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侯钟

 子夏书坊 2020-08-18
    ​​

本文构成、考证及完成由沅汰和老佛林特船长共同完成。

钟鼓和鸣

青铜器按种类划分,其中有一类为乐器。比如:铙,鎛,钲,铎,铃,钩鑃,錞于,鼓,还有钟。

钟是一种乐器。西周和东周时期的打击乐器。钟的形制起源于殷代的钲,传世的古钟始于西周。

钟的各个部位名称

​传世古钟

晋侯苏钟

克钟


制礼作乐的周代以礼乐治国,礼和乐在周代的社会系统中有格外重要的作用,用以标示不同等级。不同的等级各安其位,各行其事,交汇之后又达到和协统一,这是礼乐治国的理想。

基于此治国理想,用以奏乐的乐器就不是一般的物品,其含义丰富,承担的责任重大。由此看来,钟不只是普通乐器,更是用以象征统治、稳定社会系统的礼器。

《周礼*春官宗伯*钟师》解释“钟师”的职责同时也侧面印证了“钟”在礼乐治国中的重要地位。

“钟师掌金奏。”钟师这个官职,掌管敲击钟鎛。

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演奏的音乐内容是九《夏》。

在祭祀宴乐等礼仪活动中,不同的场合演奏不同的音乐用以区别人物事件的地位和重要性。比如:王出入,奏《王夏》;尸出入(尸,在祭祀活动中充当受祭者的人。),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来宾,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陔(祴)夏》;公出入,奏《骜夏》。

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凡射,王奏《驺虞》,诸侯奏《狸首》,卿大夫奏《采蘋》,士奏《采蘩》。

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钟师要负责以钟鼓奏乐。在射礼时,王、诸侯、卿大夫、士不同阶层的贵族行射,钟师按照他们的身份演奏不同级别的音乐。

《礼记》是汇集先秦时期礼仪制度的儒家经典。在《礼记》这部经典著作中也多次提到“钟”。比如鲁国宗庙里摆放的古乐器垂之和钟。又以“黄钟”、“应钟”、“林钟”等作为音律的名称,演奏的是庄重肃穆的庙堂之乐。在《礼记*月令》里也提到过四时不同之季,每季不同的阶段所对应的乐律。比如“仲冬之月”对应“律中黄钟”。可见“钟”代表的律、演绎的乐与礼的息息相关。也可见“钟”在礼乐为治国之道的周代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直到现在,仍然有“黄钟大吕”这样的词来形容高妙宏阔的至高境界。有“钟鸣鼎食”来表达秩序井然的至高统治秩序。在周代用钟用鼎有严格的制度,相对于贵族的身份,生时祭祀、宴乐,死时入葬都要尊从秩序。所以孔子见到季氏命“八佾舞于庭”,才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可以说,“钟”声四起,震彻在庙堂,弥漫在田野。可祭先祖,可娱宾客,可思远人,可乐淑女。

《诗经*小雅*鼓钟》就是一首思古伤今的吟唱。诗中念念不忘“淑人君子”之德,也可以想见时代之风,以品德之美作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这正是儒家所倡导的风气。诗中的基调也从先开始的略带忧伤到后来的“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的和谐鸣奏所达到的至美至善境界。

美器遗风

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何时并未有定论。

殷商时期究竟属于哪种文明也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殷商是金石并存的时代。礼器祭器及贵族生活用品用青铜所制成者种类及数量十分丰富。比如鼎、斝、卣。但劳动工具多为石制品。比如石斧、石刀、石锹、石犂等。

另一种观点认为,殷商时期已经是青铜时代。青铜之华美,在殷墟的出土文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有礼器、生活用品,还有武器、切割器。比如矛、戈、箭簇、刀,甚至青铜范和冶铜工具。

周灭殷,继承了殷的文化,延续了青铜文明。周代流传到现在最早的青铜器有武王大丰簋、小臣单觯、周公方鼎等。

周代青铜器的形制继承、发展于殷商。这其中有区别的是两个时代的不同风俗。比如周族禁酒,酒器减少。重礼乐,祭祀燕享用具种类繁多。

像“钟”这种符合周代礼乐治国制度的青铜器就得到了完整的继承,演变,和极大的发展。从而也可以证明“齐侯钟”这见未见踪影的名器至少具有曾经存在的可能。

从材质上来说:青铜是铜和锡两者的合金,这种材质出现得比较早。铁这种纯粹的金属现在看来是在西周末年、春秋时代开始使用的。关于材质问题,管仲回答齐桓公的话表达了观点。“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按照当时的审美观念来看,上好的青铜合金形色美丽。不止如此,重要的是当时的青铜冶炼技术提高,青铜的硬度很强。两点俱备,称之为“美金”。

像“齐侯钟”这样重要的礼乐之器,必定用最好的“美金”铸造。这也是“齐侯钟”具有传世可能的依据之一。

神秘“齐侯钟”

齐侯钟之所以成为传世名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其铭文关于“禹”的记载。齐侯钟曾经是最早提到传说中的人物“禹”的实物。

其铭文记录“咸有九州,处禹之堵。”指的是成汤继承、拥有,并治理大禹划定的九州。

最早记录“禹”的实物除了齐侯钟还有差不多同时的秦公簋。秦公簋于1919年出土于甘肃天水,上有铭文一百二十三字。这件原本属于秦景公的祭器一直流传于秦汉时,除了原本先秦时的铭文,在秦汉时期又刻了九字。

2002年发现了遂公盨,它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距今2900年前铸造的遂公盨,上面铸有铭文98字,是中国古代西周中期遂国的某一代国君“遂公”所铸的青铜礼器。

这些流传两千多年的青铜器,从时光中漂流穿越,有幸让今天的人看到,这是唯一能真实感受到历史的机会。但遗憾的是,除了遂公盨和秦公簋的真实存在,齐侯钟仍然只是一个伟说。

关于这件传世名器,究竟还有什么可考证之处呢?

寻踪觅迹

最早提到“齐侯钟”的是《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由南宋薛尚功编辑。

从《四库全书》里也可查知其铭文。

“右鐘銘凡十有三乃齊侯鐘銘分以銘之其文辭比齊侯鏄鐘銘亦有詳略不同者博古錄云是鐘齊物也齊自太公望得國而周天子使召康公命之曰五侯九伯汝實征之以夾輔王室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皆得而正之故自太公流澤之久迄于桓公凡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而終以覇焉是器必首稱于桓公者以其此也至于言封域之出處世次之先後錫賚之多寡此不復論盖已具于齊侯鏄鐘矣”

从对铭文内容来看,叙述太公得国,疆域几何,桓公称霸,讲的都是从西周到春秋的齐国历史。从提到的关于疆域的问题看,此钟至少铸于齐灵公灭莱国东扩之后。

但此物是否传世名器齐侯钟?

一定不是。此钟非彼钟。上面没有一文一字记载了关于禹的事迹,都是关于齐国的自矜之语。《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记载此钟有铭文五十七字。

晚清孙诒让先生是经学大师,考证文字擅于用偏旁部首分析法,对甲骨文、钟鼎文的研究成绩辉煌。比如说他在具体分析某些字的例子的时候会提到一些钟鼎彝器。而“齐侯钟”就是他的依据之一。就好像他曾经亲眼见到过齐侯钟。这又让人不得不怀疑齐侯钟是否真的曾经存在,但后来又不知所踪了?

齐侯钟被陈学勤先生称为“叔尸钟”。又称为“鎛”。被判为春秋末期齐灵公时的礼器。作《春秋史》的童书业也提到过,在《齐侯钟铭》里记载了齐灵公对宠臣叔弓说过的话“余命汝司予莱,陶铁徒四千,为女(汝)敌寮。”

既然有“钟鼓送尸”的礼仪,是不是这件齐侯钟就是祭祀叔弓时用的?齐灵公特意命为死去的宠臣所铸造,上面记录了他们君臣之间说过的话以纪念叔弓?这也与《小雅*鼓钟》里思念远人的情形如出一辙。

以上的种种分析,不过都是作为一个后人因为追慕历史所作的猜想。齐国自西周初太公望得国,至于春秋末陈氏代齐之前,其间数百年的历史。鼎盛时可能代代齐侯都曾铸钟作乐,以其美金之质,有流传至今的可能。但难觅踪迹的原因何其多也。至战国时期,混战之世,以利为上,恐怕不只齐国,哪个邦国都没有心思再专注制礼作乐了。

或许有一天,就像遂公盨一样,传说中的那件记录了禹迹的齐侯钟也会重新面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