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多少人算一户?多大面积算一宅?2020农村一户一宅最新规定

 濮山才子 2020-08-18

​农村多少人算一户?多大面积算一宅?2020农村一户一宅最新规定

惠农网

08-14 11:28惠农网官方账号

关注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管控是越来越严格了,而对于宅基地确权这一块现在推行的是”一户一宅“制度,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对于这些现象国家也会根据其具体实际原因进行拆除补偿或者是其他处理。那么农村多少人算一户?多大面积算一宅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2020农村一户一宅最新规定。


农村多少人算一户?多大面积算一宅?


首先咱们说说农村“一户一宅”的定义是什么?据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第六十二条相关法律条文提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也就是说农村家庭以户为单位,每户家庭只能申请一块宅基地。


什么叫一户?简单来说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能够享受村集体资产分配的家庭,划重点第一你必须是本村的户口,第二你是能够享受村集体资产分配的成员之一。那么农村多少人算一户?根据当地公安机关下发的户口簿为准,简单来说三口人算一户,六口人算一户,单身汉一个人也算一户,户口多少个人是根据户口簿上的登记为准。很多农村地区把三到四个人叫做小户,四到五人叫做中户,六口人或者六口人以上则是大户,而宅基地面积也和户口人数的多少有关系。农村多大面积算一宅?可依据《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为准,也就是说五十平算一宅,一百五十平也算一宅。


农村一户一宅面积标准


1.小户:一般指三人或者三人以下,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可超过七十五平;


2.中户:一般指四口至五口人,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一百二十平;


3.大户:一般指六口人或者六口人以上,申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一百五十平。


注意:以上一户一宅面积标准仅供各位参考,具体划分请以当地实际政策为准。


面积超出怎么办?


常见的处理情况就是征收费用,但是每个地区的收费标准不一样,有的地区是根据你超出的面积和使用年限进行收费,有的地区就是根据你超出面积多少进行一次性收费,每平米的缴费费用在十元到五十元每平不等。这个收费标准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来定。


哪些情况下的“一户多宅”可以认定为合法情形?


前文中小编已经说过了,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一户多宅现象,这种现象原则上是不合法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


1.你是因为村集体成员之间的买卖房屋造成一户多宅,同属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内部之间是可以进行房屋转让的,但是得经过村民大会的同意,需要注意的是已经将房屋进行出卖的村民,不等再申请宅基地;


2.宅基地面积符合当地标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通过申请,并得到审批,但是宅基地面积加在一起不能超过当地规定。


3.如果你达到了分户条件却未能分户造成的一户多宅现象可以认定合法,因为村民符合分户条件是可以申请宅基地新建房屋居住的。


4.首先大家要知道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是分开的,村民只拥有使用权,而由于父母去世留下的房屋继承,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也就造成了有的村民朋友有超出一宅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是合法的。


农村一户一宅两个儿子怎么办?


最常见的处理方法就是分户,但是前提是符合分户条件,如果两个儿子有一个已经成年并且有成家的打算,就可以申请宅基地,如果没有资源或者缺少合适的,还能购买同村的房屋。


农村一户两处宅基地怎么办?


第一种如果你是合法情况下的多处宅基地,处理办法有一种就是自愿退出且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第二种,如果你未经过审批私自选了一块地进行新建房子,并且老房子也未拆除的,村集体有权进行拆除多余的;


第三种如果你不想拆除多余宅基地上的房屋,目前在有的地方是推行有偿使用的,就是你可以缴纳税费进行有偿使用;


第四种主动将超出的宅基地面积退还或者是将多出来的宅基地转让给同村的人。


据了解,目前农村一户一宅制度正在各地严格执行,以前宅基地只增不减,现在要调整为有进有出。如果你属于“一户多宅”,也请不要慌,如果你符合特殊原因规定,国家是不会强制拆除的,并且自愿退出多余宅基地的还有补偿。最后,大家可以都来说说,对于农村一户一宅原则你怎么看?你们那的一户多宅现象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惠农网


举报/反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