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部队一生的红军战士

 探秘桂北 2020-08-18

     2019年6月中旬的一天,两个红军的家属共7个人找到我,想叫我核实他们父亲的身份并写文章把他们的传记发出去,我叫他们提供材料,其中一个叫陈明友的家属保存的材料特别完好,有一大包,但因为这两个红军都不认字,生前材料都是叫人代笔,家属也对这些内容不很清楚,我仔细研究了好一阵子,终于梳理出了大致的脉络

                 江西罗纺陈明友故乡为他写的证明书

     陈明友,1911年生,原籍江西省永丰县罗纺乡宗溪村委宗蔸村人。早年丧父,随母改嫁,童年时代就帮地主放牛当长工,14岁时跟一个叫陈祥宝的篾匠师傅学手艺。1928年元宵节过后,永丰游击队在潭头一带活动,陈明友随即加入了永丰游击队,同年永丰游击队改编为红军第20军(应为曾炳春的第20军),陈明友在第四团,1929年6月,20军再次改编为第四军,林彪任军长。1931年陈明友在通讯排第三班当通讯员,这其间他参加过东固、兴国、盘古岭战。1934年陈在军部管理科,在准备长征前,接到任务与一个后勤部姓陆(卢?)的科员到潭头、白沙、水南一带收购黄麻,任务是收八千斤,但实际只收到四千五百斤。这其间因为到了老家,陈明友回家住了两个晚上,他哥劝他别去了,说再穷也是在家好。但是他自己坚持归队。应该是长征初期他调到警卫排当林彪的警卫员,他说他的部队先到广东的大枚关小枚关打了一仗才转回湖南道州永州西进。部队强渡湘江时敌人的炮火雨点一样落下,一颗炮弹在他身边不远炸响,虽然没有炸死但震得五腑俱裂,到黄沙河时他得了重病开始吐血,一直到资源的枫木山他实在跟不上队伍,把身上的马刀和枪交给警卫排其他同志他就掉队了。

                                     1969年陈明友写给林彪的书信

   掉队以后,陈明友茫无目的的乱走,来到兴安华江龙冲李老四家,养好伤后在那帮了一年半工,这李老四也是个工于算计的人,在那里除了管吃以外一分工钱都不给。陈又到香菇厂做了4个月,接着又到华江合金村杨叉岭的一个叫廖远年家帮工,廖远年见他本份老实,不让他走了,把他推荐当村丁,这样可以免于被抓壮丁

              1983年  陈明友写给县委的介绍信信

  但这个村丁本身也是协助抓壮丁的工作,陈对这份工作也很反感,经常暗中通知被抓对象逃跑。这样干了11个月实在不想干了,又去帮工,直到1939年跑抓丁跑到了灵川九屋的竹山铺村,在这里帮了几年工后终于在这成了上门女婿。虽然成了家,但是寻找自己队伍的梦想陈明友一直没有放弃过,但当时在桂北寻找党的组织是难上加难,直到1948才有桂北游击队的出现,陈明友便为游击队当了联络员,常为游击队送信。

       解放后,陈明友异常兴奋,将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之中,现在他家仍保存着各类劳动模范、先进分子等奖状有7张。1969年,他在本公社找到一个当年失散的战友张玉明(此人事迹另文叙述),二人满怀希望凑钱到北京,找到中央军委,希望找到当年他们的林首长,可他们哪里知道如今的林首长已是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哪里那么容易想见就见?回家后又给林首长写了一封长信,但中央军委转自治区处理,这样逐级转到了大队。后来他们又多次通过各种渠道想找回他们的红军身份,可是当时国家没有这个专项政策,结果都不理。

    解放后陈明友的各种荣誉证之一(当时灵川县与临桂县合并称临桂县)想,在去世前他留下遗言,希望国家民政部门为他立一块墓碑,上面写上“红军战土陈明友之墓”。

                                                            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委新寨村赵啟学

红34师在文塘血战的时间,说法有异,究竟是哪一天?

第742期:马二系列之二:发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