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的身边,其实一直贫穷四伏。每当我的目光在他们身上停留,心中也总会浮现万丈悲悯。可是,力量微薄的我,尚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的温饱,实在是没有力量伸出自己的双手,做一些有力的搀扶。偶尔,那也无非是心血来潮。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多了去了,却不是个人,尤其是我这个收入微薄者所能担负起的。 常常愧疚,有时真的还会泪流满面。可是,也真的是一种具有溃败性质的无可奈何。 绝对可以做,却不能去做,没有力量去做,是一种巨大的痛苦。而且是,无从向任何人说出的一种痛苦。 只能自己背负。 所以,我答应了龙化总校的邀请。尽管那时我已经知道,我只是一名候补队员。 一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孩子的名字。名字确实有些多,一共是19位。但是对比博爱爱心协会会员们深一脚浅一脚、挨家挨户的深入走访调查来说,我觉得这个了解过程也不算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了解这十九个家庭,了解十九个孩子背后的艰苦岁月,了解命运的面前未必人人公平。令我惊心的是他们的贫穷和不幸,令我快慰的是有关怀的目光注视到了他们,令我触动的是破旧的墙壁上那一张张醒目的奖状----这些孩子头顶上灿烂的荣光。是的,我们不能拒绝贫穷,有时也不能拒绝困苦和不幸,但是,我们还能于困境出绽放自己的美丽,点缀每个人都能拥有的那片天空。 二 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地走向强大,但是还没有完善为一些生活艰难的人们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帮助体制。总要有些人点燃手里的火把,为这个世界增添温暖和光明。社会上确实存在着太多的沽名钓誉之徒,但是更有太多的人虔诚地,双手递出他们无私的帮助。 好的捐助是什么?是一种看得见也感受得到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地传递,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向善、助人的本知,从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从另一个人改变更多的人。慈善行为在传递的,不仅仅是物质利益,更不是一种技术,一种行为表现,一种爱心冲动,而是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支撑,一种建筑在心灵之上的光明力量。 所以有些喜欢这支爱的团队。他们为捐助而来,没有拖沓,没有形式主义,更没有长时间的要求被捐助者摆出这样或那样的笑容,这样或那样的姿势造型,没有任何一个时间段交给尴尬和做作。 我想他们来之前,一定有一些练习和演练。五人一组,毫不紊乱,行动迅速,没有拖泥带水。他们甚至没有给被捐助者说一些感谢话语的时间。 我觉得,捐助做到这个份儿上,对了。 三 龙化总校的会议室,粗糙到令人侧目。桌子和桌子之间的距离,不坐人也感到拥挤。会议会场没有麦克风,没有鲜花, 甚至连一块钱一瓶子的劣质矿泉水也没有。能够罩得住场面的,只有那些真诚的笑容。 仪式进行得很迅速,结束的很快捷,这还是博爱公益协会的人们因为路途遥远晚到了一些。孩子的父母的感谢话只有脸红耳赤、结结巴巴的两句,所有发言人的发言简短的令人愕然,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博爱公益协会的人便飘然离去。只有那些文具和现金还在,沉甸甸的被捧在贫困孩子的手中。 爱是温暖明媚的,也是具有一定分量、重量的。在此希望所有接受捐助的孩子都能不负众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远大的志向美好的未来,来回报这份关爱。 在此也同样希望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越办越好,越来越有更多志同道合之士加入到这个爱的团队,有更强大的凝聚,为社会奉献出更多的光和热,去温暖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家庭,继续弘扬社会正能量,将这场爱的接力赛,传递的更广,更久,更美好。 四 周五,我接到了龙化总校的邀请通知。 周六,我得到了被捐助孩子的生活资料。 周日,我到了龙化总校。 三天的时间,爱开始在我的心里萌芽。 2015年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成立。 2018年,协会党支部成立。 截止到本文发文时间为止,协会已经发展到了七百多人的大家庭。 四年的时间,芬芳布满了雄安新区大地的角角落落。 龙化乡有十六座村庄。 博爱公益志愿者协会走访了其中的十一座学校共34名孩子 并最后筛选决定对其中的十九名孩子实施捐助。 爱已经上路,并将陆续赶来。 一个孩子是一株小树。 十九个孩子是十九株小树。 龙化乡几千名孩子 那就是几千株小树。 如今的点点新绿,他日的希望成海。 而你们,龙化乡优秀的教师们,博爱志愿者协会的爱心成员们,都是这些树木的灌溉者,亲眼目睹、见证着他们的每一寸生长。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