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以为大米只是填报肚子?摆事实、讲道理,大米对人体多重要!

 泰茗医讲堂 2020-08-18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在中医里,大米不仅是食物,也是一味极好的药,在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有 7个方子应用了粳米

分别为:白虎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附子粳米汤、桃花汤

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平,走脾,胃,肺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称其为粳米

在《本草经疏》里写到: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什么意思?

大米专入脾胃,能补养脾胃

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它是什么?是人相赖以为命者也

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健身,认为白米饭是碳水,视它为仇敌,有些明星甚至长年不吃米饭

不吃米饭,等于伤害脾胃,伤害脾胃等于伤害五脏六腑,伤害气血,最后等于不要命

除了补益脾胃,在清代,还有很多医家说粳米滋阴益阴的

比如《本草纲目拾遗》里“粥油能实毛窍,益阴之功胜熟地。”

在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他说自己每每遇见穷人,就用大米熬汤代人参汤,可见奇效,如果再加一点食盐服用后,更大补津液填精,有裨羸老(补助虚弱)

还有《紫竹林单方》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

包括现代医家邹孟城也他的《三十年临证探研录》中专门写了一篇“粥油益阴有殊功”的文章

里面记了一则医案:说某纱厂童工,白天做十几个小时的重活,晚上睡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久而久之,人开始潮热口干,倦怠乏力,纳差,精神萎靡,被确诊为“肺结核”,后来有一个老厨好心告诉他说粥的浓汁(其实就是米油)能治此病,之后童工每天喝,大概四个月后盗汗止,胃口开了,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所以,大米不仅能补益脾胃,而且熬成米油后,有一个更大的功效——就是大补津液,滋阴,填精髓

尤其是有些小儿体质偏阴虚的,接下来秋天干燥,容易大便干结的,或者大便前干后稀的,就可以每天来一点米油

米油色白入肺,不仅滋阴而且补益肺气,非常适合秋天

当然了,现代营养学说:大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淀粉),蛋白质含量不高,营养不高。。。

但我想说的是:中医对粳米的定位根本不在营养,而是在养脾胃,让生产气血的脾胃强健起来,当一个人的脾胃强大起来,气血生化有力,还怕没营养吗?

相反,如果你长年不吃米饭,脾胃一塌糊涂,吃再多蛋白质进去,吃什么拉什么,有用吗?门诊上不吃主食的患者我见过很多,基本都脸色发黄,甚至月经不调

特别是今年庚子,还未出伏已经入秋,秋燥+暑湿并存,也是百年难遇,天气异常,每天必须喝一碗米油来润肺滋阴

有时候,对一件事的判断和理解,根本不需要动用太多的科学,只要有生活常识,能正视自身感觉就行了。

不信下次试试,经历一场高热大汗,整个人虚脱后,你是喝一碗温热的米汤舒服,还是从冰箱拿出的冰饮舒服?

从很大程度来说,中医是古代医学的大数据

古人没有先进的仪器,更无法探测食物的元素,但他们笨拙地通过自己亲身经验,包括观察病人服用后的反应和症状,发现有效,立刻记录下来,一代接一代不断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