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20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8-18
《素问.异法方宜论》(第四段,中央之域特点)

   下面看中央,
【原文】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 中央这个地方平坦,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湿,中央为土嘛,土的本性湿啊,所以地势平坦而多湿。
   但是这个湿,当然不像东方之域,海滨傍水,又不像南方雾露之所聚,它是地比较湿。

“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土生万物,所以这个地区物产比较丰富,种类也很多,对于其它四方而言,这个地方的物产最丰富,种类也最繁多。

“其民食杂而不劳,”- 因为食物的种类繁多,所以其民食杂。同时再加上它是中方,所谓四方辅凑,四方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全往中央汇聚,所以从饮食上它种类也很多,再加上由于物产丰富,反而不劳,体力劳动反而少了。

   物产越丰富,体力劳动越少,但是体力劳动少了,再加上食杂,可不见得是好事。本来物产丰富是好事,但是没有锻炼了,饮食反而不协调了。

“其病多痿厥寒热,”- 因为湿伤筋,地平以湿,湿伤筋,因为是南北水火交集的地方,中央是南北水火交集之处,所以出现寒热之病,这一类的病,痿厥、寒热这一类的病。

“其治宜导引按蹻。”- 适合用导引的方法。你看中央地区人们可就比较娇气了,要使艾灸,要使针刺,要使毒药,他都不适合,适合导引按蹻。
   什么叫导引呢?
   对于一种治疗方法,或者说帮助病人锻炼的一种方法。所谓
 @ "导",是导气令调,
 @ "引",是引体令柔,你看看,有一点气功的意思了。
   医生也也好,或者施治给到病人身上也好,以及叫这个病人自己锻炼也好,都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要病人气机的调畅,导气令调,引体令柔,让他的肢体能够活动起来,让它柔和。
   那么
 # 挛痹之病,或叫痿痹之病,他肢体不运动啊,
 # 寒热之病,气机也不调啊。
   所以看来中央之人,气机不调,筋骨不便,因此适合用导引。

   再有就是按蹻,
 @ "按" 就是按摩,就是按压,
 @ "蹻" 就是捷举手足叫做蹻,这捷举手足一般来说,作为按蹻的治疗方法,这是医生所采取的,让这个病人是被动的,举手抬腿。
   所以中央地区的人,适合用导引,用按摩,用按蹻的方法。

“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所以这类的方法,首先是在中央发明出来、推广起来,然后传播到四方去。

   这样的五段,是说明什么呢?
   说明不同的地区,环境不同,物产丰富有区别,因此决定了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导致了体质上的差异。
   体质上有差异,再加上环境的不同,所以容易产生各自特点的性质的疾病。而其治疗当然有所选择,适合使什么,其实重点的是强调的因地制宜的问题,因为不同的地域,而应该考虑到不同的体质问题。
   至于它所说砭石从东方,毒药从西方,乃至于灸焫从北方,是不是这样?从大道理上看来是这样。但是它不是在强调这个问题,而是在强调,不同的地区,适合用不同的疗法,也就是所谓的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不单是因为地,而是因为地导致人的病证不一样了,体质不一样了,所以这个大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