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海门天补镇上老竹匠(文/张垣)

 百年yesuo 2020-08-19
郁氏文化

【郁氏文化】海门天补镇上老竹匠

作者||张垣

号称海门西大门的天补镇,本是个聚泥水木竹能工巧匠的乡镇,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此类工匠越来越少,目前活跃在镇区范围的竹匠唯顾元平一人了。

顾元平,土生土长于天补镇西市梢,今年75岁,17岁那年,父母认为光靠挣工分过日子艰难,于是想把儿子送到同一生产队的哑巴竹匠张升官那儿学手艺,征求儿子意见,元平毕竟年轻,说一个能说会道的小青年拜哑子为师有点坍台,再说将来怎么样请教?说啥也不愿意拜师。可是父母联合起来教训儿子,他们指着家里的竹篮畚箕道:"张师傅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心灵手巧,做的竹器既好看又结实,镇上人都喜欢买他做的竹器,你又不是跟他学唱歌吃开口饭,而是学他竹刀下的手艺,他有我们面子才答应收你做徒弟的,你却嫌比人家勿会讲话,勿知天高地厚,放着一只比做工分好的饭碗,你却不要,真不懂事!"

元平虽然嫌比张竹匠是哑子,但他也知哑竹匠是镇上同行们认可的一流手艺,再看看哑子家凭手艺挣的钱多,日子也比一般人家过得滋润,因此只得随父母到张家去拜师。张哑巴拿着竹刀示范劈篾,打着手势告诉他,你要在这里学三年,我会把手艺样样传给你的。

从此以后,他就跟随哑竹匠学手艺。哑竹匠授徒采取手把手的教艺方式,从劈篾开始,师傅示范学徒跟着学,学得到位,师傅脸上写满灿烂笑容,还比划着要收徒弟为干儿子。徒弟学得不到位,就用竹尺轻轻地敲他头,提醒徒弟注意,师徒关系融恰,元平的手艺不断进步,三年满师,大小篮子,淘箩,畚箕,都能独当一面。在那挣工分过日子的年代,他除了正常出工挣工分外,利用早晚和雨天,节日等时间做竹器赚钱。为了不抢哑师傅的生意,他常常骑了自行车到周边乡村兜售,顺便做点好事,谁家的篮子坏了角,他修一下不收钱,因此人缘好,大家愿买他的竹器。不仅在天补周边卖,而且下江南到上海郊区做生意,赚了活铜钿,积少成多,为以后造房子,攀娘子打好了基础。

正如元平父母常讲的"荒年饿勿煞手艺人"那样,勤奋的顾竹匠凭手艺赚的钱,日子活得滋润,天天有事做,人也活得充实。即使土地流转了,别人家在牌桌打发日子时,顾竹匠天天忙碌,不是到自家的竹园砍竹劈篾做竹器,就是骑自行车游乡串村兜售篮子等竹器,东奔西跑,到处都有熟悉的人,谈天说地做生意,有时学习雷锋精神帮老年人修补个竹器,不收分文,受到老百姓欢迎,希望他带几个徒弟,传承工匠精神。遗憾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想赚大钱,看勿起这小来小往的竹器生意,顾竹匠心中纠结,但也不能扭转乾坤,只是自已拿定主意,只要做得动,拿了近60年的竹刀决不丢,为父老乡亲们服务,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色添彩!

作者简介: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