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T叔叔慢慢教-34-烦与躁

 钱要向我飞 2020-08-19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烦与躁

     当我们后脑勺这边哦这个气血还有水份凝滞不通的时候,这个病毒就不是那么容易离开我们人体,就是你要把它赶得差不多可以走了,它还有一个地方可以抓住,那这个最后这个病毒抓住这个后脑勺这个东西的感觉呢会让人烦得受不了,那像我们人哪,为什么会烦呢,其实张仲景的书里面有很多辩证点哦,是用烦跟躁这个字来排比的,这个烦躁的躁是足字旁的躁喔,不是火字旁的燥,因为火字旁的燥的干燥的燥,就像以后如果教到葛根汤证,会讲到葛根汤可以治热感冒,那热感冒的时候你的身体会觉得身体燥热燥热,那是火字旁的燥,干干燥燥的燥,但是呢这个足字旁的这个“躁”呢,张仲景的书有说是“烦躁,躁烦”然后怎么样,它通常呢写烦躁的时候呢那个人不见得会死,写到躁烦的时候那人就会死哦,这是张仲景在标示这个人的阴阳状态的时候会用这样子的讲法,那烦这个字呢其实就是火烧头,就是烦这个字这边是个火,这边是个页,页是象形文字,画一个人的头部,烦呢多多少少它包含到一个里面有热被包在里面的现象。

    那么躁这个东西呢,就不是这样的感觉,那像曹颖甫啊他就说,什么叫做烦呢,就是当一个人里面有热闷在里面的时候,他的这个身体里面的生命能动一下,他都会觉得有东西挡到他,憋到他,所以这个人如果是烦的话人是怎么样啊,烦的话就是——诶好像平常看这个书看得下去,现在看看觉得不太好看,然后平常小孩子在你身边你还会抱一抱说,宝宝乖,现在就觉得好吵哦,然后看电视觉得好低级哦,然后就是不管接触到任何事情都会带起你一种不爽的感觉,所以烦这个东西是这个人主观的,有意识的,对于它平常能够容受的事情,现在就会觉得有不爽的感觉,就叫做烦,那当然大青龙汤这个所谓的手足烦,那手足烦就是那个不是人心情的感觉,而是那个人手就觉得放在这边也不对,放在这边也不对,就是一直换位置,那叫做手足烦。

    那那个“躁”是什么呢,那所以烦的话是里边有热,可是躁的话呢就是这个人,曹颖甫说“好像坐不得,站不得,反复颠倒,然后呢跑来跑去,然后手足不得暂停”,就是这个人是一个无意识的身体有很多多余的动作,但他本身的意识上面有点模模糊糊的,所以你说最轻地躁是抖腿,啊,这个不是烦,是躁,抖腿是躁不是烦,所以呢就是阳虚的人会抖腿,那这个阳实的人那个气比较能够往下降,那个腿会自动地喜欢贴到地面的,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

    那所以呢我们这边是讲到烦,而烦的状况像大青龙汤证会烦是因为它外面的这个寒气已经把卫分跟营分都封死了,可是他里面的肌肉啊有热,然后出不来就闷在里面,那个人会烦,或者白虎汤证,就是肌肉发热,肌肉发热这个阳明区块,所以热很大所以会烦,那承气汤证热很大会烦,那另外还有一种烦呢,是你的阳气被阴浊之邪啊包住了不能挣脱,那个时候会烦,就像大青龙汤证其实也是,就是它的这个烦就是它外面的寒气太厚了,把里面的热包住了,所以那个人不一定能够直接感觉到自己在热,可是它那个热不能够挣脱,他那个人身体感会让他烦。

    那代表性的一种会烦的寒证是什么呢,是吴茱萸汤证,就是在少阴篇我们会遇到一个吴茱萸汤,吴茱萸汤就是是典型的这个人呐身体里面很多重要的区块什么肝啊脾啊都被阴寒之气啊纠住了,然后这个人被阴寒之气纠住了,他的灵魂会觉得自己被什么东西绑住了,所以很想要挣脱,那那个灵魂想要挣脱的那种身体感哦它转化成我们有意识的感觉的时候是一种烦,所以吴茱萸汤的这种偏头痛,往往他问证的时候病人会说一句说“啊,我头痛得想去撞墙”,那如果不是吴茱萸汤的偏头痛,那个人就可能倒在床上就躺在那边就觉得痛啊痛啊,血虚头痛就是靠在那边觉得痛啊痛啊,那就忍着吧。但是那种阴邪包住你的阳气的那种头痛,那个人就会说痛得想去撞墙啊,就是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啊,那当然像这个状况如果说那个啊,为什么这个人吃桂枝汤会变成这样呢,其实气血瘀在那面,就像我的话呢是有那种坏习惯喜欢躺在床上拗个头靠个枕头看书,那这样子的话这个地方就瘀住了。

    就是这样的事情都会让人那个头里面那个这种不该有的这种气就瘀塞得太多,那所以这个“反烦不解”的感觉呢其实我们知道吴茱萸汤证的那个烦得不得了是阴邪把这个人包住了,这个阳气想要挣脱,那同样的呢,这个桂枝汤那个“反烦不解”也是一样,如果你要把那个灵魂的状态具现化呀,那个感冒的病毒就像一只鳖咬着你的后脑勺一样,就是整只都在那边甩来甩去,然后它的嘴巴还不放掉,那那个时候你的灵魂会觉得很烦啊,所以呢这样子的一种感觉,这种身体感,身体的一个形而上的身体的感觉转化一个讯息到你这个有意识的范畴的这种感觉,就可以让你看到说“噢,这个邪气只剩这一点还挂住了”,那我们要怎么样把那个鳖打到松口呢,那就让它没有东西可以咬,所以呢你就用这个放血疗法,把这个后脑勺这个地方,像风池风府啊你也不是用,真得用那个几寸长的针刺进去啦,当然这个风池的话是可以刺的啦,胆经上的风池是可以刺,督脉上的风府的话那就是,你都知道那个解剖的时候怎么杀青蛙嘛,就是对准它的风府刺下去,然后它的延脑就毁掉了,所以这当然不是指,这当然不是真的要你把这个长长的针捻进去啊,风池是可以啊,但技术也要好一点,所以刺进去要对准这边的这只眼睛这样子下针,但是不要管刺进去,就张仲景这个疗法就放血就好,那放血就是用那个放血针在那两个,这三个穴上面点一下挤一滴血出来,那它上面瘀积的这些湿寒之气啊就会顺些,但是其实同学也可以不要用刺的啦,就刮痧片就这样帮他刮就对了,就刮到它那个皮肤,你们要刮痧不是要刮到皮肤红红的嘛,就这样子刮刮刮,然后刮得差不多然后再吃桂枝汤就可以了,就是意思到就可以了,这个基本上这个东西上都不是什么天大的绝症啊,不要搞到那么大件事,但是呢这东西又在标示,你知道张仲景的这种文字在标示什么呢,他说你不要说感冒吃一个什么汤差不多就可以收工,有的时候就是差了一点点不能收工,就像这个桂麻各半汤,它那个邪气是逼到皮肤表面一点点,可是就差那一点点这个人就觉得我还在病啊,我没有好啊,那如果这一点点也不处理掉的话,那病就会回来啊。

    那同样的,桂枝汤吃了反烦不解,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解,那个鳖咬了两天又钻回来了,所以就是说还是要知道怎么对付,所以即使是这种不是什么必成致命的病,但是呢这些小巧的手法以及张仲景他用这样的方法让你去理解,就是用这样的不同的症状的排列组合让我们去认得说,哦这样子的时候他的邪气是被逼到体表那一点点了,这样子的情况是那个邪气它只勾到你的后脑勺一点点了,就是这些辩证的细微的东西都是读伤寒论我觉得要医术进步就去把这些东西硬吃下来,其实这些条文很讨厌的,如果是第一次读伤寒论或者第二次读伤寒论,但读过之后都会忘光,有没有这种感觉,因为感觉到就是很不容易记得,就像我觉得这几条,我第一次读伤寒论,根本读完就忘,那么第二次读的时候就跟同学讲说我们要把这三条哦抄在小纸片压在我们的桌上,不然以后看着都会忘,因为像桂麻各半汤证这几个各半汤证哦,临床会不会遇到,会的,因为那个人他就是感冒被你治到好像差一点点的时候,那样的病人会有的,就是临床是会遇到的,并不是很罕见的,这个特殊的状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