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吴复景|书房

 百姓文学社 2020-08-18


作者简介

 吴复景,教育工作者,喜欢自称为百姓,关注社会百姓问题。工作之余,玩玩文字,发表文章30多篇,出版了著作《造就孩子》、《百岁人生百年追求》、《百年树人》,著有书稿《人间奇迹》、《廉中人》。

散文坊

文|吴复景

在我父亲之前,先辈都是不识字的农人,没有一点家学渊源。我父亲最初也只是读了三四年书,便去当兵了。

我上小学时,印象中,家并没有见到有可读的书。读到初中,累积了一些课本,我就考虑着它的安放,最初,我用装秧苗的秧桶来存放,读高中后,就用一些成不了“材”的木板,自制一个所谓的书架。工作之后,我并没有着紧去打制衣柜,而是先做了一个书柜。书柜是我自己设计的,质材讲究,木匠技艺过硬。三十多年了,几经搬家折腾,这书柜还坚固如初。

我心无大志,求一间书房,却是我的一个梦。这个梦,扎进我的生命里。这次买了新房,经过反复琢磨,我把一间卧室改建成书房。书房没有繁华的装点,只是利用左面的一壁打制新的书架书柜,右面的一壁安放原有的两个书柜。书房的前面全是红木镶嵌的玻璃滑动门,后面有一门通向小阳台,中间安放一张较大的学习台。这个书房的设置,也算是给精神与文化来点装载。

这书房,是我心中的一间蕴含情感的屋舍,是为我筑一个优雅的梦,对我充满想象和诱惑,满足我的一种向往和心愿。这里可以“静锁清秋”,无论外面多么浮躁,也可让我心神清静安顿。

有的国家,把建设图书馆、图书室当作总统工程。我不曾想得这么高大上,但我自有期望,也有喜爱。我读书几十年,教书几十年,与荣华少缘,却积累了各个年代的书籍。每次搬家,有些家当可以不要,但书籍、书柜,我是把它当作传家宝。三十多年来,无论我流转于何处,这些书籍和书柜,我不忍割情断爱,总是随我迁徙,与我清淡相守,不离不舍。

在我的孩童时期,乡间还是点煤油灯照明。那时,除了上学的课本外,清贫得无书可读,落后得缺乏高人指点,懵懂得用心不够。一路走来,总是忙忙碌碌,总有诸多不如意。书还算是给我一点归属与乐趣,让我沉潜于其中,追逐所谓的理想,不曾懈怠。

初时买的书,我都视为珍宝,先用一些坚韧的纸把封面包装起来,然后才去拜读,释卷后,还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存放好。

藏书,无须担忧它的喜闹,宠辱不惊。它沉淀着岁月的韵味,有着独特的神气,可渗入人的机体,转化为一种营养,滋润着读书的人,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我曾说过:一个家,没有几本藏书,这家人有点可怜。

进入书房,于书柜前流连,扫视柜中的书籍,自有一种修心养性的意境。心烦气躁时,在这小天地里转转,翻翻,想想,可清凉一下心境,获得心神的宁静,解不开的心结,也可缓缓消解平复,和顺通达,找回了自己。心境好时,在这奉读好书,与书中人物共守朝霞,品尝万千世事,可体验万千种人生,“窥天地之大而忘小我”,不知不觉中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在有创作思路时,便去诉说心语,寄寓情怀;有约时,和几个知己书虫一起品茶谈书,叙说今古闲话,旧事风云。虽然这里不是人间胜景,但我觉得似若仙景。“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有它在,岁月有情,江山皆安。

我与书籍,算是亲和、痴爱,毫无虚意。阅读已成为一种内心的需要,翻着书卷,常常是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被其中的文字击中心中的需求,击中心中柔软的情感,或是凝神深思、或是心潮澎湃、或是拳头紧握、或是潜然泪下。真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广东多雨,也多回南天。回南天,翻着潮湿的书卷,我的心也潮湿了。

食物和读书,两样都重要。食物滋养人的身体,读书滋养人的精神。是食物和读书,使人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读书能使生活有更多的趣味,我享受着读书的万种滋味。

我的书房,或许也成章句,或许也成风景。我看过风景无数,最让我留恋的还是书房。

在书房,煮字充饥,养我,醉我。

《百姓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