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广】诗词美学课 孙绍振:教你读懂古诗词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这十本藏书中,我反复看的是《月迷津渡》)

孙绍振教授是我心中的古诗词赏析第一人,位置无人可以取代。2年前的我对古诗尚无一丝一毫的鉴赏能力,直至读到孙教授的《月迷津渡》,如下里巴人邂逅桃花源,又如凡夫俗子误入瑶台仙境,我惊异:这才是品读古诗的正确方式。

自此成为孙教授的粉丝,万劫不复!

正是因着孙教授的微观解读,我才得以第一次有滋有味地品读古诗,不啻于盲人看到绚目世界,孩童尝到酸甜滋味,令我欢欣,雀跃,乃至狂喜不止!既喜有幸结缘,使我领略到古诗的真正魅力,又叹相逢太晚,在最好的年华错过了最好的诗!

近2年来,我慢慢地喜欢上读古诗,背古诗,品古诗,乃至带着我的学生一起学古诗……我习惯了每天读一点古诗或古诗赏析,古诗竟成为我的生活必需品,这颗诗心完全是被孙绍振教授熏出来的。

孙教授以84岁的高龄在喜马拉雅开播《孙绍振:教你读懂古诗词》系列讲座,实是古诗爱好者的幸事,特邀大家一起来收听。


【附】2018.6旧文《谁才是天下第一》

古诗文解读领域,谁才是天下第一?

答案仁者见仁。

在我心中,有一位学者,他的文字使我读后如醍醐灌顶,如大梦初醒:我第一次明白了《春晓》究竟好在哪里,《悯农》为什么要用“谁知”而不是“须知”,杜甫的绝句成就为何不及律诗,夏天为什么缺乏诗意经典,唐人绝句何诗最优……人生得以第一次有滋有味地品读古诗,不啻于盲人看到绚目世界,孩童尝到酸甜滋味,令我欢欣,雀跃,乃至狂喜不止!

毫不夸张地说,这位学者使我对诗歌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他就是孙绍振。

在读到孙绍振先生的文字前,我对于古典诗歌始终有一层隔膜感:古诗已经倒背如流,却不解其妙,《春晓》《登鹳雀楼》《静夜思》这许多诗歌早已随着儿时的诵读沉入骨血里,化为肌肉记忆。但是它们好在哪里?我半个字都说不上来。

我开始试着读一些解读文章,可大多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作者大发议论,滔滔不绝,而我却如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丝毫不为所动。

比如有一段对《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的阐释这样写道:

第一,万千柳丝表现了“柳树的特征”。不但写了柳树而且歌颂了春天。第二,从“二月春风似剪刀”中看到,诗人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

又如有一段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的阐释是这样的:

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诸如此类的文字使人昏昏欲睡。

以前,我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境界般若,无法领会古诗背后的深意。只能赧赧然,自惭于个人的渺小。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了,这些文章全都是废话,全是在不露声色地浪费他人的宝贵时间。

我不愿不求甚解,所以后来又陆续读了一些文章或书籍,也有不像上面两篇写得那么滑头,甚至还不错的,但始终没有能令我耳目一新的。

闫红《诗经往事》,闫红对这个世界的触感十分敏锐,很能见微知著,所以她的文章写得十分好看。但正因作者个人风格过于强烈,显得《诗经》不过是被借来浇闫红块垒的一杯酒罢了,没有《诗经》,也可以很美。

施蛰存《唐诗百话》,该书可谓是良心之作,作者旁征博引,查阅了各路资料,考证严谨,以探求古诗本意为主,也牵涉一些格律常识。稍许欠缺了些趣味。

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叶先生词学功底十分深厚,也很能见微知著,把一个词,一句话的意思挖得很深邃,很得意味。但是她写古诗就不如写词那样得心应手,总喜欢把西方理论和古诗结合起来,不是很能接受。

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值得一看,殷实考证与独特感受兼有,只是文章系半白话写成,普通读者需要耐心。

刘逸生《唐诗小札》,写得太为浅淡,没什么味道。

李元洛《唐诗之旅》,文笔风格有点像《文化苦旅》。

上海辞书《唐诗鉴赏辞典》,这本书可以当资料随便翻阅,但是文章质量过分参差不齐,鱼龙混杂,不宜盲从。

还有几本不怎么出名的书,比如李霁野的《唐人绝句启蒙》,内容并不出彩,《名家讲唐诗》,中华书局也会出这种拼凑之作,也没什么写的必要。

总体来说,评论家们要么是考证有余,个人观点不足;要么是太多印象式的论断,却没有把道理讲出来。

而孙绍振的文章,完全没有空话和套话,也不拘泥于历史考证,完全是从文本出发,做到了真正的文本细读。

比如作者采取还原法,如此解读《咏柳》:

柳树本不是碧玉,但就要说它是玉,柳叶不是丝的,却偏偏要说它是。这里当然有柳树的特征,但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情感特征——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从语言的运用上来说,这样的说法,并不见得特别精彩。最为精彩的,是后面两句,把春风和剪刀联系起来以后,前面的句子也显得有生气了。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有了这个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了。女红和妆是自然联想。这首诗在词语的运用上就显得和谐统一了。

但光是这样分析似乎尚未穷尽这首诗全部的艺术奥秘。因为裁剪之妙,不光妙在用词,而且妙在句法上。

……后面的内容就不再摘录了。

不仅是古诗,作者对于现当代诗歌,古今散文,戏剧,小说,都有着自己别树一帜的解读。比如《再别康桥》、《背影》、《雷雨》、《安娜·卡列尼娜》等等,均十分值得文学爱好者一读,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就更有读的必要性了。至于理由,套用作者本人的话:

分析不是解读作品的唯一法门,其理论依据是:可以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解读。但是,整体感悟有深浅之别。感受到了的,不一定能够理解,理解了的,才能更好地感受。所以不能单纯依靠感受,在生活中也不能绝对地跟着感觉走。感受是需要深化、准确化的,不能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理解要深化,只能通过分析。分析作为哲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篇幅再小,也不例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