作完美,他们不辞辛苦,反复考量,根据各家实际情况,制定脱贫扶持计划和实施步骤。有的适合养殖,养猪,养鸡,规模达到多少头或多少只,会给予资金和技术上一定的补偿;有的适合种植,便大力扶持茶叶合作社和油茶基地;有的父母体弱多病,便推荐光伏太阳能发电项目,也能给贫困家庭,增加一年大约三四千元的稳定收入!

绿满山原风满川,遥望天际岚生烟。

白墙红瓦新居处,笑语欢声唱丰年!

新居周围绿化带,已初具雏形。停车场划格整齐。水电专管专供畅便无阻,排污泄水布局合理。在响山寺村村干部和驻村扶贫领导们共同努力,共同拼搏下,经过大半年沤心沥血地操劳和督促下,一座崭新的新农村家园,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碧水之间!

                                                             

                                                            

作者简介

作者傅启俊,笔名傅剑。金寨县槐树湾乡响山寺村人。喜爱文学,痴情书法。天生愚钝,却执迷不悟。曾在省市各级报刊杂志和电台,以及几家网络平台发表过几篇习作。现为安徽省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六安市作协会员,金寨县书法协会会员。信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之信念!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