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数学中的“以退为进”解题思想

 家有学子 2020-08-18

华罗庚指出:“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重要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又云:“先足够的退到我们最容易看清楚的地方,认透了,钻深了,然后再上去。”这就是以退为进的思想。

 一、从抽象退到具体
“抽象”是透过事物现象,深入内部,抽取事物本质的过程的一种认识方法。“具体”是把抽象出的概念、原理同相应的感性材料联系起来,从而更具体的理解概念的一种认识方法,抽象与具体是对立的统一。
高度的抽象是数学的一个基本特点,要解决数学问题或解数学题,有时问题较抽象,不易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因而往往要从“抽象”后退到“具体”的几何图形上来考虑,使问题更易理解,更好解决。
例1  已知x,y是实数,求证:
分析:要证的不等式左边有根号,它们的数量关系较抽象,直接证明难以入手。因此不妨退到所表示的几何图形上考察。(如图1)。
图1
,当且仅当A点落在线段OB上时取等号。
因而

例2  对于,确定的所有可能值。
分析:仔细观察上述代数式的结构,容易联想起两点的距离之差。事实上,
这表示x轴上的点P(a,0)到两定点A()和B()的距离之差(如图2)。
图2
由于线段AB平行于y轴,不论P(a,0)在x轴什么位置,始终可构成△PAB,由“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
的值在(-1,1)内。

二、从一般退到特殊
所谓“一般”是指人们追求普遍性认识的一种方式。而“特殊”是指人们深入个别认识的一种方式。当解决一般问题,直接找出结论规律或方法受阻时,往往考虑由某种特殊的或有限的情形,归纳推导到一般情形,即以一般向“特殊”后退的思想方法去探求规律和寻找解题方法。
例3  已知,其中是满足的常数,试问α,β为何值时,与θ无关。
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可知,对于所有不同的θ,恒为定值。为了探求α,β的值,所以我们考虑θ的几个特殊值,θ=0,-α,-β,,使的表达式变得较为简单。
不难求得,又由知,
从而
所以,经检验,即为所求。

三、从多退到少
对元素较多,呈现的情况较复杂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从元素较少的简单情况进行研究,然后以此为起点去解答较多元素的问题,它常能起到“退一步,进两步”的作用。
例4  设,其中。求证:
分析:由于变元较多,难于下手,先退为二元考虑,即设,有。只要证得就行,这是不难办到的,事实上,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这样就开启了原题证明的决窍。(证明过程略)

四、从整体退到局部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整体上不便解决,可先研究其局部,如果局部问题得以解决,常常能促使问题整体得以解决。
例5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求证:
证明:因为为锐角三角形,
所以A∈(0,),所以B+C∈(,π),
,且B,-C∈(0,
又因为在(0,)为增函数
所以,即
同理所以

例6  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分析:此函数的定义域为R,要直接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有一定的难度,注意到为奇函数,它在上的单调性相同,这就把判断在R上的单调性问题转化为判断上的单调性问题。
任取,且,则,从而
所以,即
所以上单调递增,由奇函数的性质知在R上单调递增。

五、从高维、高次退到低维、低次
例7  求证
分析:该题的特点是右边是积的形式,左边是和的形式且次数偏高。故对左边进行降次,用何种方法把高次降下来,容易看出采用因式分解为宜。
证明:左边

例8  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等于S,这个侧面与它所对的棱的距离等于a,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等于
证明:类比联想平面几何中借助于四边形的面积推求三角面积的过程中,曾运用补形法。这里,把斜三棱柱补成平行六面体,且把它看成以为底面的四棱柱,它的高恰为a,故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