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化古城旧牛市曾发现一匹神马,比赤兔还要厉害!

 遵化文史 2020-08-18

原作:孙瑞欣

说明:本文纯属作者原创,欲转载,需经作者许可后方可。

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自从十年前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以来,纪晓岚就成了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赞的人物,百姓茶余饭后无不谈论他的刚直、他的正义和他的秉公执法。可你是否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呢!他曾经写过一本叫做《阅微草堂笔记》的笔记小说。所谓笔记小说,就是一种用文言写成的篇幅短、内容杂、故事奇的短篇故事,多写逸闻轶事、鬼怪神仙、艳情奇闻等。《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晓岚晚年在其书斋“阅微草堂”(位于今北京市虎坊桥)写的一部书。作为笔记体小说,内容自然也离不开记神奇怪异之事。其中有一篇《乌云托月马》,描述的竟然是我们遵化的一匹神奇无比的骏马!其原文如下:

遵化神马——乌云托月马,就发现在图中的“旧牛市”,即现在的古城东街公安局东胡同,来源:遵化通志

南李某,酷好马。尝于遵化牛市中见一马,通体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则白如霜雪,所谓乌云托月者也。高六尺余,骏尾鬈然,足生爪,长寸许,双目莹澈如水晶,其气昂昂如群鸡之鹤。李以百金得之,爱其神骏,刍秣必身亲。然性至狞劣,每覆障泥,须施绊锁,有力者数人左右把持,然后可乘。按辔徐行,不觉其驶而瞬息已百里。有一处去家五日程,午初就道,比至,则日未衔山也,以此愈爱之。而畏其难控,亦不敢数乘。

一日,有伟丈夫碧眼虬髯,款门求见,自云能教此马。引就枥下,马一见即长鸣。此人以掌击左右肋,始弭耳不动。乃牵就空屋中,阖户与马盘旋。李自隙窥之,见其手提马耳,喃喃似有所云,马似首肯。徐又提耳喃喃如前,马亦似首肯。李大惊异,以为真能通马语也。少间,启户,引缰授李,马已汗如濡矣。临行谓李曰: “此马能择主,亦甚可喜。然其性未定,恐或伤人,今则可以无虑矣。”

马自是驯良,经二十余载,骨干如初。后李至九十余而终。马忽逸去,莫知所往。

【注释】 ①豫:河南。 ②鬈(quán)然:头发卷曲,此指尾毛蜷曲。 ③刍秣(chú mò):草料,此用为动词,指喂草料。 ④狞(níng)劣: 丑恶,此指顽劣,难以驯服。 ⑤障泥:垂于马腹两侧,用于遮挡尘土的马具。 ⑥虬髯:蜷曲的连鬓胡须。 ⑦款:扣,敲。 ⑧弭:此指顺从。 ⑨逸:逃。

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故事,我们采用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现代汉语。译文如下:

河南南部有个李某,十分喜好马。他曾经在遵化的牛市上见到一匹马。这匹马的全身上下的毛色如墨一般黑,在阳光的映照下可发出光亮,可是腹部的毛却白得像霜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乌云托月马。这匹马有六尺多高,尾巴毛蜷曲,蹄下生有爪子,爪子长一寸左右。双眼晶莹透明像水晶一样,它的气概高昂像鹤立鸡群。李某用一百两银子买到了它,喜爱它的神采雄健,喂草料时一定自己亲自动手。但这匹马秉性非常顽劣,难以驯服,每当在它背上放上障泥时,一定要用绊锁把控制住它,还要有有力气的几个人在左右把马拉住,这样之后才能骑乘。抓住马缰绳,放慢速度行走,还没有觉得它奔驰,却瞬间已经行百里路了。有个地方离开李某家里有五天路程,中午才刚刚出发上路,等到达时,太阳还没有下山。因此,李某更加喜爱这匹马。却又怕难以控制,也不敢屡次骑乘。

有一天,有个绿眼睛、卷胡须的魁梧男子扣门求见,自称能调教这匹马。李某把他带到马槽旁,马一见他就高声嘶叫。他用手掌拍打马的左右两肋,这匹马才俯首帖耳,不乱动。于是,他就把马牵到一间空屋子里,关上门和马兜圈子。李某从门缝中偷看,只见他手提着马耳,不停地小声嘀咕,似乎在说些什么,马好像点头同意。一会他又慢慢地提着马耳朵,像前次那样不停地小声嘀咕着说些什么,马也好像点头同意。李某感到很惊异,以为他真能精通马说的话。一会儿,他开门出来,拉着马缰绳交给李某。这匹马已经浑身大汗像是被水浇湿的一样。大汉临走时对李某说:“这匹马会选择主人,也是十分可喜的事。但在它的性情没有稳定的时候,恐怕会伤害人。现在就可以无忧虑了。”

这匹马从此很驯良,过了二十多年,身体仍和当初一样。后来李某活到九十多岁去世,这匹马忽然逃走,没有人知道它到哪里了。

这则故事并不长,仅有四百多字,却构思巧妙,情节完整,刻画逼真,蕴含深刻。读者透过其中的文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匹遵化神马的雄健超群、奇异无比;也可以体味到好马人李某和驯马人“伟丈夫”的爱马、识马、用马的独到眼力和一片真心真情。

从情节(或人)上看,故事经历了得马——驯马——失马等三个情节。此马是主人李某花一百两银子从遵化牛市上买到的。从“于遵化牛市中见一马”的交代中可以看出,此马虽为神马,然起初出处卑下,沦为常马,且与牛为伍。其不为人知、不受重视之处境可见一斑。然而,这匹马最终和韩愈《马说》 中所写到的那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的“千里马”的命运有着明显的不同,或者说,它是很幸运的。它被“酷好马”的李某发现了,而且不惜“百金得之”。李某对它的态度由“爱”发展到“愈爱”,甚至“刍秣必身亲”。真可谓重视之至、爱护之至!更可谓人遇良马、马得其人了。

作者写了“得马”的情节之后,用“而畏其难控,亦不敢数乘”一句,很自然地把故事情节由“得马”推向了“驯马”。于是,驯马人“伟丈夫”出现了。文中对“伟丈夫”驯马的方法,写得更为简练,只写了他对马施加的一次“以掌击左右肋”和两次“手提马耳,喃喃似有所云”的动作、语言。这两个动作以及似说非说的语言描写,表面看似乎简单无奇,但联系到马“首肯”的反应,便可体悟到其神奇无比以及运思之妙了。关于此,我们在探讨这匹马的表现时,还要论及,故不详说。

至于“失马”,这本是故事的结局,亦与开头的“得马”相呼应。由“得马”到“失马”的情节安排,不仅使故事情节显得完整,亦令人感觉故事余音不绝、大有深意,颇耐玩味。“得马”,是李某慧眼识神马,神马“得其所哉”;“失马”,则是神马痛失知遇者,无所归依而“逸去”。在现实社会中,李某这个识马人不正象征着那些善于发现人才、真心善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各级各类领导者吗?而人才被善待、受尊重,才愿意一心一意跟着赏识者,脚踏实地干工作;一旦失去了赏识者,他们也终将“逸去,莫知所往”。

再从神马自身的特点上看,故事主要围绕“奇”字,对这匹遵化神马的外形、性情、能力、悟性等进行了细致、逼真的刻画。

这匹神马,“奇”在外形奇特。你看它的颜色黑白映衬,“通体如墨,映日有光,而腹毛则白如霜雪”,名之曰“乌云托月”,可谓名副其实、恰如其分;它身材“高六尺余”,的确高大、伟岸;它尾毛“鬈然”、足“生爪,长寸许”,十分奇异;它双目“莹澈如水晶”,分明透着一种神气!在分别描绘了神马的颜色、高度、尾毛、足部、双眼之后,作者化用“鹤立鸡群”的典故,以一句“其气昂昂如群鸡之鹤”做了归结,凸显了神马的雄健、超群。

这匹神马,“奇”在性情狞劣。狞劣,即顽劣,桀骜不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其顽劣,而是只写了人对它施加的行为,即乘坐它之前需要做的准备。乘坐它,需要在它背上放障泥这种马具;放马具时,必须给它“施绊锁”,还要“有力者数人左右把持”,然后才可乘坐。通过写乘坐前人对它施加的行为,从侧面表现了这匹马的桀骜不驯。

这匹神马,“奇”在能力超群。其能力超群主要表现是行走如飞(抓住“行走”来写马,也体现了马善于奔跑的一般特点),即使抓住马缰绳令其慢速行走,也会“瞬息已百里”,其能力真是令人拍案称奇!为了具体表现这匹马有“瞬息已百里”之能,作者紧接着举一实例,即“有一处去家五日程,午初就道,比至,则日未衔山也”。常马五天的路程,这匹神马半日即到,其超群之能得到了真实再现。

这匹神马,“奇”在悟性神异。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前面已经分析过的“驯马”的情节之中。当主人将驯马人带到马槽旁时,神马见驯马人而“长鸣”,似乎是在欢迎驯马人,又仿佛与驯马人“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匹“长鸣”的神马,在驯马人“以掌击左右肋”的动作发出之后,却神奇地俯首帖耳、不再乱动了。驯马人将马牵到空屋中之后,“手提马耳,喃喃似有所云”,如是者两次,马的表现都是“首肯”。人马之间达到了马通人言,人通马语,人马交流,相通相知的神奇境界。

刘熙载说:“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艺概 ·文概》)。很显然,纪晓岚的这篇《乌云托月马》也是有所寄寓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断定,李某和驯马人喻指那些善于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顺应人才特点使用人才的领导者,正因为他们有识人的眼力、育人的方法、用人的胆略,才会有大量人才愿意聚集在他们身边,为之所用,从而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而乌云托月马则暗喻出类超群的人才,他们也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一旦被善于识才、用才的人所赏识,他们会奉献自己的才华、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完稿于2019年6月1日

作者简介:

孙瑞欣,出生于遵化市平安城镇中滩村,本科学历,原遵化市教研训中心主任。高级讲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唐山市第三届和第四届市管专家,唐山市名师、青年专家。所讲《师说》《创新能力培训》等课曾获国家、省、市优质课。曾独自设计、开发出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教研员如何指导校本研修》,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大厦主讲,被河北、江西、陕西等十多个省教育厅纳入教师全员培训课程,其影响波及省内外。在《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等国家级、省级重要报刊发表教学论文150多篇;出版独著《打造精彩课堂有妙招》等有较高价值的著作12部,主编《教师实用写作》等著作13部。许多研究成果被人民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教育部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中国教育新闻网以及一些省教育厅、局网等三十多家大型网站转载。主要事迹被收入教育部编《华夏师魂》、河北省教育厅编《园丁风采》以及《遵化教育志》《遵化人》等书。

遵化文史公众号 

主编:王亭贯

副主编:李国军、陈淑香、于国生、邵俊波、杨会、孙付东、张莲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