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丘专栏(123) | 唐海峰:范仲淹与庆历

 香落尘外 2020-08-19

文:唐海峰  / 图:堆糖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在其著名的《岳阳楼记》的开篇之言。庆历为宋仁宗赵祯的一个年号,该年号共计八年,也就是从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至公元1048年庆历八年。短短的八年,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这也是范仲淹最辉煌也最难过的一段时光。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的关系非常紧密,一提到庆历新政肯定绕不开范仲淹,而提到范仲淹就不能不说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可以说是范仲淹一生仕途的顶峰。可是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范仲淹的人生也黯然落幕,在庆历新政结束短短的六年后,范仲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他重新赴任的途中魂归星辰。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范氏一族世居邠州,也曾经是名门望族。只是到了范仲淹高祖范隋的时候,家道已经渐渐衰落,再加上中原兵荒马乱、狼烟四起,遂渡江南下,担任丽水县一个小小的县丞。由于中原无法再居住下去,范氏一族迁移至吴县,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市,所以范仲淹也就成了江苏人。

公元989年,八月丁丑日公历的10月1日,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现在看来这个出生日期就很有意思,在新中国国庆的日子出生,也许就早早预示着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一年后,淳化元年也就是公元990年,其父范墉因病在任上去世,范家突然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谢氏实在无法抚养这个两岁不到的孩子,只得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小小的范仲淹只能改从朱姓,取名朱说。

时光飞逝,一晃这个叫朱说的孩子22岁了。时间到了大中祥符四年公元的1011年,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伤心难过之下,辞别了母亲,前往南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并投师戚同文门下。划粥割齑,数年寒窗苦读后,他已经博通儒家经典的要义,在师生中已经很有名望。四年后的大考,也就是公元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一介“寒儒”成为一名进士,终于功成名就,被任命广德军司理参军,官居九品。两年后的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范仲淹因工作出色、清正廉洁,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上书皇帝要求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认祖归宗后的范仲淹,渐渐在朝政和文学、教育方面展现其突出的才华。公元1027年,辞官守丧的范仲淹,受到当时南京留守、应天府知府晏殊的邀请,到应天府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正是在担任这一教席期间,范仲淹的教育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示,其倡导的时事政论,使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朝廷中影响越来越大。

守丧结束后的范仲淹,开始在各地任职锻炼,其执政治理地方的才能,在朝野中得到一片喝彩。经多年地方为官,范仲淹已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可是只是一名政治家是远远不够的,他的军事才能在随着北宋边境情况的恶化,而渐渐显示出来。

西夏与宋朝的战争开始了。公元1039年,为逼迫宋朝承认西夏的地位,李元昊率兵进犯北宋边境。公元1040年,因边事吃紧,战事对宋朝极为不利,仁宗以范仲淹前期在与西夏的军事战争和朝野中声望较高,众望所归,召其回京师,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半年后,范仲淹申请担任延州知府,在其到任后,立即着手更改军队编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通过战争来实际锻炼军队的战斗力。这种先进军事思想,直到我们对越战争的十年轮战还在使用。同时在其备战期间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其军事才能通过这一系列的军事动作,展现无遗。由此看来后人称其为军事家一点也不过分。

公元1041年宋仁宗更换年号为庆历,庆历这段历史上重要的一笔开始涂写。庆历二年(1042年)闰九月,李元昊分兵两路,再次大举攻宋。宋军大败,战死9400余人,史称定川寨之战。李元昊获胜后,挥师继续南下,关中震动、朝野哗然。仁宗皇帝急召范仲淹领兵增援。十月,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来进行援救,李元昊看到范仲淹率兵来援,遂率领西夏军队撤出边塞。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范仲淹作为一名军事统帅,在西夏人心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分量,被称为军事家绝不是浪得虚名。经此战役,仁宗非常欣赏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加封其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任鄜延路都部署、经略安抚招讨使。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授枢密副使,六月,有谏官上言仁宗皇帝,范仲淹有宰辅之才,仁宗欲拜其为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辞不就。八月,仁宗罢免副宰相王举正,再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并多次召见范仲淹,征询天下大事。范仲淹感受到仁宗励精图治、治理国家的态度,遂作《答手诏条陈十事》,上疏仁宗“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著名的庆历新政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

可仅仅一年的时间,到了1045年也就是庆历五年,由于庆历新政,越来越触及到守旧势力的利益,反对声新政的声音愈加激烈。很快,宋仁宗抵制不住保守派的压力,开始废除了庆历新政的各项改革措施,庆历新政宣告失败。以范仲淹为首的一批改革派纷纷遭到贬职,全部被驱逐出朝廷。庆历新政的失败,自然有客观的原因,比如新政主要针对官员的改革,这样就极大地碰触到权贵,也就是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肯定会遭到他们疯狂反对。再有就是改革的措施冒进,改革官员的执行政策敷衍了事,以及宋仁宗改革的决心不彻底等等。但最根本的还是,范仲淹的改革思想超出了封建王朝的范畴,在当时的条件下,经行这样的改革是不可能,也不会实现的。范仲淹本人由于受到自身认识的限制,只想着整顿吏治,而没有把发展生产放在第一位,这样就没有让普通的百姓,第一时间得到改革的实际利益,也就失去了改革最广大的群众拥护。看看我们现在新中国的历次改革,成功的改革,始终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样就极大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毕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的危机,同时也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后范仲淹请求出知邠州,仁宗准奏。冬十一月,范仲淹因病上表请求解除四路帅任、出任邓州,仁宗升其为给事中、知邓州。范仲淹开始了在邓州的传奇。

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开始了在邓州执政的三年时光。在到达邓州不久,他发现这里的文风不振,作为一名教育家,他首先兴办教育,创建书院讲学堂——春风堂,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建造了花洲书院。闲暇之余他亲自到书院讲学,一时间邓州文运大振,并对后世邓州的文化影响深远。

随着范仲淹在邓州的教化治理,邓州人民逐渐认可这位曾经的宰相,正是由于邓州人民绵延数里的苦苦挽留,才让著名的《岳阳楼记》这个历史名篇,也同样留在了邓州,留在了邓州人民为之骄傲的花洲书院。

庆历四年,作为范仲淹的好友庆历新政的支持者滕子京被贬。而这位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人物,在被贬岳阳后,实在是干了一件流传千古的事情,重新修建了岳阳楼。修好后的第一件事,滕子京就想到了要范仲淹来为此楼写一篇记。于是派特使带来了岳阳楼的一幅图画,星夜疾驶送到了范仲淹讲学的春风堂里。

于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出现了,特使青衣小帽,躬身等候在堂下,端坐在堂上的范仲淹,徐徐打开图画,时而凝思、时而奋笔、时而观看图画,《岳阳楼记》这篇煌煌大作就在特使的等待中一蹴而就。特使的马蹄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迅速传遍整个大宋,进而传遍整个中华民族。

我有幸去参观了现在的花洲书院,这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人民东路,占地面积211亩的书院,是2002年,邓州市委、市政府,历时三年,全面修复的。

整个书院坐北朝南,由百花洲园林、书院和范文正公祠三部分组成。大门口穿过一座桥,高大的牌楼上就是“花洲书院”四个大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中院更有全国少有的小巧精致的泮池,状元桥,成为书院一大特色。书院西侧并列为二进一院的范公祠。在范公祠里有四棵桂花树,据说还是当年范仲淹种植的。范公祠北为新建四进三院的名人馆,中院有古三眼井——范公井,整个建筑风格为清代北方建筑。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乡清代江南园林风格,从而使花洲书院形成一体的中国典型书院园林。书院内最有名的属清代建筑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和景范亭,这些建筑目前仍然保存完好。

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诞生在春风堂里。现在在书院还能看到,滕子京的特使站在堂下等候范仲淹写文的场景,这当然是后来建造的。

现在的花洲书院,只是邓州的一处景点,已没有了书院应有的功能,不过花洲书院的文风精神却得到很好地传承。据当地人说,以花洲命名的花洲小学仍然是邓州甚至是南阳都有名的学校,这也许就是对范公精神的最好传承。

三年后,庆历年号结束,仁宗改年号皇祐,范仲淹离开邓州,任杭州知府。又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上任途中病逝,而病逝的地点就是他出生的徐州,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吧。他从这里来到这个世界,历尽一切后又从这里离去。

范仲淹去世后,仁宗亲书“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文正”是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想得到的一个谥号,而翻遍整个宋朝的历史能得到这个谥号的也仅仅九人。这也许是对范仲淹一生最大的肯定。这个谥号很好地反映了范仲淹的形象:“文”字,体现了他“经天纬地”的才能文略以及勤学好问的优良品德;“正”字,巧妙地反映出他不慕名利、正气凛然的气质。范仲淹不仅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将帅,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领导的庆历新政运动,为后来王安石变法拉开了序幕,他制定的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使宋朝西部边境得到长期的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