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玉里的砂和砣的配合

 钱首相小泉 2020-08-18

高古玉里的砂和砣的配合

好多人玩玉先看品级,谈文化,真假却不谈。着真是个怪圈。真假都不去研究,那还玩什么古玉!

只有在真的前提下,价值,文化才有意义,否则再高档,再稀缺的造型和纹饰,都是空中楼阁

今天聊聊古玉的皮壳

先琢磨一个问题,石质工具,无论加沙不加沙,来回锉磨,是否能留下不间断的拉丝痕迹。只有一种情况能留下,就是粗糙的石质工具不加沙单向磨,可以留下这种痕迹。来回锉磨的打磨方式,必定会形成反复的抵消。

高古玉里的砂和砣的配合

反复的抵消,随着打磨越来越细致,这里就会留下打磨不干净的粗糙和打磨细致的最后打磨痕迹,这个痕迹里有工具的搓磨痕迹,有介质的痕迹。

高古玉里的砂和砣的配合

所以,从工序逻辑上,就直接否定掉了很多春秋战汉的玉器上,留有长拉丝痕迹的状况。运用到实际当中,如果你看到一件加工完成的玉器,表面纹饰也很好,玉料也很好,但是表面的纹饰上,或者纹饰边缘有长拉丝痕迹,一定提高警惕,这个痕迹不合理。

高古玉里的砂和砣的配合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纹饰的起墙位置,只要有起墙、凹陷的纹饰,那么在工艺发生变化的时候,加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痕迹的变化、

还用这个图,平面位置的痕迹,是玉料切割后的平面,这里也是最后的细打磨加工最多的地方。那么箭头位置,这里是形成纹饰的主要加工的地方,这里的痕迹一定要和表面的位置有区别,往往这里相对表面会粗糙,这是皮壳的第二个地方。

这个痕迹的区别来自砣--沙的结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