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工作室 | 肖成刚:解读有道——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教语文 云分享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20-08-18

解读有道

——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朋友您好!欢迎来到四川师范大学—营山校地共建魏良平名师工作室“教语文,云分享”,我是第四期分享人——肖成刚,今天的读书分享,我想从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入手。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安陵君以“受地于先王”之由婉拒了秦王霸道的换地之阴谋后,遣唐雎使秦国去平秦王怒气,灭火善后。唐雎到秦国,却与秦王针锋相对,甚至主动去刺激秦王,虽然后面他以不惧死的语言和行动让秦王“色挠”,但秦王可能会更加怀恨在心。那么,唐雎是不辱使命,还是辱了使命呢?《战国策》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一文写到卒章显志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却不戛然而止。居然在后面又写了一个句组——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这是画蛇添足了吗?

《背影》中的父亲的确“不遵守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而且没有必要亲自为儿子买橘子,因为让儿子自己去买,又快又安全,还锻炼了儿子的独立能力,可朱自清为什么要刻画一位为儿子买橘的不潇洒的父亲形象呢?为什么作者没有用像《春》《绿》《匆匆》《荷塘月色》那样华彩的语言,排比的句式,大幅度的渲染来写父亲呢?

鲁迅先生是语言大师,他说“文章写成以后,至少要看两遍,要将可有可无的东西删去”,但他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为什么用两段文字来对“阿长”这个名字进行叙述呢?

这些经典,我们熟悉;这些“问点”,我们却疏忽了。好在有了它——《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当我仔细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经典作品原来可以借如是“问点”进行全新的解读。

从作品的风格上来说,《战国策》是表扬策士的,表扬的是唐雎的“智”与“勇”,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唐雎的确不辱使命。

从艺术的角度来说,《与朱元思书》写到表现主旨的高潮部分就应该停笔了,造成一种突然的结束感,给读者留下余味;但从现实的真来说,作者没有转移对自然景观的迷恋,仍然一如既往地沉醉在美好多变的景色之中,这是一种欣赏的持续,反而使结束感和持续构成一种张力。这是艺术美与现实真在对比中的完美统一。

通过“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对比可以发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不遵守交通规则,形象不潇洒,没有了实用价值;但是父亲越不顾交通规则,越不考虑自己的安全,越不管自己的形象,就越显示出对儿子的深厚情感。情感是超越现实理性的,没了实用价值却有了艺术美的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完全统一的,也不是分裂的,而是“错位”的。因为“错位”,所以作者用“朴素”的语言对父亲进行大量篇幅地叙述,又让“实用价值”回归到了本位,与“艺术价值”完美统一。

通过分析鲁迅先生作品的“风格”,我们从中找到了矛盾点,再加以分析,于是就有了结论。一是正常情况下,可以把他人的名字随意安在自己的头上的人,这人一定是社会地位卑微,不被尊重的人,阿长就是这样的人,由此得出鲁迅先生对下层人物的“哀其不幸”;二是名字被人随意安排,她居然不反抗,还认为这很正常,这说明这个人麻木,由此得出鲁迅先生对下层人物的“怒其不争”;三是勾联鲁迅先生其它作品中有关人物名字的叙述,如《阿Q正传》里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他们都没有名字,祥林嫂是因为其第一任丈夫叫祥林,那么由此推断,当她嫁了第二任丈夫贺老六后,应该改叫“老六嫂”了,或者是叫“祥林·老六嫂”,可为什么只承认她叫“祥林嫂”呢,因为这是旧理教的规定,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那些把荒谬的旧理教当成习惯的人”是多么的痛惜与无奈呀!

这些分析,均见诸《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孙先生对经典作品为什么会有如此新颖独到的解读呢?


孙先生说,他解读文本的方法是“还原”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在“还原”方法中,又分为“艺术感觉的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和“审美价值的还原”等等,而在“比较”的方法中,又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横向比较”“艺术形式比较”“历史比较”“流派比较”“风格比较”等等。但是,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低层次的操作性方法。其高层次,从哲学上说,就是分析的方法。怎么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对象加以剖析,根本就是不应该从统一性出发,而是应该从差异性,或者矛盾性出发。

读了孙先生的这段论述,我们有必要认真梳理一下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关系是怎样的。高层次的“分析”与低层次的“还原”这二者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面对一篇作品先要有“分析”的想法,再找到分析的途径,就是“还原”,在“还原”中进行“比较”;而在“还原”与“比较”中,又必须要有“分析”的过程与思考,“分析”成果的产生等。用孙先生的话说,分析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将之转化为操作性方法,并使之系统化。

但我还想将孙先生“分析”“还原”“比较”的理论通俗化,条理化。

孙先生的理论本质是:把形象还原到原生状态,然后寻求二者之间的差异,构成矛盾,再加以分析,建构出解读者对作品的,契合作者观点、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正确的解读成果。其实,这也是解读作品的切入口,一把金钥匙。具体方法有:将艺术形象中的情感逻辑还原到现实中的理性逻辑中去,从逻辑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艺术美”还原到“科学真”中去,从价值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作品”还原到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去,从同类作品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作品”还原到同题材作品中去,从不同作品形式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作品”还原到流派特色中去,从不同流派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作品”还原到作家风格中去,从风格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作品”还原到作家原稿中去,从不同稿版角度进行对比分析……概而言之,一切都是为了找到对比点,寻求差异,在矛盾中去理解艺术,而且是主动地理解并接受艺术。

接下来仅以孙先生在书中对唐人贺知章的《咏柳》一诗进行“还原”“比较”“分析”为例,来理解他解读作品的方法。原诗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怎么去解读这首诗,如果从“科学真”的角度去理解这首诗,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句从整体上写柳树长得茂密,第二、三、四句从“点”上写柳树长得茂密。柳树为什么长得茂密,在大自然中,春天来了,温度提高了,柳树的遗传基因起了作用,才有了柳树那茂密的美,而柳树那茂密的美,最能表现其特征,所以,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表现对象的特征。以上分析这是“科学的真”,但诗人并没有按科学的真去写,科学的真应该这样写——嫩绿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细柳条。不知细叶谁裁出,料峭春风似菜刀。柳树明明不是碧玉,却要把它说成是玉的;不是丝织品,却要说它是丝的。我们将“艺术美”与“科学真”一对比,就显示出了矛盾,这里解释矛盾的答案就是——作者借助想象,让柳树的特征转化为情感的特征了,诗人的情感很激动,他断言柳树的美,比之自然的美还要美。一个“碧玉”让人想到绿这种颜色;再加上一个“妆成”,很容易让人想到“小家碧玉”这个成语,从而想到妙龄少女,想到她的楚楚动人,更想到青春与生命。再看看“绿丝绦”,它让人想到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于是眼前的柳树也就有了风韵。同时,为了让“春风”失去“科学的真”,诗人以“剪刀”喻之,以“裁”字应之,问答之间,春风姑娘的纤纤玉手,瞬间将万物孕育而出,大自然的工巧妙矣!

从孙先生的作品中,我能得出一条切切实实的行动纲领,那就是——搞研究,必须要有方法论的自觉,找到方法论,方可对经典进行自觉地分析建构。


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曾经执教的一首诗歌——王维的《使至塞上》。在那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一直在寻求诗歌的矛盾点,希望通过这些点带领学生读懂诗,读懂王维,读懂像王维那类的文人。现展示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断实录如下。

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同学们,老师认为这是一首有问题的诗。

吃惊,都表示不同意。

:哪里有问题?

:首联有问题。“单车”说明什么?

:随从少,孤单。

:读题及题下注解。王维是以什么身份出使边塞的?

:监察御史。

:这官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书记呀,他去慰问将士,人怎么这么少呢?那随从少的确是一个问题。

生表示同意。

:“欲”什么意思?“居延”在哪里?

:“欲”打算,想要,将要之意。“居延”在今天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

:“长安”到“居延”约有1500公里,诗人“欲问边”就到了千里外的“居延”了,这说明什么?

:走得急,走得远。

:走这么急,难道是边关有紧急的战况。也不对呀,“孤烟”指一炬烽烟,唐代一炬烽烟表示平安火,两炬烽烟表示有战况,三炬烽烟表示战况紧急。看来,这也是有问题的!

表示同意

:尾联也有问题,“萧关”“燕然”在哪里?

读注解

课件展示:

:“居延”在今天的内蒙古,“萧关”在今天的宁夏固原市,“燕然”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王维走错路了。

:他怎么犯了这种地理上的错误呢?我想出现这些问题,当年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从写作背景去找答案。

课件:

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边地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一带),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担任河西节度使判官。

:“监察御史”与“节度使判官”是矛盾的,一个是中央级的官,一个是由地方节度使委任的协助处理公事的僚属(非正式编职)。一名京官怎么又成了地方上没编职的僚属呢?实际上呀,是王维被排挤出了朝廷。皇帝的意思是说,王维同志,你这次出使后,就在地方做官了,不要回京都了!正因为这样,所以这次出使随从少,走得急呀!他走错了路,无非是想告诉我们这次出使的地方离长安很远。当然,王维写的也可能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故事,也许是把几个有同样遭遇的人的事,写在了一首诗中。

:王维想呀,自己31岁考中状元,好不容易得到张九龄提拔作了右拾遗,跟着宰相张九龄混,想干一番事业,今天却因为,善于玩弄权术的李林甫把正直有为的张九龄排挤出了朝廷,自己政治上的没了依靠,调任监察御史,出使边塞,还担当一个什么判官之职。这滋味好受吗?

:不好受!

:心情会怎样?

:郁闷,孤寂呀!

:请读颔联

:“征蓬”什么意思?

:没了根的蓬草。

:没有根的蓬草有什么特点?

:身不由己呀,飘零无依呀!

:这像王维的现状吗?

:像。

:“归雁”是候鸟,它一会儿南,一会儿北,这叫“居无定所”呀!这多像我们的王维呀!这一联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比喻,写出了诗人那种身不由己,居无定所的孤寂心情。

:那这样说来,颈联似乎出了问题。既然心情孤寂,为什么画面的色彩如此丰富呢?把这一联改成“大漠孤烟瘦,长河落日残”,可以吗?

:我认为不可以,这里是以乐写悲,反衬其孤寂心情。

:我也认为不可以改,此时的王维虽然郁闷,但边地的风光太美了,也许他的心情会好起来!

……

:老师再给大家出示一点资料,也许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答案的。

课件展示:

①王维的家人信佛。

②王维的字号取于佛教经书《维摩诘经》。

③王维中年的诗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明白了,王维喜欢佛文化,学佛的人万事都看得开,所以,这一联色彩写得丰富没有问题,它体现出了王维乐观豁达的情怀。

:不错!这真是一个可爱的王维。那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像成有点孤寂失落,又乐观豁达的王维,去读这首诗。

生读。

:由此看来,王维这首诗是没问题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把它改成了两首词,你们判断一下,哪一首词的情味更适合原作。

课件展示:

改作一

点降唇·出塞

羌咽云游,西都千里别成旧。落日长河,一缕孤烟瘦。

雁征大漠,飞蓬燕然走。关山夜,孤帐冷月,谁共残灯愁?

改作二

定风波

欲别西都碧草青,单车能有几斑鸣?居延萧关燕然路,疾行,飞蓬逐雁一浮萍。

大漠长河横古道,何惧? 楼兰烽烟暖日曛。休诉穷愁兼罹乱,闲看。苏门先生阮步兵。

讨论。

:我觉得第二首更适合原作,它有乐观豁达的情味在里面。

:对,第一首只有孤寂,第二首上阕的有孤寂味,下阕更有豁达情。所以,我们在改写作品时,不能把原作的情感基调给改了。

解读这首诗,虽然我找到了它的“矛盾点”,并进行了有一定深度与广度地分析,但直到我读到孙先生的这本书,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这样解读作品的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这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真好!谢谢孙先生,谢谢他的“分析、还原、对比”之法。

【完】

撰稿:肖成刚

排版:李  珊

审核:魏良平

作者介绍

肖成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营山县化育中学副校长,营山县初中语文“肖成刚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魏良平名师工作室”成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