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外治癌痛

 陈梦邯 2020-08-18

一.癌痛宁散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孙玉冰主任医师用癌痛宁散治疗45例,其中有肺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恶性淋巴瘤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

其中癌痛宁散是本次治疗的药物。其组成由如下药物:乳香、没药、田三七、生蒲黄、白花蛇舌草,按比例研成粉末100克为一包,用时用醋、蜜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15*15cm大小。覆于肿块或痛点局部,每日6~10个小时,每日更换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外治同时,扔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内服汤药。

       该法外敷,未见有副作用,有效率能达100%(这个可能是由于实验样本太少的缘故),且能缩小局部肿块,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中医药学刊·癌痛宁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45例》

二.三王止痛膏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潘敏求等医师曾用三王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30例,包括肝癌、肺癌、胃癌、肠癌等。

其中三王止痛膏是本次治疗的药物。该药膏由湖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制剂室研制,批号:980615。使用前先洗净皮肤,然后取膏药一张,哄热软化,贴敷肿瘤局部或疼痛部位,并用手在膏药上轻轻按摩3~5分钟,24小时更换一次。止痛时间可达到16小时。

 参考文献:《湖南中医杂志·三王止痛膏治疗癌性疼痛30例临床观察》

三.麝冰止痛膏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肿瘤一区嵇玉峰等医师用麝冰止痛膏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26例,经过对比试验,发现该药物可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中度肝癌疼痛的西药奇曼丁疗效等同,而起效时间更短,毒副作用小。

该药膏由麝香、延胡索、当归、丹参、台乌药、冰片、地鳖虫、血竭、干蟾皮、大黄、朱砂、陈皮、蚤休、甘遂等多味药物组成按照比例研成细末,加辅型剂调制成膏。使用时将膏药贴于右上腹部或者上腹疼痛区。周围用胶布紧贴保护,8小时更换一次。

麝香皮肤有感染者禁用。

不良反应:23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皮肤反映,1例有恶心呕吐。

相比于西药奇曼丁,该中药制剂起效迅速,毒副作用小,无成瘾性、依赖性,副作用小。

 参考文献:《江西中医学院学报·麝冰止痛膏外敷治疗肝癌疼痛26例临床观察》

四.消坚止痛散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徐慰泉医师用消坚止痛散治疗68例癌性疼痛,其中有肺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胰腺癌等,治疗有效率91.18%。

该药物主要药物有如下:延胡索、台乌药、鼠妇虫、冰片、地鳖虫、血竭等11味药物组成,按照比例研末备用,用时用醋调成糊状,均摊在棉垫上,其面积较疼痛部位要大,24小时更换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

血竭:副作用观察:有少量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红斑、丘疹等,未发现其他毒副作用。

该要效果持续时间长,毒副作用小,无依赖。

参考文献:《湖南中医药导报·消坚止痛散外敷治疗癌性疼痛68例观察》

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配合腧穴的特性,比如肺癌,可在肺腧部位贴药膏。

五.脐疗

除上面几种外敷药膏外,还有脐疗止痛法,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刘安等运用脐疗治疗各类癌症疼痛,通过神阙穴(肚脐眼)给药,发现对癌性疼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有效率达到63.33%。

药物组成:半枝莲、丹参、党参、白术、生地、当归、陈皮。

六.针灸

针灸止痛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良好的方法,可惜现在患者知道的仍然很少,由于不同的癌痛需要配合不同穴位,故不能一一列全,在此提醒,有需要的患者家属不妨让病患一试。在国外针灸治癌痛已经成为我国针灸的一大特色。


常见癌痛外治疗法及药物、用法

资料来源: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癌痛中医外治概况》

脑肿瘤疼痛
一、鲜金剪刀30克加少量食盐捣烂如泥,外敷于头部疼痛处,能获得良好的止痛效果。(郁存仁 《脑瘤研究》)

二、蜈蚣1条,冰片0.6克,制成均匀细末,脑肿瘤疼痛发作时,可将少许药面搐入(吸入)鼻子,可减轻头痛。(段凤舞 《黑龙江中医药》)

三、细辛10克,高良姜10克,川芎10克,白芷20克,共研细末,储备在瓶子中,用时用手指蘸取药粉放入鼻孔中,15分钟之内起效。(陈斌《头痛的辨证与治疗》)

上颌窦癌痛
血竭膏:香油150克,血竭10克,松香10克,羊胆五具,冰片3克,麝香3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等制成膏药,贴于面颊肿块处,治疗上颌窦癌痛,疗效颇佳。(王佑民 《抗癌顾问》)

肺癌疼痛

一、鲜蒲公英适量,捣碎如泥取汁直接外敷于疼痛处。治疗20例晚期肺癌病人,敷后30分钟疼痛减轻,止痛时间最长可达8小时。(王季秀《北京中医杂志》)

二、蟾酥止痛膏 (蟾酥、细辛、生川乌、七叶一枝花、红花、冰片)等外敷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显著。(刘嘉湘《辽宁中医杂志》)

三、消积止痛膏 (樟脑、阿魏、丁香、山奈、白蚤休 藤黄)研末,根据肺癌疼痛部位,按照上述顺序撒在胶布上,然后用60℃的热毛巾,在药膏上敷30分钟,每天热敷3次,5~7天换一次药,此法对其他部位的癌痛也有较好的止痛作用。(孙忠义 《湖北中医杂志》)

四、癌痛散(山奈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大黄20克,姜黄20克,栀子20克,白芷20克,黄芩15克,小茴香15克,公丁香15克,赤芍15克,木香15克,黄柏15克,蓖麻仁20粒),共研细末,加鸡蛋清调匀,外敷乳根穴,可治疗肺癌疼痛。(柯联才 《浙江中医杂志》)

肝癌疼痛
一、香蚣散(蜈蚣10条,生米壳45克,陈皮45克,硼砂30克,蚤休45克,全蝎3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紫花地丁45克,银朱9克,麝香1.5克)。上述诸药,研成细末,用荞麦面调成糊状,外敷肝区,可控制肝癌疼痛。(贾坤 《癌瘤防治研究》)
二、活杀鳖头2具,鲜灰苋菜150克,水红花籽90克,上三位捣烂如泥,倒入炖温的白酒、陈醋浇在药面上,敷在肝区,可治疗晚期肝癌剧痛。(王必发 《江苏中医杂志》)

三、鲜喜树叶适量,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肝区,对肝癌疼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裘钦豪 《浙江中医杂志》)

四、癌痛散(山奈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大黄20克,姜黄20克,栀子20克,白芷20克,黄芩15克,小茴香15克,公丁香15克,赤芍15克,木香15克,黄柏15克,蓖麻仁20粒,共研细末,加鸡蛋清调匀,外敷期门穴,可治疗肝癌疼痛。)

五、田螺肉10枚,七叶一枝花30克,共捣泥,加冰片1克,敷贴脐部(肚脐眼),可治疗肝癌疼痛,效果较好。(陈义文《中西医结合肿瘤学》)

六、冰片酊(冰片适量,溶于白酒中),擦在肝区疼痛处治疗肝癌痛,10-15分钟国内就可以缓解疼痛甚至让疼痛消失。(马安奇《山东中医杂志》)

胰腺癌疼痛
一、雄黄60克,明矾60克,冰片10克,青黛60克,皮硝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血竭30克,诸药研末合匀,每次用30克,用米醋和猪胆汁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治疗胰腺癌疼痛。(段凤舞 《黑龙江中医杂志》)

二、乳香6克,红花6克,赤芍12克,核桃仁12克,生香附12克,乌药12克,阿魏4.5克,研细末,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疼瘤处,可收迅速止痛之效。(陈湘君《浙江中医杂志》)

肾癌疼痛
一、冰片3克,藤黄3克,麝香0.3克,生南星20克,共研细末,用酒醋各半调成糊状外敷肾部疼痛处,可迅速收止痛之效。(管济生《江苏中医杂志》)

二.朱砂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冰片30克,诸药捣碎,装入500毫升米酒瓶中,密封两天,取上清液,用棉签或者毛笔,蘸取药液外涂疼痛处,治疗肝癌、肾癌,可迅速取得功效。

乳腺癌疼痛
一、散结止痛膏 重楼、冰片、生川乌、夏枯草、生南星、白花蛇舌草,诸药加工成膏药,外敷于肿块疼痛处,收效满意。(冷方南《中国基本中成药》)
骨肉瘤疼痛
一、明矾15克,生石膏15克,天南星15克,蟾酥1.5克,东丹60克,石砒2克,乳香2克,没药5克,穿山甲10克,白芷10克,肉桂45克,上药共为末,撒在虎骨膏上,外敷疼痛处,有明显止痛效果。(李岩《肿瘤病防治》)

二、骨瘤粉:三棱、莪术、生半夏、地鳖虫、生川乌、商陆、桃仁、乳香、没药各9克,麝香0.3克,木鳖子0.9克,阿魏3克,红花6克,雄黄3克,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调后,外敷于疼痛处,止痛效果颇佳。(段凤舞肿瘤积验方)

三、硇砂酒(硇砂120克,冰片5克),泡高粱酒内7天,涂擦疼痛处治疗骨肉瘤痛。

鼻咽癌痛
一、白芷3克,鹅不食草3克,细辛3克,辛夷6克,鱼脑石4块,冰片4.5克,研末成细分,均匀,将上述药粉搐入鼻腔内,可治疗鼻咽癌痛。
二、川芎、白芷、远志、冰片等研末,右侧痛搐入左鼻,左边痛搐入右鼻,3~5分钟后即可起效。

三、金银花9克,鱼脑石6克,黄柏6克,硼砂6克,冰片0.6克,共研细末,用香油、凡士林调成软膏。用棉球蘸药塞入鼻孔,可治疗鼻咽癌痛。

膀胱癌疼痛
一、木通30克,路路通30克,野葡萄藤60克,萹蓄30克,瞿麦30克,水煎后倒入盆内,嘱患者蹲在盆上,先熏,后坐浴。此法对膀胱癌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子宫癌疼痛
一、红花、白矾各6克、瓦松30克,水煎后熏洗外阴部,每次30~60分钟,可治疗子宫癌。托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